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业博
46000619870806****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提高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合理应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工作人员需要对目前框架结构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施工情况采取有效的技术优化对策,保证框架结构的稳定性,提高其承载负荷性能,促进建筑行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运用
1框架剪力墙结构与特征
框架剪力墙主要由2个单元结构组成,即框架与剪力墙抗侧力单元,这两个单元结构的受力特点与形变特征存在较大区别。当剪力墙发生形变时,往往表现出弯曲性特点;而框架发生形变时,往往表现为剪切类型。
框架剪力墙结构能够保证建筑主体结构灵活自如布置,建筑使用空间明显增大。在施工过程中,建筑物主体结构产生的绝大部分水平力均由剪力墙体承担,而建筑物施加的竖向荷载力均由框架结构承担,使得竖向力与水平力均衡分配。当建筑主体结构竣工以后,整体结构的受力状况更趋于科学合理。同时,由于剪力墙的位置只存在于框架结构的局部区域,这就给现场施工带来了诸多便利条件,尤其在分割空间时,更易于操作。此外,由框架与剪力墙共同组成的受力结构抗侧移刚度较强,因此,应用该结构的建筑物具有优良的抗震性能,抵御外界破坏力的能力较强。
2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应用问题
钢筋工程是框架结构施工过程中的主要部分之一。文章以建筑工程框架结构钢筋施工过程为例,对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其主要问题包括规格和标准缺乏统一性、焊条的型号适用性不佳、箍筋尺寸大小和标准严重不符、焊接接头稳定性不佳等。为了改善上述不良情况,则需要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全面排查,明确问题发生的原因。在该过程中,如果存在发展不稳定的情况,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以防长时间存在问题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影响。
3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
某城市小区6#楼,楼层高度为74m,共计21层,其中地下一层为停车场,建筑主体结构的总占地面积约为12688m2。由于图纸中规定每层楼的内部使用高度不得低于2.95m,因此,经过反复论证,设计单位决定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施工技术。按照施工设计图纸要求,该建筑的抗震等级为8级,安全等级为2级。
3.1施工前准备工作
通过施工现场的勘测发现,由于施工场地作业空间较小,容纳作业机械的区域面积有限,因此选择施工机械时应综合考虑场地面积问题。结合施工设计图纸与以往的施工经验,该工程采用一台JJK3型的卷扬机,搭设位置位于建筑主体结构的一侧,另一侧设置一台塔式起重机,起重机的空中回转半径完全覆盖建筑主体结构,以便于能顺利完成垂直与水平运输过程。由于该建筑工程的楼层高度较高,当施工作业高度超过6层以后,应设置一部人货两用的电梯,同时配备1台钢筋切割机及2台混凝土搅拌机。
3.2钢筋工程技术
钢筋在施工过程中能有效保持结构的本身质量,效果明显。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首先需要对建筑工程基本情况进行全面、充分的了解,在这一前提下合理选择钢筋焊条,这样才能够有效防止材料与施工要求不符导致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不佳,或者工程延期等不良情况。在建设和焊接钢筋结构的过程中,需要确保材料与材料之间具有良好的衔接性,在实际施工环节避免材料出现弯折等问题导致整体钢筋结构稳定性和质量下降。
同时,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合理保存钢筋结构,避免引发施工质量问题,在后续阶段的施工保障环节,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施工质量规范准则进行施工,以防埋下安全隐患,对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影响。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工作人员需要及时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排查和处理,确保不会对后续施工产生影响。工作人员还需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在正式施工开展前需要合理选购材料,对需要的材料进行大批量储存,并且在材料运输环节,需要保证环境的合理性,加强对钢筋材料的保护,在安装保存环节还需要在钢筋两端设置加固措施,以防材料对工作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除此之外,在对钢筋材料进行连接前,也需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标准确保焊接试验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施工部门还需要加强对材料选择以及检验工作的重视,选择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的工作人员对焊接材料进行检测,保证材料与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相符。在进行下料施工和放样的过程中,需要保证钢筋材料长度的合理性,同时要准备充足的余量。
3.3模板施工技术控制
在完整测量和放线后,相关人员需要对模板施工技术进行重新审核,在确保各个环节和质量准确无误后,进行模板支撑,要根据混凝土施工情况来选择模板,大幅度提高二者之间的契合程度,避免在模板安装过程中出现缝隙,同时有效提升模板整体建设的稳定性和承载力。对于框架剪力墙结构来说,可利用的模板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墙体模板、柱体模板和梁模板等,相应的安装与拆卸技术也较为不同。因此,要想保证模板施工质量,加大对模板施工的控制力度,相关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模板施工技术进行针对性选择,同时还要在施工前做好图纸审核、技术交底,以及材料和设备的应用与保存等工作。
3.4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一是在混凝土的计量、投料与配制阶段,首先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的坍落度等参数值,然后计算出最终的配合比,保证水泥、砂石、外加剂的用量能满足行业标准要求与实际施工需求。配合比确定后,应测量混凝土配制样品的强度值,使初凝强度与终凝强度与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相符,最大允许偏差不得超过5%。这种计量投料的方式,不但能精准计算出混凝土的配合比,而且能减少水泥、砂石等原材料的用量,无形中给施工单位节省了大量的施工成本。
二是为了保障混凝土的和易性,提升混凝土强度,混凝土拌和之前应在混合料中添加一定剂量的早强减水剂。该建筑工程中的框架剪力墙结构选用的是标号为C30的混凝土,经过技术人员的反复试验和计算,得出混凝土的用量约为500kg/m3,由此可以看出混凝土的浇注量较大。因此,如果外界气温低于20℃的室温,那么混凝土终凝时间将延后至10d左右,方可以进行拆模工作,否则混凝土强度值无法满足标准要求,易出现混凝土脱落与断裂事故。基于对这一问题的综合考虑,可以在混合料当中添加MSN等减水剂,1m3混凝土的添加量应在2%左右,如果添加量超过这一数值,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也相应减少。通过这种方法,既能保障混凝土自身的强度,拆模时间也将提前,而且能节省大量的施工成本。
结论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复杂多变,施工作业风险高,而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有效解决了施工难度大、混凝土浇筑困难的实际问题,而且竣工后的建筑主体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因此,诸多建筑施工企业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断对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进行优化与创新,进而为社会建造出更多的高质量工程。
参考文献:
[1]陈乃炯,罗裙.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的施工技术分析[J].门窗,2020(6):94,96.
[2]刘强.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6):42-43.
[3]安智瑞.高层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探析[J].建材与装饰,2020(6):132-133.
[4]严团红,赵英才.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0(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