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扩建公路新旧路面补强施工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1/8/5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下)第9期   作者:   左璇
[导读] 本文将对改扩建公路新旧路面补强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地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的意见和措施,旨在进一步促进公路路面补强施工技术水平提高,从而促进我国交通运输行业更好地发展。

        左璇
        湖南尚上市政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摘要:公路在长期使用后,会受到车辆因素以及自然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一定质量问题和缺陷,所以需要对公路路面进行补强施工,同时部分新修建的公路同样需要进行补强施工,才能够提高公路路面承载力,使其满足车辆通行基本要求,施工提高公路通车安全性的重要方式,需要采用科学的补强施工技术。因此,本文将对改扩建公路新旧路面补强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地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的意见和措施,旨在进一步促进公路路面补强施工技术水平提高,从而促进我国交通运输行业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改扩建工程;公路新旧路面;补强施工;施工技术;优化措施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公路建设总程度在不断增加,但是部分老旧公路因为无法满足当前车辆运行需求,所以需要开展改扩建工程。在公路改扩建工程中,新路面与旧路面之间容易出现多种问题,比如接缝问题等,会严重影响公路使用性能,所以为了提高公路改扩建工程质量,需要采用科学的补强施工技术,根据公路新旧路面的具体施工情况,对其整体强度进行补充,使其通车能力和通车安全性得到提高,是促进我国公路工程发展的重要关键技术。
        1水稳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在公路改扩建工程中,水稳层施工接缝基础具有主要作用,是保证公路改扩建工程质量的关键技术,主要是采用光注浆技术提高接缝粘合力,使其综合强度能够得到提升。
        1.1洒水湿润
        在公路改扩建工程的新旧路面补强施工中,需要将旧路面的挖除路段进行水稳作业,需要对其竖向水稳结合面位置采用洒水湿润施工作业方式。第一,洒水施工作业需要在施工作业前至少1小时开展,保证路面能够充分湿润。第二,如果公路改扩建工程现场风力较大、空气较为干燥,需要将湿润洒水作业时间延长,从而提高洒水湿润作业效果。第三,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洒水湿润作业质量管理,加强现场施工监督力度,如果出现湿润效果不足的区域,需要进行二次洒水湿润施工处理,并严格控制洒水量,使其全部路段能够充分湿润,在洒水施工完成后,需要委派专业人员对其质量进行检测,并将洒水施工部分进行压实处理,保证施工质量[1]。
        1.2水泥浆灌注施工
        为了保证结合面施工质量,使其粘结力和强度达到施工设计要求,在水泥浆灌注施工作业期间需要采用科学的摊铺方式,向水文竖向结合处灌注相应的水泥浆,灌注需要采用人工关注方式,能够对灌注量进行严格控制,从而提高整体灌注施工质量。
        1.3接缝灌注施工
        在公路改扩建工程的水稳层压实处理施工结束后,需要对接缝位置进行二次灌注处理,采用人工方式对接缝处进行平整施工,之后采用振动夯实开展作业,能够使接缝处质量得到保障。在接缝处施工作业期间,需要严格根据施工设计流程开展,在基层处理过程中需要将底层杂物进行全部清除,之后准确定位旧路面基层的顶面位置。在新路面的基层铺设过程中,需要保证新旧路面基层能够处于相同的水平面位置中,从而能够保证新旧路面水平高度相一致。
        1.4水稳层施工关键控制要点
        对于已经施工完成的路面,需要开展切割作业,并严格控制接缝宽度,保证接缝宽度能够满足施工设计要求。在施工开展前,需要对路面下承层的水稳结合面进行清理,保证其内部不存在杂物,否则会影响水稳层施工质量。在新旧路面的水稳层结合处,需要对其进行洒水湿润处理,并保证洒水湿润效果。在新的水稳层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施工情况灌注适量的水泥浆,并对后续部分开展连续压实处理,保证新旧路面水稳层结合处施工质量[2]。
        2公路改扩建工程沥青施工技术分析
        在公路改扩建工程中,沥青作为路面主要材料,需要采用科学的沥青施工技术。
        2.1下承层清理技术分析
