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问题及解决措施

发表时间:2021/8/5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下)9期   作者:南明
[导读] 目前,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对建筑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南明
        61252219870410****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对建筑业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在建筑工程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建筑工程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要切实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企业需要在建设项目管理中加强安全管理手段,正确处理建设项目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队伍,才能科学保障建筑工程安全,最终保证建筑业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具体策略
导言:新时期,建筑业面临着许多发展机遇和挑战。同时,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许多新兴技术产业,其中一些与建筑业密切相关。在这种背景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必须加强创新,在施工管理上不能只采用传统的安全管理,而应积极创新型安全管理方法以及技术,构建系统性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1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现实意义
        整个建设项目将涉及安全管理。只有安全管理有条不紊,才能显著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管理者需要为整个建设项目制定一套更加高效的安全管理方案,以指导安全管理的高效化、规范化。这样,既能增加建设单位内部各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又能促进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的更好完善,最终达到提高建设单位经济效益的目的。对国内外大量工程项目的综合分析表明,提高工程质量有赖于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管理者加强安全管理,在工程项目中可以使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2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安全管理体系
        系统问题是安全管理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问题。由于没有完善的现场施工制度和安排相关人员监督实施,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隐患,但制度中有相应的管理措施或强制性要求。因此,这些内容虽然与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系数密切相关,但却总是被施工方或监理人所忽视。
        2.2缺乏安全管理意识
        在现阶段的施工安全管理中,安全管理水平的缺乏或各种安全隐患的存在与管理意识的缺乏密切相关,更容易导致施工项目出现安全质量问题,诱发施工后期的安全事故。施工安全意识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由于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可能影响管理工作的实施。对于各种安全隐患,最终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在施工人员方面,如果安全意识明显不足,也会造成施工作业标准化不够的问题,在一些特殊作业中面临更大的危害。
        2.3缺乏监督
        虽然建设项目在增加,但行政单位和建筑公司的安全监管人员却大大减少。这可能是由于近年来建筑业迅速崛起,监理人员工作任务增多,人员补充不够及时所致。由于监理人员的缺乏,建设项目的监理职能大大削弱。为了在有限的人力资源下做好建设工程的监理工作,一些监理部门习惯于采用突击检查的方式对建设工程的安全状况进行监督。但从监管有效性的角度看,这种监管形式的监管力度并不高,建设项目本身的安全管理问题也不会仅仅因为检查方式转为突击而暴露出来。另外,需要监督的项目太多,监理对建设项目的监督行为会流于表面,存在形式化、流于形式的问题。
        2.4建筑单位没有做好施工安全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对安全管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但要求的提高并没有引起建设单位的重视。

目前,大多数施工单位仍采用传统粗放式的施工方法和管理手段,使得安全管理工作无法开展,也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作为一个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安全保障的资金投入很少,特别是对于那些成立时间较长的施工单位,仍然采用落后的传统施工工艺,机械设备的维修不能及时进行,这使得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着极其严重的安全隐患。
        3项目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的改进措施
3.1增加安全管理成本的投入
通过教育培训,培养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在施工过程中配置完善的安全防护设施,这是安全管理成本投入的两个方面。参与者不仅包括施工单位,还有许多管理部门负责各个方面的工作。只有摒弃使用劣质安全设施,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到位,加大管理人员对施工安全生产的投入,才能使施工过程安全有序地进行。为了达到降低安全生产管理费用的目的,必须防止管理者降低安全生产管理费用。如围墙建在软土上或大型机械安装或拆除时,管理者应根据管理规定安排专家进行评估论证,以确认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为施工人员配备所有应急防护用品,并将安全注意事项逐一告知实际操作人员。
        3.2加强现场安全检查
        重视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网络体系。在实际过程中,要加强双抽检,在施工高峰期和冬雨季组织相应的专项检查。注意重点检查高处作业、机电设备安装和机械动力,防止发生高处坠落、触电和机械伤亡事故。同时,应根据实际施工特点进行相应的专项检查。此外,施工企业还应从施工队伍中选择一些具有丰富安全管理经验的业务骨干作为安全管理人员,及时排查潜在的、明显的安全风险和问题,提高施工企业的安全水平。
        3.3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与完善
        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健全科学的管理体制。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可以约束现场施工行为和管理行为,防止施工过程中的一切违章作业,消除安全隐患。在制定和实施建设项目安全管理体系时,首先要把企业发展的核心目标和方向融入体系,加强企业文化对安全管理体系制定的影响,协调和平衡二者的关系,确保安全管理体系各方面关系的详细处理。当然,安全管理人员也要以身作则,牢记安全管理制度,始终把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落实到施工现场,潜移默化地影响周围的人,把风险因素扼杀在萌芽状态,从而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3.4施工材料和设备的控制
        建筑材料的管理和控制需要在各个层面进行控制。从供应商到采购人员和物资管理人员,都需要严格监控,确保供应商和采购人员之间的正常交易,严格规范物资的入库和出库。在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中进行定期维护,提高设备使用寿命,保证工作效率;并积极引进先进的建筑设备、新型建材、新技术,不断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新鲜血液。
        3.5施工持续开展安全教育
在安全管理中,安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可以有效避免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比如,在实际操作中,一些施工人员在高处作业时偷偷玩手机,或者在操作机械设备时看手机,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这些现象都是安全意识低下的表现。因此,有必要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开展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素质。一方面,要根据不同施工队伍的施工内容进行安全教育,使施工人员了解易发生的安全问题,形成防范意识。另一方面,要对一些安全设备、器材的使用方法进行教育,使施工人员能有效地使用这些安全设备、器材。
        结束语
        施工安全管理必须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环节,并做好充分准备。从施工人员入手,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意识,严格检查施工材料和设备,确保材料质量好,机械设备安全,工作效率高。从细节入手,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管,树立醒目的安全标语,使安全意识深入到日常生活中。加强建筑业整体安全,促进建筑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玮.浅谈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管理工作[J].四川水泥,2019(11):219.
[2]张银山.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施工安全管理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