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伟
中化学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250000
摘 要:我国公路桥梁的建设效率和质量效果,近年来有了很大提升。路基是支撑公路桥梁的基础性结构,也是连接路面、桥梁、隧道的重要纽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公路桥梁质量。所以,严格把控施工环节和材料质量是重要的防控措施。本文主要分析了公路路基、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希望能够为后期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公路路基;桥梁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路基是公路桥梁路线的主体,也是路面基础。路基质量,与公路桥梁的稳定性和往来车辆行驶安全性息息相关。公路等级的提高,客观上增大了路基的质量要求。公路桥梁的施工质量决定了后期使用阶段的整体状况,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性环节。
1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1.1合理选择施工方法
施工单位要依据路基施工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技术工艺和施工计划,保障工程质量,避免因路基施工方式的不合理,影响到施工质量,增大施工阶段的经济损耗。例如,路基的排水设计,必须以施工现场实际状况为基础,编制设计方案。工程所处地区的降雨量少、地势较平坦,以分散式排水设计为最佳方案;如果降水量充沛、地势复杂,集中式排水设计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为水流量的顺利排出奠定基础。设计人员必须做好施工区域的前期了解,依据自然环境、地理特征科学设计排水系统,保障路基排水的通畅。
1.2路基施工技术
公路工程建设阶段,路基施工是重要环节,与工程使用效果息息相关。施工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路基施工的重要性,充分了解设计图纸的具体要求,掌握施工现场实际状况,对施工建设的难点和要点进行分析、判断,以此制定相应的处理办法。公路工程的整个施工阶段施工实时、全过程的质量监管。试验检测是控制施工质量的重要方式,施工人员可以依据准确、客观的检测结果,提升施工建设的科学合理性。
1.3防控路基病害
裂缝问题,要在公路路基施工阶段做好防控处理,尤其是在拉应力作用超出道床抗弯的最大极限范围时出现的不规则网状裂缝,更应提高重视。施工人员要基于对各类裂缝成因的准确判断,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确保路基施工质量达到规范化要求。基层裂缝的防治,要首先从把控填筑材料入手,以收缩性小为水泥采购的基本要求,保障基层结构的强度等性能符合施工标准,将裂缝问题的破坏性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路基施工期间存在的不规范操作,是影响路基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施工人员内部需要普遍树立起安全生产意识,认识到规范化操作是维护施工安全、控制安全事故的重要措施,进而为施工质量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础。
1.4压实度
土质含水量处于最佳状态,是碾压施工的重要条件,确保施工后的密实度达到相关要求。所以,路基的填土压实过程,要注意对土的含水量进行测定。含水量过大,碾压施工要经过晾晒、风干后开展。整个施工过程,都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因过度的暴晒、雨淋扥外部环境的作用,使土壤含水量的变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压实机具的使用要合理,将填土厚度控制在30cm以内,并且以重型压实机具作为首选的施工设备,进而提高土壤的压实度。同时,施工人员也要认识到压实功大小,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力。
1.5混合路面平整度
地基平整度的把控,要以具体的施工状况处理地质基础。例如,石灰作为底基的平整处理,需要结合平地机的刮擦处理。而水泥比石灰土更难以平整,施工操作的难度相对增大,需要合理选用水泥材料、把控压实时间,保障抗压强度的稳定与合理,使路面平整达到规范化要求。而阻滞剂、减水剂的添加,需要采用振动方式进行压实。如此一来,整体的压实效果都会有所提升,保障了测试结果。
2桥梁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2.1施工图纸设计
现场施工需要更加重视施工图纸的审核,提升图纸内容和施工状况之间的适应性,将两者的偏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设计图纸必须标志清晰、总结性和实用性强,将工程所在地的地理地形、气候变化、温湿度条件,以及施工阶段可能发生的技术债务考虑进来。设计人员要在分析对比中,对其中发现的不符合之处进行调整和优化。施工图纸应用阶段,避免发生安全事故是质量方面的最基本要求。设计人员在专业能力、设计方法、管理方式等方面都有相应要求,保障图纸设计质量。施工单位、设计方、监理方的沟通联系,是提升施工图纸会审效果的重要条件。
2.2原材料和设备质量
原材料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效果,管理人员要加强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管控,对施工现场所需的沥青材料和粗集料做好质量检测和存储管理措施,以施工建设状况确定材料采购的具体数量、规格等,通过技术人员定期检测施工现场各类原材料的方式,以检验后的质量合格报告为凭证,使材料成本的投入和使用更为准确、合理,便于后期的查看和核查。不合格材料一经发现必须立即进行处理,确保其符合施工建设的客观需求。定期检查机械设备性能和运行状态,是保障施工技术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确保设备使用过程中不会受到性能、故障的影响,阻碍到工期计划的推进和施工质量要求。
2.3桩基
人工挖孔桩是桩基施工阶段常采用的施工方式,要求对桩基护壁结合使用砼护壁,每一节护壁都要通过人工立模方式,确保孔径大小、中心位置、垂直度的准确度,以便于后期的检查和审核。成孔检查需要检孔器材的结合使用,使孔洞的大小、垂直度等数值检测结果更为准确。桩基护壁砼作好厚度、标号质量等方面的把控,需要从钢筋笼的具体状况出发,确定吊放入孔的准确位置,提升保护层厚度的合理性,依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设计内容;孔桩内的地下水量大,要以孔内积水抽干为前提条件进行砼施工。桩基础完成施工后,要利用超声波技术逐一进行检测,保障桩基砼和桩身质量。
2.4路基的有效处理
桥梁工程稳固沉降段路基路面,需要首先对路基结构的稳定性方面进行强化,作为后续施工流程应用的基础保障,确保施工人员按照预期计划有序落实各阶段的施工任务。施工人员坚持以桥梁工程的实际进展和具体施工状况,选择适宜的技术工艺,使每个环节的路基施工质量都能达到规范化要求。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效果只有达到预期要求,才能将路基抗压强度限定在设计标准要求范围内,避免发生路基路面沉降问题,确保工程使用寿命内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2.4增强桥梁结构的合理性
桥梁工程的结构设计时,强调大量使用轻质材料,尽可能地缩减工程的总荷载量。工程发生不均匀沉降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受底部附加应力的作用,同时随着附加荷载量的变化而增大了沉降问题的发生几率。控制工程荷载量,是桥梁工程避免发生不均匀沉降的重要措施。大量应用轻质材料,是缩减工程结构的整体荷载量的重要方式,需要结合工程情况使用特殊的设计方法。桥梁工程的刚度、强度等性能都符合规范化标准,是提升工程体系防御不均匀沉降能力的基本条件,并且已经在许多相关施工案例中得到证实,更好地保障了工程质量效果。
3结束语
公路路基和桥梁的施工质量,是决定后期运营效果的重要因素。所以,提升设计图纸的科学合理性、严格施工阶段的建设标准,是提升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进而为保障施工效果和后期使用的安全稳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伟.初探公路路基和桥梁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J].商品与质量,2021(14):274.
[2]刘桂秀,周翔,王天佼.公路路基和桥梁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J].中国房地产业,2021(2):186.
[3]刘进城.公路工程中路基路面与桥梁过渡段施工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1(2):73-74,77.
[4]罗江.公路路基与桥梁工程在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1(9):1250.
[5]杨建国.研究公路桥梁工程沉降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中国房地产业,2021(7):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