        在沥青路面铺设前,为了保证整体施工质量,需要对下承层进行彻底清理。作业人员可以采用钢丝刷、鼓风机等工具,将下承层内的垃圾、杂物等进行全部清除,在清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下要点:(1)清理施工前需要对新旧路面的接缝区域中杂质、松散颗粒以及尘土等进行清理,如果杂物较多需要采用高压水枪进行清理。(2)如果路面中存在较为尖锐和突兀的区域,需要采用相应的设备将其进行平整处理,并墙清理后的杂物运输到指定位置;如果旧路面破损情况较为严重,需要将破损部分进行处理,并采用沥青将其填平。(3)需要保证湿作业路段充分干燥没有水分之后再进行施工,如果作业路段较为湿润,需要采用相应的干燥处理措施[3]。


        2.2测量放线施工技术
        在下承层清理达到作业规定后,需要开展测量放线工作,测量放线期间需要根据设计规定铺基层材料,例如聚酯玻纤布,并严格计算聚酯玻纤布宽度,将其布置在接缝两侧位置,之后以拼装缝作为中线,根据聚酯玻纤布的布设宽度,在其两侧延长相应的长度,一般延长100mm左右,并做好标记,将其作为基层材料表中定位线。下表为聚酯玻纤布的性能指标。
表1:聚酯玻纤布性能指标
性能    单位    指标
单重    g/㎡    ≥120
纵向抗拉强度    kN/m    8
抗拉强度纵横比    /    0.8—1.2
厚度    mm    ≤1.2
纵向最大负荷延伸率    %    <5
横向最大负荷衍射率    %    <5
熔点    ℃    230
沥青吸附量    Kg/㎡    1.1
        2.3热沥青施工技术分析
        热沥青施工作为公路改扩建工程补偿施工中的关键环节,会对新旧路面整体强度造成直接影响,所以需要采用科学的热沥青施工技术,主要分为一项多项关键施工技术:(1)热沥青铺设需要根据设计情况,设计科学的铺设方案。(2)热沥青在旧路面水稳层地面的铺设范围需要在300mm以上,新旧路面水稳层的铺设宽度至少需要保持在100cm以上,热沥青铺设宽度需要以聚酯玻纤布为基准,宽处其两侧100mm左右。(3)热沥青铺设时温度需要控制在150摄氏度左右,铺设油管的底部需要进行升温加热处理,使其能够满足热沥青铺设规范。(4)热沥青铺设量一般需要控制在1.5kg/㎡左右,可以根据新旧路面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处理,使其能够达到粘合度设计要求,一般情况下沥青对聚酯玻纤布的渗透率需要达到90%左右才能够起到良好效果。(5)在热沥青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防护措施,保证热沥青铺设质量,需要至少在定位线周围5m区域设置隔离防护,防止沥青路面被破坏或污染,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遇到阴雨天气无法施工,需要确保沥青路面充分干燥后开展施工。
        2.4聚酯玻纤布施工技术分析
        聚酯玻纤布作为公路改扩建工程路面补强施工中的重要采用,需要做好施工技术准备工作,按照如下施工标准规定要求开展施工:(1)确定科学的聚酯玻纤维布铺设方式。因为新旧路面的结合部分已经被全部切除,具有线型变化大的特点,所以不能采用机械铺设方式,而是需要采用人工铺设方式,根据新旧路面的实际施工情况,发挥出人工铺设的灵活性特点,能够充分保证聚酯玻纤布铺设质量。(2)在新旧路面的顶面补强施工中,接缝处两侧的旧水稳层接缝宽度需要严格控制,至少需要保留30cm,剩余部分用来铺设新的水稳层顶面,从而能够提高新旧路面水稳层铺设强度。(3)在聚酯玻纤布铺设期间,需要采用热沥青进行至少6小时喷洒施工,在热沥青处于液体状态且渗入底层时,需要立即开展铺设工作,从而能够提高聚酯玻纤布粘合力和强度。(4)在聚酯玻纤布铺设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铺设平整度,因为需要采用推动布卷前进的施工方式,所以施工人员需要全过程跟踪并控制铺设平整度,保证整体铺设质量。
        2.5安全防护措施
        公路改扩建工程新旧路面补强施工现场环境较为复杂,所以为了保障施工人员安全,需要采用科学的安全防护层措施。首先,需要做好施工过程中交通标志布置工作,施工标志属于警告标志,其边长、边宽的一般值应根据设计速度进行确定,设置在隔离带的警告标志,设置空间受限制时,如果采用柱式标志可采用最小值,三角形的边长最小值不应小于60cm。其次,因为新旧路面补强施工强度较高,所以如果已有交通标志和标线适合在新旧路面补强作业期间交通通行时,应予以保留并维持整个作业区期内其良好状态,已有交通标志和标线与作业期间交通组织冲突时,应予以去除或遮挡,例如施工限速标志等;作业区夜间宜设置照明或主动发光标志,除移动作业区外,同时应设置施工警告灯。施工警告灯应设置在路栏顶部,同时可以设置在渠化设施的顶部,能够起到良好的安全保护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全面阐述公路改扩建工程新旧路面补强多项施工关键技术,希望能够对我国道路工程行业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国清. 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新旧沥青路面拼接施工技术[J]. 交通世界(工程技术), 2019, 000(010):60-61.
        [2]杨建工. 改扩建公路建设中新旧路基的施工技术研究[J]. 中国房地产业, 2019, 000(020):259-260.
        [3]杨成志. 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新旧沥青路面拼接施工技术[J]. 中国房地产业, 2020, 000(009):215-2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