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浅析

发表时间:2021/8/5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下)第9期   作者:秦德胜
[导读] 文章针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秦德胜
        身份证号码:51132319931222****

        摘要:市政工程是城市各区域的联通“纽带”,但从现阶段的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状况来看,其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路面开裂、坑槽等质量问题,轻则影响车辆通行的平稳性,重则导致交通安全事故,阻碍城市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应充分彰显出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应用可行的方法,全面提高城市道路的建设水平和运营水平,从源头上最大限度规避质量问题,发挥出城市道路在交通出行、经济发展等层面的带动性。鉴于此,文章针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方法;质量控制
        1导言
        市政道路工程在交通运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推动我国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根本途径。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的成熟与否是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能否顺利展开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它直接影响市政道路工程的工期。
        2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方法
        2.1路基填方品质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要及时处理掉沟槽里的积水,预防积水造成对填方密度的偏差;以完善施工地理形态的区域划分为前提,在针对路基的密实度与平整度进行施工时,需要有针对性地先对路基的凹陷处进行填方,使凹陷处与其他路段齐平后再实施路基压实的工序,确保路基的平整度;使用分层夯实的手段进行路基的填方工作,在路基完成一层的填铺后再进行下一层填铺,可以加强道路的坚固性,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品质和道路的安全性。
        2.2路面施工控制
        在市政道路路面工程施工中,关键在于做好混凝土材料的科学配置,一旦混凝土配置不合理将造成路面不平整,或者路面开裂等问题严重影响车辆通行甚至造成交通事故,为此要求施工单位科学进行混凝土配制做好水泥以及外加剂的使用控制,以此提升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在路面施工过程中要求先进行路面洒水之后利用振捣器开展振捣作业,然后科学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和路面摊铺工作,要求路面抗压能力达到10MPa,然后利用相关设备准确迅速的切割。
        2.3级配砂砾石垫层(基层)的施工要点
        在道路施工的过程中,级配砂砾石垫层(基层)的施工必须按照行业内的标准要求进行,而且要结合施工条件的特点来确定级配沙砾的松铺系数、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遍数、压实厚度等等,为了使得系数更加具有准确性的特点,施工人员可以通过试验段来获取准确的数据。此外,在施工工作开始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对路基的控制桩进行合理的设置,从而保证施工的级配砂砾石垫层(基层)厚度满足设计规范的总体要求,其次是在摊铺砂砾石的过程中应当保证其混合均匀。不仅如此,在级配砂砾石层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还需要特别注意砂砾石的颗粒直径大小应当满足市政道路施工的要求,并且在规格形状方面也要做到良好的控制,从而全面提升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2.4严格把控水泥稳定碎石层施工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是当前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技术内容,而且也是增强市政道路施工路面稳定性的关键性环节,从结构原理来看,水泥稳定碎石是利用级配碎石作为主要的骨料,采用一定数量的凝胶材料和足够的灰浆体积来充分填充骨料之间的空隙,按镶嵌挤压锁结原理摊铺压实,水泥稳定碎石的密实度接近压实度。在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在施工的初期阶段中,水泥稳定碎石的质量强度高,而且水泥稳定碎石强度还会随着龄期的增加而逐渐板结成块体,所以其强度系数是完全能够满足当前的施工要求,此外,该施工技术的抗冻性和抗渗度也是明显优于其他技术的。在材料的用量中,水泥稳定碎石的水泥用量一般为混合料的5%左右,而且7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可以达到5Mpa,这种技术在当前的道路施工技术中是具有非常明显的优越性的,此外,水泥稳定碎石施工结板成活后,道路工程在雨天可以实现不泥泞的情况,路面的表面也相对比较坚实,在当前的道路施工过程中,该技术是一种非常良好的技术。


        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强化对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设计是整个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施工的前提和依据,设计的变更对工程建设的施工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相关人员要加强对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在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中,首先,要对整个施工过程所用的施工成本费用进行有效的控制,即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也要节约成本的使用。其次,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出现设计变更也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在设计时要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设计方案和实际的施工要求相符,尽可能地规避施工中设计变更的问题出现。最后,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方案时要做好对施工现场的勘察工作,清楚地了解施工周围的水文和地质条件,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为工程的施工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保障。
        3.2合理优化施工技术
        施工技术应用水平对道路施工质量的影响较为显著,纵观行业发展,施工技术正逐步成熟,但部分细节之处依然存在不足之处,因此需要在既有施工技术的基础上作出优化。碾压的作用在于提高材料的密实度,以构成更加稳定的结构。在碾压期间应严格控制碾压遍数和设备行进速度,碾压机械尽可能维持匀速行进状态。碾压设备的类型可根据施工情况和质量要求而定,例如胶轮压路机、钢轮压路机等,可形成多台设备相配合的施工模式,以便快速完成碾压作业,确保经过处理后的道路在平整度、稳定性等各方面均满足要求。部分城市道路的运行负荷较重,局部出现质量问题,需及时应用翻修技术,在不造成大范围影响的前提下快速修复局部病害。
        3.3控制施工过程中测量的质量
        多数市政道路施工都处于建筑物较多和人流量较大的区域内部,在实际施工时也会存在诸多风险,只有有效地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测量质量才能够有效地预防不同类型的风险。第一,在实际测量工程时一定要保证测量内容的真实性和正确性,避免多数道路在修建的过程中会出现碰撞和位置不相符合的现象;第二,注意在道路的两侧布置两个较为明显的水准点,再直接对测量的数据充分地进行验证,最后才能够让实际的数据发挥一定的有效性。第三,在完成整个测量任务之后则需要及时进行放样,并让专业的人员进行仔细审核,如果确实在测量的过程中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则需要让有关的人员先上报给监理部门,最后再将测量的误差直接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3.4严格把握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
        在实际进行施工时还是会存在一些难度较高的施工环节,因此只有严格地把握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才能够更好地提升施工效率。第一,在进行每一个环节施工时,专业人员一定要杜绝任何的挖土机械在沟槽边缘存在碾压的痕迹,这样实际会直接破坏施工现场。第二,更需要将被挖出的土壤直接送到施工现场之外的地点,最终才能够避免发生土方回填的事件。第三,严格遵循施工设计要求的基础上施工人员避免让更多的土块融入回填的过程中。第四,必须保证每一道工序都合格之后才能够进入下一个施工阶段。
        结束语
        总之,事只有有效地控制市政施工过程中的有关方法和质量才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直接降低施工中存在的隐患,最后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其施工效率。但是在实际施工中会产生很多不同的影响因素,根本无法有效地降低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此,专业的施工管理部门只有在有效地提升施工管理意识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提升整体施工的质量,并在最后降低问题出现的几率。
        参考文献:
        [1]廖隽晖.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0(06):95-96.
        [2]唐吉.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研究[J].四川水泥,2020(06):184.
        [3]周操.论加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J].决策探索(中),2020(05):55.
        [4]黄杰.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36):25+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