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二次结构免支模综合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1/8/5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下)9期   作者:吴全成
[导读] 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能够在施工的过程中提高施工的质量,对传统模板中的施工进行优化,通过建筑工程中二次结构技术进行实践,使得其在经济应用效果中进行优化处理。

        吴全成
        驻马店市基本建设标准定额站  河南驻马店  463000

        摘要:在进行建筑工程的二次结构的过程中,在进行造柱以及门框的建筑过程中,为了不断的提高工程的功效,为了对相关的模块进行避免,对结构进行支设以及固定,通过研究,在进行构造的主星以及在过梁中,对相关的模板进行施工,在门框处进行预先防制性的施工,这样不仅能够简化门框中的相关工艺,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能够在施工的过程中提高施工的质量,对传统模板中的施工进行优化,通过建筑工程中二次结构技术进行实践,使得其在经济应用效果中进行优化处理。
        关键词:二次结构,构造柱,过梁,门框柱
        1研究背景
        伴随着装配式建筑在二次结构的快速发展,装配式的建筑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得其正式成为建筑领域中发展的一个热点,在进行创新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单位进行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中的建筑效率,构造柱、梁、框架柱是其中之一作为重要的二次结构施工,工程量大,施工工艺复杂,是制约整个工程施工进度的关键,同时,传统的施工工艺存在墙体抹灰开裂等质量缺陷。基于这一热点思想,本文以预制框架柱施工技术、构造柱无模施工技术和U型块临陵为专题研究,最终形成了建筑工程无模二次结构的综合技术。避免传统施工工艺的缺陷,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模板和钢筋材料,简化施工操作环节,减少湿场作业,提高质量和效率。
        2建筑工程二次结构免支模技术应用
        2.1预制混凝土门框柱施工技术应用
        在进行防制性的混凝土门框的施工技术发展中,其最关键性的技术在于模型的设计与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应该对门框进行砌体墙﹑导墙、地面的连接构造。根据其在洞口中的砌体规格,可以将灰缝中的设计进行厚度的整理,对其腰身中的高度进行计算,在进行砌体的制作过程中,对皮数及马牙糕高度进行计算,根据墙体的马牙糕的高度尺寸及在门洞中的相关位置进行摸具的制作,在进行门框的柱子制作的过程中,可以对马牙处进行预留,对现场中的位置进行相应的对应。在进行门框的安置过程中,可以根据其在钢筋中的预留部分与地面中的钢筋进行焊接,在预留钢筋的部分与导线进行连接,在门框的顶部进行预留,在钢筋与梁底进行焊接的过程中,对钢筋的低值部分进行连接,这样既能够使得其在进行连接的过程中,各个连接点能够满足相应的规范,在进行门框的安装过程中,安装之后,在进行图墙的切入中筑体墙的切入图如图1所示。
        2.2构造柱免模板施工技术应用
        对模板中的施工技术进行优化管理,
        采用U型砌块外裹层+混凝土实体组成代替构造柱模板,并组成构造的一部分,从而实现免构造柱模板施工,达到在施工过程中工艺的简化过程,避免因为模板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其它的质量问题,在构筑体的建设过程中,边缘构造柱、中部构造柱,因为构造的结构有所不同,导致U型砌块的类型也不同,根据不完全统计,在进行计量软件的使用过程中,根基相关的图纸说明以及构造设置规则进行自动的标准生成,使得其在各个类型中的构造进行数量的优化,根据构造柱清单统计U型砌块数量和类型。
        
        图1预制门框柱注释图
        在进行构造施工过程以及墙体的砌体同步进行中,首先需要对构造中的钢筋结构进行绑扎,在钢筋完成相应的绑扎之后,砌筑U型砌块,在进行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进行最后一次的浇筑,进而能够使得构造体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完成整体性的施工过程,避免在进行构造过程中,柱模板搭设计出现漏洞,如图2所示。
        
        图2构造柱U型砌块施工
        2.3U型砌块过梁施工技术应用
        根据工程结构图,利用Glodon测量软件对过梁数量进行统计。统计数字既快又准。根据统计数量,计算出U型块的数量,并在工厂内统一切割加工,配送到施工现场。U形块进入施工现场后,先固定支撑,在U形块底部砌筑U形块后,再放置过梁钢筋,钢筋就位后浇筑混凝土过梁,待混凝土过梁终凝后(10小时后至终凝),即可进行上部过梁砌体施工,在上部砌体结构底部拆除临时支撑后,完成过梁施工,如图3所示。
        3应用效果分析对比
        3.1预制混凝土门框柱应用效果
        与传统的现浇混凝土门框柱相比,预制门框柱既避免了传统施工工艺的弊端,又具有诸多优点,提高了施工质量、效果和效率。如表1所示。
        
