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鹏
北京中物联物流规划研究院 100071
摘要:道路交通在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和不断地发展,道路交通也实现了更为快速的建设及发展。基于当下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并且城市交通设施的需求不断增大,为了更好地解决交通问题,就需从城市规划和整体的交通布局的角度出发进行相应控制,缓解交通方面的压力。
关键词:道路交通;布局;规划设计
道路交通是现代化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环节,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发展不断进步,建设脚步逐渐加快,各个城市中均加大了城市建设道路。基于目前城市机动车数量也在逐年上升,部分城市交通设施供应不能够达到交通的需求,因此为了可以更好的将交通问题解决,多数城市均实施城市交通规划与布局,以便可以解决城市道路交通的压力。
1.分析城市道路交通布局与规划的现状
影响城市道路功能与建筑的主要关键便是城市交通道路布局与规划,城市道路布局与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与规划的重要依据。通常在设计城市布局中的小区与广场等方面建筑前,首先便应该实施相符合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与布局,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与布局也是城市建设的关键组成。但目前大部分城市道路交通布局与规划,并没有根据城市建筑相关需要来实施建设,通常都是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此外还有部分有关单位部门为了可以节约建设成本,缩短道路建设时间,对于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与布局并没有细致的进行规划,故而部分有关单位只是对道路建设速度起到重视,却对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整体质量忽略,而此种情况便造成了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建设速度相对较快,但城市道路交通布局建设未达到相关规范,故而城市道路难以发挥其自身的功能。部分设计部门仅仅是关注业绩与经费,忽略了城市道路布局与规划重要性,故而便可能对城市道路建设作用与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同时还会对人力与物力等方面资源造成严重的浪费,因此不仅未能推进城市经济发展,还可能会造成城市经济发展负担。
2.探讨城市道路交通布局与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2.1对道路布局与规划缺乏长远建设理念
我国部分相关部门在进行城市道路交通布局与规划设计时,仅是做到了解决现存的问题,而未能对城市道路交通长远发展进行忽考虑。譬如,在目前实施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时,仅是对如今车辆中最大载荷作为路面承重载荷的主要标准,但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车辆载荷逐渐增加,城市道路便承受不住过大的载荷,进而便会使得城市道路路面出现过早损坏的情况。另外,基于受到资金问题的影响,在实施城市道路建设时,相关配套的管网未能达到实际要求,从而导致城市道路相关功能不完整,若是在雨水较为充足的季节时,城市道路中排水系统未达到相关标准,便会使得道路排水困难,对正常城市道路交通功能造成一定影响,且长期积水也会使得道路结构受到损害,最终便会降低道路使用寿命。
2.2道路网络结构未达到规范
部分城市在实施道路规划设计过程中,将设计重点均放在城市外观形象与整体协调中,欠缺对道路的实际功能与实际需求的规划,未能对实际情况便随意进行道路改建,且部分城市道路建设中也为能建设非机动车道与盲道,使得人行道中乱占的情况较为严重,跟甚至部分城市道路建设中并为建设人行道,使得的人们仅是能在机动车道上行走,而此种情况使得行人非常容易发生危险事件。由于未能将城市道路规划与布局进行科学设计,使得车辆停车较为困难,以较多的机动车均停在人行道中,或者是非机动车道中,妨碍了人行道或者非机动车道路的交通。
2.3道路布局与规划不合理
由于机动车一直都是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布局重点考虑的对象,而近些年来随着机动车数越来越多,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现象依然较为严重,同时交通资源占用的也逐渐增多。而若是想要提高城市道路交通资源的使用率,在前期道路整体网络布局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城市道路设计理念较多,但是多数设计理念均对城市道路需求与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未能起到重视,进而导致了城市道路整体布局不合理,以及对城市道路实际发展需求难以满足。
3.改善城市道路交通布局与规划中问题的对策
3.1对城市道路路面节点进行设计
现阶段许多城市都在不停地进行道路拓宽工作,而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城市交通压力巨大,在此情况下整体城市交通道路布局与规划就需根据道路的节点进行设计工作,满足各节点方面的使用需求。设计人员进行道路交叉口的设计工作时,需根据城市实际交通情况进行方案的设计工作,做好道路网络间的连接和协调工作,保证交通体系的畅通性,优化整体交通布局体系。另外,在进行城市交通道路布局与规划时,需按整体性原则进行道路的设计和分析,从而在保证前期设计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全面协调,做好整体城市发展布局的控制。
