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耀华
46000219930108****
摘要:建筑行业在稳步发展的过程中,各方面的工艺和技术也日渐成熟,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的同时,对于建筑结构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主体结构影响的是整个建筑结构的性能,其施工能否达到结构标准,将会影响到整个建筑的耐久性、功能性,为避免建筑主体结构所造成的质量、安全问题,各个工程企业在建筑结构施工时,必须要严格做好主体结构的检测。基于此,本文重点探析了在建筑主体结构检测时的方法和具体应用,有利于实现主体结构的优化设计。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质量检测内容
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主要分为新建工程和已建工程两大类,其检测方式有一定的区别。对于已经建设完成的工程检测,主要包括常规检测和可靠性检测,其中可靠性检测主要是针对主体结构的可靠性和耐久性进行评估,从而确定整个工程项目的使用状况。对主体结构进行质量检测是主要流程,这一工作也具有一定的随机性,特别是在确定样本空间以后,应该对样本进行严格的检测。对于新建项目进行检测,主要是检验工程项目的质量,例如对施工中用到的材料进行检测,根据相关标准的规定采取相应的检测方式,同时还应该对工程项目的分布工程进行检测,只有保证建设过程中各项参数都符合要求,才能够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对于工程项目出现的质量问题,也应该加大检测力度,保证其质量能够符合建设的要求。
2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方法
2.1外观检测法
通常情况下,最先采用的是外观检测法来进行主体结构的质量评估。外观检测法实施时需由专业的检测人员来完成,这些人员通过对外观结构的分析和判定,来开展结构的初步检测。从检测内容来看,外观检测法重点检测的是以下方面:(1)建筑结构的外观,来判定在建筑物中是否存在损坏、裂缝等肉眼可见的问题;(2)结构构件的外观和尺寸观测,判断其是否达到了相应的技术标准;(3)各种材料的性能是否与工程要求相一致。由于外观检测法是由检测人员来完成的,且没有其他的辅助检测仪器和设备,也就使得检测结果的主观性非常大。
2.2仪器检测法
外观检测法是主体结构检测方面的首要检测环节,当外观检测结束以后,就需要进入仪器检测环节,这一检测实施的过程中,需借助先进的仪器设备来完成检测。仪器检测法在应用的过程中,如果要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必须要选择恰当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并正确操作各种的仪器和设备,遵守相应的检测流程和要点,因此,由于这一检测方法的特殊性,可以对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开展自动化的检测。在我国建筑主体结构检测时,如果选用的仪器检测法,可以选择的仪器包含了有损检测类仪器和无损检测类仪器。
2.3电磁感应法
电磁感应法检测同样是结构检测方面一种十分有效地检测方法,在利用这一检测方法时,检测人员要将仪器探头放在被检测部位的表面位置,经由相应的信号分析,来更为精准地定位钢筋位置,对于钢筋直径的检测方面,尤其要注重对钢筋材料间距的控制,最好将间距控制在10mm左右,在保障检测操作规范性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检测结果才是最为有效地。
2.4回弹检测法
建筑主体结构检测中,回弹检测法的应用范围是非常广的,尤其是在砂浆与混凝土强度的检测中,这一检测方法的应用优势非常突出。在具体的检测实施中,需借助于回弹仪来完成,所使用的回弹仪是用一个弹簧驱动的重锤,弹力杆可以对混凝土表面加以弹击,随后通过对重锤被反弹回来的距离的测量,就可以进行回弹值的获取,回弹值是反弹距离与弹簧脱钩之间的初始长度比值。
回弹检测法应用上,必须要对相应的检测参数,比如,温度、回弹值率定等进行科学控制,且还需要注意对检测部位的选择,以提高检测精度。因此,回弹值会受到原材料检测范围、成型方法等多种因素的干扰,就需要在检测的过程中创造良好的检测环境和条件。
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步骤
在当前的发展阶段,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工作氛围四个具体步骤,内容包括:(1)现场调查:通过收集建筑的整体的建设资料与文件,明确建筑物的检测目标、检测条件等素材内容。(2)制定结构检测方案:结合检测内容、最终目的、检测条件、检测依据、检测人员以及检测仪器等方面的情况,同时根据建筑工程具体的建设情况与特点,开发检测工作的内容、计划以及检测措施。(2)现场检测:主体结构质量的检测内容要根据对建筑结构质量造成影响的隐患问题通过分类的方式,分类内容包括物理力学性能检测、几何量检测以及学性能等类型的检测内容。(4)归类存档并研究检测数据: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结构的性能质量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需要检测人员认真整理、判断、研究并结合最初的结构检测数据,评估检测结果,妥善处理建筑主体结构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4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的具体应用
4.1抗压强度检测
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安全与混凝土构件的抗压强度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抗压强度的检测途径包括:钻芯法与回弹法。回弹法通过充分利用回弹仪对混凝土表面所测定的基本回弹高度,来判断混凝土的实际的弹性强度,在一般的情况下,混凝土的表面刚度与回弹高度是成正比例的,用这种比例来完成压缩极限的计算。钻芯法指的是利用岩芯钻探仪器,监测钻芯仪器所取得的混凝土构件,该测定方法用来监测混凝土构件的强度具有更加直观、准确的特点,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在不同程度上会对混凝土的结构造成破坏,因此在工程应用的工程桩要提高警惕,谨慎操作,例如对于控制混凝土裂缝程度的工程对该方法使用要求较高,就需要把混凝土的样品取代已完成建设的混凝土结构进行试验。
4.2钢结构检测
与其他不同类型的建筑材料进行比较,钢结构的性能特质能够获得更好的建设效果,包括韧性度强、可塑性高、材质平衡等方面的特征,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建筑工程中取得广泛的应用,因此,为了确保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检测质量,首先要对钢结构的基本质量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同时要注意观察与检测钢结构在性能上以及是否存在变形的问题,确保钢结构整体的质量得到符合建筑工程的具体要求。但在目前的发展阶段,由于我国钢结构检测技术的发展较晚,在技术层面上相比其他发达的国家仍需要改进,因此,建筑企业要与时俱进关注国外较为先进、应用相对广泛的检测技术,适当时做出技术更新调整,同时加大针对钢结构检测技术研究投入,全面提升钢结构的材料质量。
4.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验收的方法
如何实现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首先要结合工程实际的建设需求,从科学的角度出发,严格执行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验收标准,即《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展开验收监测工作。在一般的情况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的验收工作通常需要完成所有的施工流程之后进行,监测人员必须对主体结构工程的质量情况要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掌握工程所有建设、流程信息。通过组织验收人员对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质量观察、测量,同时结合具有关联性的工程数据信息进行记录与存档。然后根据已获得整体的工程信息数据,对实现对工程质量的有效评定工作。
5结束语
总之,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进行检测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要求技术人员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关检测人员还应该对建筑质量安全问题加大重视力度,保证检测结果的精准性,每一次检测完成以后都应该仔细总结经验教训,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保证检测结果的精准度。
参考文献:
[1]喻国伟.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对策探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7):319-320+323.
[2]苏英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分析[J].居舍,2019(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