管辉
庄河市城乡建设服务中心,辽宁 大连 116400
摘要: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建筑企业整体发展水平也得到提高,且为了更好地推动城市化进程,建筑工程数量也日益增多。但现阶段建筑工程整体建设质量水平较低,在施工各个阶段容易发生不同类型的质量问题,影响建筑工程后期建成质量,甚至一些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还会导致建筑工程引发安全事故。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人员更需要对施工质量加强重视,加大管理力度,针对质量问题采取对应的解决措施,为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提供基础保障,切实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水平。
关键词:加强;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策略
引言
近年来,综合国力的发展迅速,各行各业建设的发展迅速,我国的综合国力的发展也有了改善。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不管对国家或者对居住群体来说,都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它决定着住房的安全,因此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1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分析
1.1钢筋工程
钢筋工程施工阶段较为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点。①钢筋错位。该质量问题可包括钢筋类型不符合施工要求、钢筋尺寸不达标、钢筋设计标准不规范等。如施工人员在现场施工放样过程中,没有对主筋位置该因素考虑全面,导致钢筋布设及间距等条件设置不合理。在施工前未根据施工要求和设计图纸,对钢筋的尺寸进行明确规定。或者保护层垫块在布置过程中位置放置不合理。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导致钢筋出现错位。②梁柱节点箍筋设置不合理。对于梁柱节点位置来说,所布设的钢筋密集程度较高,且钢筋组成较为复杂,这种情况下在箍筋布设过程中就容易出现箍筋数量不足或箍筋摆放不合理等问题。③接头不正确。当施工人员没有根据要求规范正确绘制施工图纸,以及未按相应的标准进行下料,这种情况下会导致接头出现长度不达标、数量不合理、布设位置不正确等问题。
1.2混凝土工程
该工程是建筑工程整体施工阶段十分重要的环节,但混凝土工程在实际施工阶段较容易发生不同类型的质量问题,通常可包括以下几点。①混凝土强度。强度达标才能确保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为后续提高建筑物整体稳定性提供保障。但现阶段很多混凝土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强度都难以达到施工标准,如混凝土原材料未按要求采购、混凝土在入场后未进行质量验收、混凝土在拌制、运输等过程中未对其采取相应的质量管控措施。这些都会影响混凝土自身的强度。②混凝土结构表面存在质量缺陷。在拆模后,梁、板等结构会出现翘曲等质量问题,同时混凝土结构表面也会出现麻面、蜂窝等情况。主要因为在施工时施工人员未按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导致出现漏浆、模板结构表面不干净、接缝不合格等,导致混凝土结构表面光滑度不足。或者因保护层垫块厚度和布设位置不合理,影响混凝土下料、振捣等环节的施工效果。
1.3屋面防水及墙面施工
高质量进行屋面防水工程,可提高建筑物整体防水能力,为人们提供更好的使用和居住环境。但目前屋面防水工程所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为屋面防水卷材开裂、出现裂缝等。而引发此类质量问题的原因为在采购防水卷材材料时未根据要求进行采购,导致防水卷材自身质量不达标。以及所采用的防水施工方法不合理,未根据施工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施工方法。针对墙面施工来说,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有墙面抹灰局部脱离或局部空鼓,引发原因主要与墙面光滑度、抹灰基层干净度等方面有关。
2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
2.1人为因素
人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最为基础也是决定性的影响因素。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工作人员决定着建设项目的总体效果,可以说,只有施工队伍整体素质达标才能保质保量地、安全地完成建筑工程建设。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和质量可以通过严格的管理和控制施工认为因素得到提升,并且加强人员管理有助于提升施工效率和进度,有助于工程工期的缩短,同时能够节省成本。
2.2建筑材料方面
建筑材料是组成建筑工程的基本物质,在工程整体成本中也占据着较大的部分,如果没有严格控制施工材料,加上不同材料种类、处理工艺的不同,可能会出现质量不达标的情况,对整体建筑产品质量安全产生影响。为此,管理人员需要重视施工材料质量方面的管控,尽量将建筑材料带来的不良影响降低。
2.3机械设备方面
当前建筑行业正在朝着机械化方向发展,基本所有的建筑工程都需要应用到各种类型的甚至是大型的机械设备。合理利用机械设备能够降低工作人员工作量,有助于提升建筑产品的质量和工作效率。但是同时如果没有合理管控机械设备,导致设备在运行中出现故障或者没有合理操作,导致施工中出现安全事故,就会对工程建设质量安全、成本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不良影响。为此,需要合理应用机械设备。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与控制措施
3.1完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在施工组织设计上要做到合理性,明确施工与进度计划,加强施工人员管理,避免发生追求进度忽视质量的现象。施工现场要将技术管理工作严格落实,加大对各施工环节的监督力度,保证施工符合相应规范与标准,避免因质量缺陷引起返工,提升施工质量与效益。要成立专门的管理组织,项目经理和监理人员、质检人员、施工人员等一起参与施工质量管理中,形成多层级的管理模式,让所有施工流程质量得到有力监督。此外,要在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等绩效考核中纳入质量管理内容,与奖金直接挂钩,增强参建人员质量意识,提升施工规范化水平。
3.2加强施工材料与设备管理工作
第一,施工企业应该在建筑材料采购、进场等方面加强管理,采购结束后所有材料需要严格试验,防止出现偷工减料、以劣充好的现象。第二,建筑材料在采购后应该妥善保管,在库房中存放,定期检查与记录,保证建筑材料质量不受到影响。第三,材料采购员应该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了解所有建筑材料的性能,具备较强的建筑材料质量鉴别能力。要将材料试验与检验程序落实,防止低劣材料进场。由于机器设备出错率较高,远远超出人工操作失误的概率,因此在机械设备进场以后,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操作,对各项参数进行有效调控,维持其正常作业状态。
3.3提升混凝土与钢结构施工质量
对于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要求施工人员对混凝土配比进行准确把控,结合实际施工环境与条件,适当调整混凝土配比方案,技术人员要避免盲目根据已有经验开展混凝土配比工作。对混凝土搅拌来说,应该掺入一定量的减水剂,促使混凝土维持最佳状态,在混凝土浇筑、振捣等过程中,也要通过具备丰富经验的施工人员完成操作,做好质量检查工作。混凝土施工结束后应采取先进仪器完成检测工作,让所有指标满足规定标准,提升建筑工程稳定性与安全性,避免混凝土结构发生裂缝、变形等现象。为保证钢结构施工质量,需要在吊装、螺栓、焊接和塔吊等环节加强控制,在吊装钢结构的过程中应该做好柱体防护工作,对所有螺栓均要求紧固,认真检查确保所有螺栓处于最佳安放位置,提升螺栓结构的稳定性。施工中也要采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若是螺栓安装出现问题,应该明确具体的责任人员,重新对螺栓进行调整,促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升。
结语
总之,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很多质量隐患,这需要管理人员、施工人员都引起足够重视,增强自身的质量意识,能够运用多种手段解决质量问题,提升混凝土、钢结构等施工质量。同时要在建筑材料采购中就把握好资料,做好进场检验工作,并明确各环节施工要求与标准,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廖蓓蓓.简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要点[J].绿色环保建材,2020(5):178+180.
[2]杨波.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J].绿色环保建材,2020(4):197+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