3.2完善城市道路相关设施
在城市交通道路布局与规划中,相关设施的建设工作也十分重要,平面定线设计工作是道路偏角设计的重要方法,如在城市交通道路布局与规划中具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偏角设计的影响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特别是对具有较大施工难度的道路进行设计时,需进行偏角的设计,保证整体城市道路的施工质量,从而做好整体性的分析工作。因为在道路建设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小纵坡的出现,排水系统需与其进行合理性的分析和匹配控制工作,保证整体排水系统设计的有效性,降低积水可能对道路产生的破坏作用。另外,不能盲目进行道路的加宽和加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
3.3对城市道路布局进行科学合理设计
城市交通道路布局与规划需对城市交通的长期稳定发展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考虑,需进行长远性的设计,根据实际道路的建设情况和发展方案构筑好道路设计方案。一方面,需保证城市交通道路布局与规划设计的质量,重点对于城市道路质量影响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合当下实际工作现状进行控制,做好机动车、非机动车、人行道、停车设施的规划工作,还应对于上下车道的比例进行空间设计,从日常行车数量和行驶速度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车道宽度设计。另一方面,还需进行承载能力的科学控制,满足车辆载重和附近环境设计的需求,做好分隔带和横断面的比例设计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城市道路功能。设计人员还需充分重视城市道路的维护工作,做好全过程和全局性的部署工作,保证道路的高效使用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3.4实现交通有序的3类手段
3.4.1车道集约
压缩车道宽度,需在早期设计中针对大型车辆,如公交车、卡车等进行设计,但现阶段的城市中以小型车为主,车辆的操纵性能也在不断提升,需进行适当的车道压缩工作。另外,当下道路现状中出现了空间不足的情况,就需做好交通组织优化、缩短车道数量等扩大空间方面的需求。减少转弯半径也是十分重要的车道集约手段,可减少右转车辆和行人、非机动车的冲突,详细最小半径见表1。
表1交叉口转角路缘石转弯最小半径
3.4.2停车规范
停车空间也需对人行道、车行道等方面进行精心设计和规范化管理。明确规定禁止路边停车道路:包括次干路以上、大于等于40km/h设计车速的道路;交叉口功能范围内;200m范围有冗余泊位的路外停车场路段。还需进行路边停车的精细化设计工作,包括进行非机动车、人行道的改造工作,做好整体的收窄设计工作,形成间断性停车空间。还可进行港湾式的设计工作,满足精细化的要求。与此同时,还需做好长时停车、短时停靠的设计工作,做好上下货位置的确定,满足其合理需求。
3.4.3保障安全
为了保证安全,交通稳静化是十分重要的技术手段,控制通行的速度也是最为直接的技术手段,需做好人流量密集地区的机动车的行车速度,采取一系列的物理、人工措施进行相应的控制。如可以采取人行道抬高、行人过街抬高,使行人通过整体性和连续性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做好机动车车速方面的控制,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危险;设置减速带也是十分重要的措施,可将整体车辆的平均行驶速度降低,设计速度从36.4km/h降低至24.4km/h;设置小型环岛的设计,保证在无信号灯的区域有效控制,做好有序的车流引导工作,保证行人与车辆的安全。在人流量密集地区通常需设置好30km限速区。任何等级的道路都需进行相应的控制,在此过程中通过速度方面的控制,使得步行者、公共交通的比例大幅度提升,一定程度上保证交通安全性。设置行人过街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行人过街的安全性,在城市交通道路布局与规划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1)设置过街安全道,为行人提供暂时的安全保护区,避免因为视线遮挡出现安全问题。
(2)需缩短信号周期,降低人员清空的时间,提升整体交通效率,一定程度上保证行人安全性。在法律法规方面进行明确规定,当人行道大于16m时,就需进行中心线附近和分隔带的二次过街安全岛设置工作。
(3)增设行人过街信号灯,做好整体过街过程的秩序指导工作。确定好安全视距,也是十分重要的安全保证工作。在CJJ152—2010《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规定平面交叉口的视线范围之内进行障碍物的清理工作,做好区域内的扩展工作,保证进行通透式的绿化,也保证好交叉口的交通安全性。停车区域也需进行通透式的设置工作,保证做好及时的修剪和控制,减少因为绿化过高而产生安全隐患。
结语:
近年来,各个城市的快速发展中,道路交通布局逐步成为城市建设与规划部门关注的重点,在道路交通的布局与规划设计中,设计人员需结合城市不同区域的交通通行需求、车流量与人流量等,来保障布局、规划的合理性,发挥道路交通在城市发展中的带动作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华,刘宏刚.试论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J].技术与市场,2017(06):356.
[2]刘欣龙.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27):1678.
[3]边庆贺.关于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和设计的思考[J].建筑与装饰,2019(1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