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环保型施工措施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8/5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下)9期   作者:刘世成
[导读] 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市政工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住行等。

        刘世成        
        成都晨越建设项目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市政工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住行等。市政工程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在多种不同因素的影响下,导致市政工程施工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污染。例如,粉尘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严重影响着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近年来,我国开始大力提倡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因此,应该将环保施工理念科学合理地融入到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从而有针对性地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全面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为实现低碳发展的目标不断努力。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环保施工措施;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镇化速度日益加快,推动着我国建筑行业迅猛发展,为人们带来了极大便利,同时也产生了一定问题,对人们正常生活带来了困扰。例如,施工所带来的空气污染、水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人们开始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市政工程施工节能绿色环保技术优势逐渐突显,不仅可以节约能源、避免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还能够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优化,推动落实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以及社会影响都具有重要意义。
1市政工程施工产生的环境问题
        1.1噪音问题
        在市政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噪音污染的因素众多,第一是机械噪音污染。在市政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运用搅拌机、碾压机、挖掘机等进行作业,这些机器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常常会发出很大的噪音。第二是运输噪音。在市政项目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从外面向作业现场运送原材料,另一方面还需定期将作业现场的垃圾运出,以确保作业活动的顺利进行。然而在运输过程中,运输车不可避免地发出噪音。第三是其他噪音,比如:混凝土振捣、脚手架拆卸、安装等产生的噪音。
        1.2废水污染
        市政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水资源,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因此,废水污染问题一直是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产生废水污染的原因有很多:第一,沟渠开发的过程中施工人员没有合理地使用水和泥浆,从而导致产生大量的废水。第二,桩基和注浆施工时由于防护措施不当导致浆液出现泄露的现象。第三,施工人员日常生活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废水。废水的大量产生会导致生态环境遭受严重污染,并且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处理还会给施工现场周边居民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
        1.3扬尘污染问题
        在市政工程给环境所造成的污染中,最多的污染源是扬尘。扬尘产生的因素众多,第一,由于施工的需要,市政工程在机器作业、土石方挖掘以及填充、材料以及垃圾运输过程中,均会形成扬尘。第二,由于市政建设常由多个企业施工,每个企业的管理水平不同,这便导致环保落实程度不一而产生扬尘污染问题,如建材运送与保存过程中,因材料泄露而产生扬尘污染问题;在建设过程中运用湿法施工,但是没有及时喷洒水、运用的抑尘施工方式不适合、未在土方作业完成之后马上覆盖,都会导致扬尘污染的产生等。
2市政工程环保型施工的改进措施及应用
        2.1防止颗粒、噪声污染等
        针对市政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颗粒污染以及噪声污染,施工单位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及时解决问题。市政工程施工开始前,设计人员需要根据施工设计方案分析可能出现的污染物类型,并制定详细的应对方案。

针对颗粒废物的产生,施工人员可以做好以下两点工作:第一,根据施工进度的需要做好材料运输计划,施工材料搬运时施工人员应该轻拿轻放,一方面可以减少噪音,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扬尘。同时,控制材料搬运的次数,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第二,合理规划运输路线,最大程度降低对施工现场周边居民的影响。针对会产生粉尘的材料应该进行覆盖处理。
        2.2注重施工管控,提升资源配置科学性
        在施工之前先了解作业现场的情况,编制科学的施工管控计划,保障环保举措落到实处。比如,科学运用临时土地,对周边土地资源进行妥善保护。将保护生态、尽可能少占用土地作为主要目的,集中协调,对混凝土、钢筋等配制、加工场地进行适当管控。依照有关标准建设道路,不允许私自占据农民农田。路基土方作业期间,要秉持填挖均衡的基本原则,提高取土场设计的科学性。一些取土场还可以作为弃土场,完工后第一时间对弃土场进行修复,栽种绿植。值得注意的是,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提高各个装置的应用率,力争实现合理判断、具体调研、提前谋划。依据设计图的标准进行临时设施的建设,对水电等能源供给体系进行合理布局。加强对各个设施的维护,提高布局的水平,一旦施工结束,那么就要尽可能将其作为永久性的电源供给设施与水源供给设施,以降低投入。一些施工道路尽可能和周围村庄群众一同建设,如此,不但便于现场作业,提升各种设备使用率,还能够为周围群众提供便利,避免浪费行为的产生。
        2.3全面贯彻节电技术
        由于市政工程的工程量相对较大,从施工开始到施工结束会消耗掉大量的电能,同时也间接提高施工成本。因此,要对施工成本加以控制,首先应当重视应用节能绿色环保技术,从而得以对电能进行高效利用,就目前来看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节电技术已经开始落实应用。首先,在夜间施工过程中,利用LED节能灯将传统的白炽灯替换下来,并且严格控制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尽量避免在夜间进行长时间施工,不仅灯具需要消耗一定能源,夜间施工也会打扰到附近居民休息,造成噪音污染或者光污染。其次,针对于施工现场的机电设备,在使用结束之后,立即对其进行断电操作,避免长时间待机造成电能消耗,同时及时断电也有利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避免发生意外安全事故。最后,在市政工程施工时,在设备操控室设置安全漏电防护装置是很有必要的,通过装置对设备定期进行检查,避免由于设备原因造成电能损失,同时也提升了设备运行安全性,避免人身伤亡事故发生。
        2.4节水技术
        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量较大,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如果不对用水方面加以管控,避免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从而将导致施工成本不断增加,并且,现如今我国可利用水资源储备量及其匮乏,甚至存在个别地区仍然处于严重缺水的情况。因此,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应用节水技术,一方面可以很大程度上节约我国总体水资源;另一方面对于节约施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也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在市政工程中,往往在预制混凝土时使用水量会多一些,因此,在应用节水技术时,可以这一阶段为出发点。首先,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应当落实节能绿色环保技术;其次,在工程开始之前,根据各施工阶段的工程量对用水量进行计算,对各阶段用水量进行严格要求;最后,针对施工工程所产生的污水,根据污废水来源,对水资源进行处理后再循环利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在逐步加快。我国市政工程建设数量的增加以及规模的扩大,都会给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压力。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使得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将环保型施工措施科学合理的融入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从噪声防治水污染治理、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等多个不同的角度出发,不断发挥环保型施工措施应用的具体意义。
参考文献
[1]薛松.关于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环保型施工措施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20(05):71+73.
[2]张鹏.文明环保型施工在市政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13):166-167.
[3]胡亚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环保型施工措施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12):181-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