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发表时间:2021/8/5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下)9期   作者:未玲
[导读] 由于城市现代化水平和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传统的建筑体系已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相关措施来提高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

        未玲
        身份证号:5101071991****5443
        摘要:由于城市现代化水平和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传统的建筑体系已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相关措施来提高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在当今社会,一些企业为了牟取暴利,出现了偷工减料、不按要求施工的工程管理问题,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而且会导致更严重的经济损失。施工管理工作是建筑工程项目的重中之重,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忽视其重要性,相关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管理监督。
        关键词: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引言
        工民建工程是形式多,且较为常见的工程类型。因人为与自然因素的影响,人们逐渐意识到建筑防水性、抗震性与安全性的重要性,进而促使施工管理需要从管理方法、施工技术与设备材料等部分找到问题解决的突破口,保障施工安全质量且获得较高使用年限。对此,工民建工程落实新管理技术,开发使用新材料与新施工技术,落实全面质量安全生产标准,以及贯彻执行行业制度,提升施工现场管理环境,减少环境污染与安全事故等等,促使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更加有效。
        1工民建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工民建施工防渗不到位
        在工民建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防渗环节可以说是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关键流程之一。假如建筑企业没有全方位的开展防渗工作,不仅仅会影响居民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而且还极有可能会影响整个工民建工程的品质,严重的甚至还会出现建筑物倒塌的问题。在现阶段工民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防水防渗措施主要可以划分为材料防渗以及建筑物防渗等两种。首先,在工民建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的施工人员要密切关注和重视气候情况,在雨季或者寒冷、暴晒的气候下,都极有可能会对建筑物造成严重损伤。其次,建筑企业还要注意混凝土在凝固之前不仅仅不能受到雨水的冲刷,而且也不能受到极大温差的影响,不然就极易出现冻裂问题,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工民建工程的防渗和施工品质。最后,在建筑企业对建筑物开展施工作业时,要尽可能的对穿墙打孔、留洞或者衔接口的防渗处理工作抱有高度的重视。
        1.2工民建施工质量制度系统存在漏洞
        一定数量的单位对于相关施工规范的要求并没有深刻的认知,所以在其建立规章制度时便无法严格按照施工质量控制进行制定,导致所制定的制度在使用时存在较大的缺陷。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施工是按照所制定的规章制度来进行的,但是由于制度的不完善,仍然无法使工程施工质量得以最大化保障。随之,也无法确保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得以满足。大多数的企业或者单位都无法满足工民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需求,无法及时对一线员工展开有效的技术培训,并且对于安全教育以及技术流程的操作也无法落实到位,导致违规操作现象频频出现,在没有交底的前提下展开技术培训,将会直接导致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漏洞越来越多。
        1.3技术控制不理想,管理实效打折扣
        工民建工程施工需要技术的支持,而技术控制则是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当前施工技术控制多集中在设计阶段,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控制略显不足。施工技术是设计意图是否能转变为实践的关键支持,而技术优劣、熟练程度也影响建筑施工质量。虽然当前工民建工程施工中对施工技术有着详细的规范要求,但实际施工中,不按照技术规范施工的情况较为常见,基坑开挖技术、混凝土施工技术、防水施工等这些技术都有重点和难点,重难点关注不够,施工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工民建工程施工中必须加强技术指标的分析,以此做好施工技术的控制。


        2工民建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2.1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进度管理
        进度管理的重点在于,要时刻与相关企业保持紧密的联系,让各企业能够及时掌握工程进度。若工程出现问题,各方需要及时沟通,共同分享建议并提出应对措施来解决问题。工程的完成度与最终的建筑质量息息相关,各方对施工进度的关注也促进了监管工作的进行。除此之外,原材料的质量需要严格要求,同时材料的及时送达也有利于工程的顺利进行,因此,施工单位必须保证材料能够及时供应,否则极有可能会导致施工中断,影响施工进度。最后,还要确保资金能够及时到付,资金的缺乏也是材料无法供应的重要原因,从而导致工程建设无法实施。
        2.2规范管理制度
        在整个工民建项目施工管理中,管理仍是重中之重,其是推动项目顺利进行的必要因素。没有规范的管理体制,会导致工作不能顺利完成,如施工现场作业秩序、工程质量差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相关管理体制进行规范与明确。规范体制,加强施工材料管理也很重要,而材料的管理则是施工管理中重要的问题。在建筑工程中,对工程数据的管理应该从最初开始就应落实到位,对材料的使用进行严格把控,纠正技术错误与项目安排的偏颇,在管理上更要明确责任,落实负有责任。并且,规范体制还要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作为建筑工业实地施工的建筑行业,与其它行业不同之处在于,建筑工业的实地工作是不确定的,在实地工作时常会遇到意外的因素,现场有序的管理显得更加重要。可以说,有效管理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最终达到要求的基础。
        2.3施工材料方面的控制优化
        再此过程中,若要进行组织管理,需要对原材料精心充分的了解,明确其对工程施工起到的具体影响作用,针对水泥、砖块以及砂石等建筑原料进行严格质量要求。当原材料运输至施工现场时,其必须具备厂家提供的有效合格单据,并且还要将部分样品送往实验室进行检验,只有确保其在各方面符合施工要求时,才能投入施工建设中去.
        2.4强化施工技术管理
        首先,施工部门在开展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时,应事先做好组织和计划工作,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高效提升管理工作的灵活性,而且还可以在合理使用施工技术的基础上避免质量问题的出现,这对于达成综合管理的目标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其次,紧跟着工民建工程施工数目的大幅度提升,有关企业和部门对于施工技术的优化以及创新工作也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其不仅仅要求建筑企业要规避以往技术中的不足,而且还要提升施工技术的使用成效[2]。因此,建筑企业在应用工民建施工技术时,一定要事先明确技术要点,从而通过分析以往经验的手段,来全方位的体现施工技术在工民建项目中的作用。最后,建筑企业还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并且利用现代化技术和精细化管理模式来优化和完善施工技术资料和操作要点,不但可以确保工民建工程的综合管理成效,而且还可以提升施工技术交底工作的成效。
        结语
        工民建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主体构成,其在建筑行业中占比高,而其项目施工的交叉、综合也意味着其现场施工管理难度较大。新时期建筑施工更关注效率、成本、质量等综合效益,而有效的施工管理是综合效益最优化的保障。因此,工民建工程施工中的管理分析必须引起重视并取得实效。施工管理的综合性与复杂性,要求在施工管理中既要统筹全局,又要兼顾细节,既要关注施工主体利益,又要考虑建筑的安全性能,只有多管齐下,针对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才能提升施工管理实效,实现对施工效率、成本、质量等要素的统筹管理,以精细化的施工管理带来理想的施工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靳宇,杨国强.水利工程中泵站建设的施工管理核心思路分析[J].智能城市,2019,5(07):148-149.
        [2]李欣欣.防渗墙施工技术在水库堤坝工程中的应用及管理思路刍议[J].四川水泥,2017(05):153.
        [3]轩翔.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20,(004):306.
        [4]颜嘉玮.关于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及创新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No.615(18):220-2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