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1/8/5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下)第9期   作者:   邓志望
[导读] 现阶段,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行业迅猛发展。

        邓志望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公司 ?上海市 ?200135
        摘要:现阶段,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行业迅猛发展,建筑结构样式随之增多,其中,框架剪力墙结构具有较强的受力承载与抗震性能,在建筑工程中被广泛应用。
        关键词: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再加上人们对建筑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单一的框架建筑施工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施工方式和效果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建筑工程的发展需求,因此就要求有关的施工方式和技术要不断革新。所以,为了保障工程施工质量能够达到规定的标准,就要对建筑施工技术进行不断的改进,提高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施工水平,以此来推进现代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水准。基于以上原因,进行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研究和讨论,对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不断提升技术水平,该施工技术的不断优化和改进就显得尤为重要。
        1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
        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建设工作是在确定剪力墙数量的基础上组成的建筑空间结构,满足不同建筑的功能需求,对建筑主体结构起到稳定和平衡的作用,能发挥框架剪力墙结构刚度大的优势,增强建筑物整体承重能力。一方面,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建设能够有效开发空中建设资源,保障工程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框架剪力墙结构具有防震、抗震功能,具体抗震效果由剪力墙之间的刚度比例决定,施工人员可采用强化措施增强建筑剪力墙的抗震能力,达到抗震、减震目的。
        2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
        2.1钢筋施工技术
        在钢筋施工技术应用前,相关人员需要对钢筋材料质量、规格等进行精细检查,确保其满足施工图纸的实际要求,同时还要对整体剪力墙钢筋受力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实际布置位置加以确定,保证施工技术和环节内容符合各项行为规范,以真正意义上降低施工技术风险。其次,在对钢筋进行预处理后,开始钢筋绑扎工作,要确保钢筋排布具有密集性、精准性特点,同时仔细地进行钢筋节点处理,使整体钢筋架构具备坚固性特点。再次,在进行钢筋搭接和焊接前,需要对各项电气设备的性能、功能和特质等进行分析和检验,同时还要保证焊接方法的正确,避免设备故障问题对工程进度造成影响。这对焊接质量和效率起到一定保障作用,促使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焊接过程中相关人员还要控制好对钢筋的压实力度、搭接间距等,避免钢筋密度过大影响整体结构承载力。最后,在钢筋节点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位置的精准性,防止出现节点错位、捆绑不牢固等现象,还要对节点处钢筋质量加以控制,保证框架剪力墙结构具有较强的安全稳定性。
        2.2测量放线
        剪力墙结构设置条件较高,灵活性相对较差,不利于彰显框架剪力墙结构空间灵活性特征,因此,在实际施工设计中,应加强剪力墙结构灵活性分析力度,根据当地环境条件及建筑规模设计剪力墙厚度,并测量剪力墙结构底板数据,明确剪力墙结构设置方位与高度。在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前期,需展开二次施工测量,根据建筑实测值调整施工设计方案与图纸。例如:在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展开测量放线时,可运用全站仪、经纬仪等精密设备测量实际数据,以此保障数据精准有效。此外,对建筑楼层与梁柱的测量放线需进一步加强轴线控制,继而完成精准化测量放线工作。为避免由人工误差等偶然因素造成测量数据不精准的问题,需展开多次重复性测量,取多次测量平均值作为最终数据,保障测量放线高度精准,进一步提高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质量,促进整体建筑工程项目稳定推进。


        2.3模板优化技术
        建筑外部剪力墙施工期间,要求施工人员对模板工程施工进行全面控制,采用模板优化技术。首先,技术人员要严格控制模板质量,选择强度和刚度较好的模板,施工前期对模板表面和侧面进行处理,保证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表面的光滑、平整。同时,要将施工模板与预制备好的砂浆放置于剪力墙水平筋上,保证支撑位置距离模板 5cm 且与模板保持垂直;还要精准控制剪力墙结构截面尺寸,解决模板与墙面支撑期间出现的漏浆问题。其次,要对内外模板进行明确区分,掌握不同模板之间长度和作用的区别。通常外侧模板长度大于内侧,要在模板和建筑墙体之间填充海绵胶带,保证模板与墙体紧密贴合,提高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稳定支撑效果。再次,施工人员在设置拉螺杆时要利用上宽下密的方式,保证最下排拉螺杆与地面距离≤ 25cm,最上排距模板距离≤ 35cm,期间利用龙骨进行加固,提高墙板的刚度。最后,施工人员要控制模板的安装位置,对模板之间进行空间预留,防止出现模板相互摩擦的现象。
        2.4脚手架施工阶段
        对于现代建筑工程来说,为了推动建筑工程施工的有序展开,在施工时还会用到脚手架施工技术。不同的楼层会采用不同的搭设方式,对于低层的建筑施工来说,用到的是单排拇指脚手架搭设的形式,因此,在这部分工作完成后可以直接对其进行拆除。而对于中高层的建筑施工工程来说,为了保证工作人员在脚手架上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则需要运用双排钢管扣件式脚手架的搭设模式,同时还需要在刚排梁施工时,利用工字钢来进行脚手架的固定来确保施工的稳定性。同时,在这部分工作完成后,还要对建筑框架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检查,确保框架剪力墙结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检查结果达到规定的标准时,才能够进行后期的施工来确保工程的质量。
        2.5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为了保证混凝土质量能满足施工标准要求,在混凝土配制、浇注施工中,应从两个方面对混凝土质量予以有效控制:一是在混凝土的计量、投料与配制阶段,首先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的坍落度等参数值,然后计算出最终的配合比,保证水泥、砂石、外加剂的用量能满足行业标准要求与实际施工需求。配合比确定后,应测量混凝土配制样品的强度值,使初凝强度与终凝强度与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相符,最大允许偏差不得超过 5%。这种计量投料的方式,不但能精准计算出混凝土的配合比,而且能减少水泥、砂石等原材料的用量,无形中给施工单位节省了大量的施工成本。二是为了保障混凝土的和易性,提升混凝土强度,混凝土拌和之前应在混合料中添加一定剂量的早强减水剂。该建筑工程中的框架剪力墙结构选用的是标号为 C30的混凝土,经过技术人员的反复试验和计算,得出混凝土的用量约为 500kg/m3,由此可以看出混凝土的浇注量较大。因此,如果外界气温低于 20℃的室温,那么混凝土终凝时间将延后至 10 d 左右,方可以进行拆模工作,否则混凝土强度值无法满足标准要求,易出现混凝土脱落与断裂事故。基于对这一问题的综合考虑,可以在混合料当中添加 MSN 等减水剂,1 立方米混凝土的添加量应在 2% 左右,如果添加量超过这一数值,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也相应减少。通过这种方法,既能保障混凝土自身的强度,拆模时间也将提前,而且能节省大量的施工成本。
        结束语
        综上所述,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因其在受力性以及抗震性方面能够达到较高的水平,可以作为提升高层建筑安全性的关键技术,所以,必须要提升对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的重视,积极完善钢筋工程、模板工程以及混凝土工程的各个环节,确保能够为建筑工程提供良好的施工质量,增强稳定性的同时,延长建筑的使用周期。
        参考文献
        [1]孙云飞.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及实施要点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23):227-228+231.
        [2]高志铭 . 基于实例解析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J]. 建筑与预算 ,2020(09):79-81.
        [3]吴永波 . 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工程施工技术的优化措施 [J]. 居舍 ,2020(23):7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