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晓龙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公司 ?上海市 ?200135
摘要:在现代化城市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需求量一直增加,同时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工程建设质量的问题,很多建筑工程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抢占市场中的更多份额,在实际的施工中只是追求工程进度,忽略工程质量方面的问题,导致建筑工程的问题频繁出现,对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一定要全面认识到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断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有效策略
引言
在建筑行业发展进程中,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是重点内容,其对建筑质量与建筑物使用寿命有着极大的影响,为保障建筑行业健康发展,需要强化工程管理水平与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建筑工程管理十分复杂且烦琐,会涉及诸多方面,需要其创新管理模式,引入新技术与新工艺以及新的管理理念,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改革创新,这样既可以提升施工质量控制,还可以进一步满足建筑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1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施工质量是当代建筑工程项目最重要的施工指标之一,如果项目自身出现质量问题,不仅有损于企业形象,不利于工程项目的验收,而且还会产生额外的施工费用,一些严重的施工质量问题,甚至要推倒重建,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在当前这种复杂的市场形势下,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而且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具有规模大、复杂性高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必须要通过高效的施工质量控制对质量影响因素进行防控。
2目前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上所存在的问题
2.1管理环节
由于我国目前建筑工程量大和管理制度的因素,大部分工程都存在分包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并没有对于分包的企业和施工范围进行合理的界定。如,一项工程如果存在三家以上的分包施工队伍,那么在管理方面就难以入手,因为每个施工队伍都有不同的制度和监理,再加上一些人为的因素,如何管理这些工作人员就成为一个难题。同时,权责制度的不完善,致使一旦工程出现问题,没有部门负责或者解决,降低了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使管理效率低下,工程质量无法得到提升。
2.2市场秩序缺少规范性
施工之前,一些项目没有展开规范性的质量以及安全检查,缺少施工许可相关手续。针对此种情况,相关部门并未及时对企业进行监管。同时,建设期间经常出现盲目赶工这种不良情况,常常出现随意缩减工期这种情况,多数形象工程与房建工程是由政府负责的,缺少有关部门的协同监管,有时甚至出现私下操作以及虚假工程,致使工程秩序非常混乱,并无章程可循。
2.3建筑工程管理力度薄弱?
建筑企业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管理力度薄弱问题,导致工程监督管理人员没有对施工人员与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监管。例如,建筑工程监督工作人员在检查设备时,经常都是抽查,这样就会遗漏一些有问题的设备,如果设备出现问题,也依旧会在工作过程中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还会对工程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带来极大的影响。
3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
3.1注重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
施工质量管理模式在不断发生调整和优化,作为工程项目顺利开展的基础性工作,施工质量管理模式必须要与当前的建筑领域整体形势相匹配,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质量管理的重要作用。企业方面要注重施工管理模式的创新,引入各种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注重信息技术与管理工作的有效融合,推动施工质量管理信息化进程。
管理人员可以利用BIM技术,对原有的管理方式进行优化,在工程的设计以及施工阶段,结合BIM模型,实现质量问题的事前控制,在方案制定环节,消除各种工程施工隐患,以先进的施工质量管理模式,推动企业的稳定发展,实现优质工程项目的构建,满足当前的时代发展需求。
3.2强化建筑工程全过程质量控制
在建筑物当中,钢筋与混凝土属于主体结构,同时也是施工期间最为主要的一个部分,混凝土质量会对建筑整体安全性产生直接影响。施工期间,需要对模板安装整个过程加以控制,对模板进行正确安装,确保工程结构、构建尺寸、形状与相互位置。对隐蔽工程加强管理。一般来说,隐蔽工程主要是结构工程,其好坏会对建筑物整体安全性产生直接影响。而且,隐蔽工程具体验收记录还是进行竣工结算的一项重要依据,不仅可以在发生质量事故之时快速查明原因,同时还对工程造价具有的准确性产生直接影响。对样板进行有效管理。施工企业进行样板管理期间,需做到四点:一是对具体设计要求加以满足。二是选择专业人员进行施工操作。三是进行施工之前,要想操作人员进行质量以及技术交底工作。四是让质量检测人员进行质量评级工作。在施工以后,需及时进行资料归档,并且展开跟踪服务。
3.3强化各方协调工作
当前,分包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较为普遍,即将不同的项目分包给不同的施工单位来进行施工,在这一背景下,要想保障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性,就需要合理衔接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将不同项目单位融合到一起,明确不同单位的权利与工作范围以及需要承担的责任等。第一,需要构建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结构,在工程项目分包的时候,切不可过度拆解,这样会对协调工作顺利进行造成极大的困难,需要尽可能降低单位与单位之间协调的动机性;第二,应优化施工现场管理,构建严谨的协调管理程序,切不可过于依赖个人,应发挥出组织的优势,健全施工方案,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3.4扩展信息技术的使用范围
作为建筑企业,应该参照工程项目的实际需要,扩展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确保施工品质,扩增建筑企业的各方面效益。通常状况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主要涵盖了信息保存、搜集、筛选、管理、交互、汇总等,在此基础上预测建筑工程项目的发展走向、分析工程项目开工阶段可能会突遇的各类问题,进而选用实效性强的措施,防范各类施工问题的产生,提升施工品质。比如,在工程项目开展期间,出现了实际施工进度偏离工程设计中的规程标准,便可通过参照信息化管理系统,找出违规施工行为操作不规范的环节,进而选用针对性强的措施,优化相应的问题,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如此才能进一步保证施工品质。
3.5制定健全的监管体系
从市场化角度分析,针对工程中的各类新技术,加强扶持与监管,找到新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及时优化,确保各类新技术得到高效运用。为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质量,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力度十分重要。因建筑工程具有施工工期长、项目复杂的特点,在构建工程监管体系的过程当中,要求管理人员结合既有监管体系的实施情况,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全面考虑行业的核心特点,对既有的监管机制进行优化与完善,在提升建筑工程监管质量的同时,快速找到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解决对策。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建筑工程管理和质量控制现状与解决对策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如运用先进管理理念、加强人员管理、制定健全的监管体系等,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减少工程质量不达标现象的出现。
参考文献
[1]李佩.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的有效策略[J].大众标准化,2019(18):156+158.
[2]黄永.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居业,2019(12):144-146.
[3]孔鹏飞.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门窗,2019(23):191.
[4]陈占军.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地产,2019(23):65.
[5]张新.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门窗,2019(2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