        3.2基于二次结构的自由模技术的实际应用
        将某某工程中的建设作为事例,在进行图纸的施工过程中,可以利用Glodon测量软件分别对门框、构造柱、过梁进行工程量统计。通过对传统性的工艺进行施工进行经济建筑中的比较,得出以下结论。
        3.2.1采用预制混凝土门框柱的经济效果
        经计算统计,本工程共有门框柱1667根,所需混凝土方量327.85m,现浇所需模板周转材料782.3m3。
        1)节约过梁模板费用如表4所示。
        表4预制混凝士门框柱节省模板的费用
        
        2)节约人工费用。
        预制框架柱将施工效率从2D/桁架缩短为0.5D/桁架,施工效率提高了4倍左右,每桁架可节省280元的施工成本。总成本节约约1645+2x280=230300元。
        3)节约混凝土费用。
        由于预制门框柱混凝土浇筑不受砌体施工的限制,可以充分利用现场结构剩余的混凝土土材料。据统计,平均节约混凝土约占总量的1/4,即327.75x0.25=82.7875m',节约成本6875x400=36672元。
        4)节约工期。
        在进行预制的门框作业的构建过程中,应该将砌体中的建筑施工进行相关的建筑公式计算,减少门框建筑中施工的影响,对门框中的作业进行提前的完成,加快门框中结构的二次施工过程,缩短了工期36d.
        3.2.2 构造柱免模板技术应用经济效果
        3.2.2构造柱无模技术应用的经济效果
        根据规范要求,砌体工程需设置构造柱:不同材料连接处,内外墙连接处,墙体长度大于4m,砌体无东端,洞口宽度大于2m,根据软件工程量经计算,本工程需设置构造柱3236根。
        1) 保存模板的成本如表5所示。
        表5构造柱节约模板成本
        
        2) 节省人工成本。
        构造柱无模施工技术将原来的七道工序改为现在只需砌筑和浇筑混凝土的两道工序,有效地提高了施工效率。每面墙的施工周期由3D缩短为1d,每根2.5m高的构造柱可节约造价102元。本项目可节约总人工成本:102×32336×3÷2=4951万元。
        该成果应用于本项目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合计:49.5108+50.1272=9963.8万元。
        有多个拱门,长度符合要求,可满足四组边墙同时施工。
        最后,采用第三种方案的侧模对框架进行加固,建立了支撑方案。可以同时建造多个工作面,为地下开挖主体的早日完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3安全和质量控制
        3.3.1安全控制
        识别自身和环境的风险源,制定分级控制措施。严格按照地下开挖“超前管、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快封闭、勤测量”的十八字方针执行。
        3.3.2质量控制
        对关键工序和关键部位采取质量控制措施,采用PDCA循环法,对质量管理和工程质量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采取改进措施,并付诸实施,以确保实现既定的质量目标。
        4结论
        随着浅埋暗挖桩施工技术的不断实践和研究,它将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其独特的优势。但由于主体结构的设计原则、周围环境和地质条件的不同,其施工方法也有所不同。该站的建成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提供了我们的专业水平,而且提高了施工工艺的施工方法,为同类工程的施工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1]李俊易.建筑工程二次结构免支模综合技术研究[J].山西建筑,2021,47(06):92-93+96.
        [2]王有根,孙建华.既有建筑二次装修改造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J].建筑,2021(03):69-70.
        [3]孙彪,潘春雨.基于超高层建筑的铝合金模板应用效益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18):105.
        [4]张亚玲,黄联盟,王跃飞.BIM技术在超高层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2020,51(05):589-591.
        [5]黄赢海.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可视化编程与二次开发在桥梁工程上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20.
        [6]贾支刚.如何提高清水混凝土二次结构细部作法的施工质量[J].建材与装饰,2020(07):206-207.
        [7]张茂冉.建筑工程二次结构砌体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分析[J].门窗,2019(23):2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