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龙
身份证号码:23030219880405****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民用建筑领域为主的电能消耗问题逐步成为节能的关键所在。在日常生产生活过程中,民用建筑照明工程在整个电力资源的消耗中占据着主要的作用,生产生活中不合理的电力资源消耗以及电气设计成了造成电力资源浪费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我国一些沿海地区,夏季往往都会存在用电紧张的情况,建筑照明节能已经成为当前电力资源节能的重要内容,在相关的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以及照明设施的选用方面,有必要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以不断提升建筑电气节能的工作质量。
关键词:民用建筑;电气照明;节电技术
1导言
建筑电气照明用电是民用建筑中最大的用电负荷之一,在满足人们基本照明需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符合我国绿色环保节能社会的建设要求。而对建筑电气照明进行节能设计,能从多个方面加强建筑电气照明的管理,以最优的设计方法,制定出最为完善和高效的节能方案,构建节能绿色环保的建筑体系。
2民用建筑电气节电施工技术应用的意义
首先,民用建筑工程中较关键的组成部分是建筑电气,因此,建筑电气的设计施工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整个建筑物的质量。为了实现建筑节能,须先确保建筑电气节能的实现。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施工中,采用节电施工技术,可达到建筑物节能的目标,由于采取了科学有效的节能技术措施,可缓解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方面的问题。建筑工程项目在实施中和后期投入使用维护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资源,为使建筑项目各项指标符合国家与地方标准,须重视节电设计,将节电技术贯穿建筑电气设计施工全过程。结合工程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选择合理的施工设备,在施工中加强对电气施工各个环节的监督控制,可解决电气设计施工存在的弊端,提升民用建筑电气施工水平。
3建筑照明系统节能现状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建筑的数量快速增加,建筑能耗问题日益突出。在公共建筑电能消耗中照明系统占据较大的比例,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照明系统的节能施工。在照明系统运行期间,人们是主动参与者,可结合室外照度和自身活动需要,改变照明系统运行状态,以改变能耗。在系统维护阶段,积极及时检修可减少故障引起的能源浪费。从照明系统整体优化的角度,利用现代技术可预测该系统未来的能耗,可作为维护人员检修工作的重要依据。在实际场景中,建筑照明系统在无人的情况下长时间处于运行状态的现象频繁发生,照明系统因出现故障或控制缺失会使其长期运行,导致能耗增加。因此,为了减少建筑照明系统的能耗,应在了解影响照明系统能耗因素的基础上,从系统运行和维护两个角度提出节能方案和具体节能措施。
4民用建筑电气照明节电技术控制分析
4.1民用建筑照明工程导线材料的选择
在民用建筑工程电气设计工作中,导向材料的选择应从节能、用电安全以及经济效益三个角度出发,综合考量。就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设计而言,大多数工程线路都是采用暗线形式。这种线路设计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美观性和整体性,但是,在安全检查方面却有着就着较大的缺点,不利于日常检修排查。因此,在电气工程设计中,应科学化提升工程作业和设计质量,降低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减少不必要的返修作业,通过相关的电学公式计算后,明确建筑工程动力负荷量,从而科学化选择合适的电力导线材料。
4.2积极推广新型光源
为实现建筑节能的目标,须根据建筑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照明方式,充分利用太阳光,有效结合太阳光和人工照明,减少了电路电力的消耗,且太阳光的利用实现了资源的循环使用。应积极推广新型光源,新光源又被称为绿色光源,常见的有发光二极管,其光效可高达200lm/W。与同等光度的白炽灯相比,耗能降低了80%以上,节能效果较好。随着LED技术的发展,发光光纤得到了应用,将发光光纤与节能光源结合,可起到更好的节能效果。建筑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须与实际建筑采光、使用环境条件相结合,再分区分组按照功能分区控制的原则,在外走廊和楼梯的地方采用集中声控和红外感应的方式。在建筑内应设置独立电源开关,选择节能型灯具,提高对太阳光的利用。
4.3优化民用建筑照明控制系统,提高电力资源利用效率
就当前民用建筑照明控制系统的设计方式来说,有着较多的控制设计方案,根据不同照明工程应用需求,发挥出不同的控制系统特点,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第一,电气控制方案的选择。在民用建筑照明线路的设计工作中,应立足建筑工程实际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选择更科学合理的控制方案。例如,在建筑工程中分区较为复杂的环境下应当增加必要的照明开关,以方便日常使用过程中随手关灯的需要。同时,在建筑工程公共区域的照明环境中,应设计自动化控制开关,减低电力的不必要浪费;在居民建筑设计中,可以在床头位置设计可调控开关,满足日常生活使用的前提下,减低电力资源浪费;在学校以及体育馆等公共场所的照明电气设计工作中,可以采用控制室集中管理的方式,在人员离场后统一关闭,减少相关的人力资源的同时,降低电力使用的浪费;在相对较高档的居民住宅区域,可以采用自动的照明控制系统,通过对室内外光线的采集分析,选用不同的照明方案,提高电流资源的使用效率。第二,控制设备的优化方案。在民用建筑照明电气设计方案中,为了提高照明线路的安全性,应将线路工程中,的照明线路和插座线路单独分开设计。在使用过程中插座线路中的负荷会根据插座使用设备的增加而发生变化。相较插座线路,照明线路中所连接的照明器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的负荷较小。在实际方案中,将两者的线路进行分开的设计,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照明线路的稳定性,从而延长照明灯具的使用寿命。与此同时,在线路分开设计的同时,还应当设置高分断能力的空气开关控制系统,以确保线路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漏电及过负荷使用的情况,可以及时切断电源,保障用电安全的同时,提高电力资源的使用效率。
4.4导光照明节能系统具体应用方法
将采光集光部分分别铺设在建筑外立面上的侧采光板,设置在建筑顶端的斜立面的采光板上,侧采光板和上采光板均包含外侧的透光板与均匀分布在透光板内的扩口变径光导管。光导管和透光板相垂直,透光板的整体呈圆弧形,透光板上位于各个扩口变径光导管的夹缝位置设置散热孔。由于透光板有利于太阳光线聚拢,提供了较大的采光面积,当光线穿过透光板后,会在扩口变径光导管的作用下聚拢,再向后传递。由于在光线聚拢时易出现高温,散热孔可较好地缓解该现象。光传导的各个部分包含了连接各个扩口变径光导管的直光导管,各个直光导管最终汇聚到透光板圆心位置,促使光线聚集,并对光线统一分配。光分配的部分包含聚光口,在聚光口侧壁上设置若干个分配口,分配口以扩口圆锥形向外扩散,并安装聚光镜,侧壁上可刷涂反光涂层。分配口后端连接子光导管并延伸到建筑内各个功能区域,在子光导管的尾部设置漫射器形成漫射管路。在光线聚拢到光分配部分后,照射进入聚光口中,在聚光口的侧壁设置分配口,实现光线聚拢后再传递。
结束语
总之,在民用建筑工程的照明节电技术的设计探讨中,应从建筑工程的实际工程需要出发,在满足基本照明需求的同时,多元化设计照明方案,通过优化照明线路设计、优化控制系统以及选择合理的照明灯具等多种角度出发,保障安全性的同时逐步提高建筑工程照明节能的水平,节约电力资源,确保资源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马子劲.民用建筑中电气照明节能设计问题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6(21):59.
[2]蒋宗法.关于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措施探讨[J].城市建筑,2014(02):96+128.
[3]周志程.民用建筑工程电气照明的节能研究[J].广东科技,2013,22(10):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