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曼
湖北浩淼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湖北 十堰 442000
摘要:土壤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为了提升土壤环境质量水平,就需要做好土壤监测工作。但是实际当中由于场地污染特征分布不明确,加之污染类型存在差异,需要选择符合实际要求的点位布设法,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污染场地环境调查;布设;土壤;监测
引言: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多以及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土壤环境呈现出区域化、碎片化污染的特点。如果再沿用以往的土壤监测点位布设方法与模式,将导致土壤环境监测工作无法满足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需求。因而,要积极做好监测点位布设的规划,提高城市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与效果。
1土壤污染情况
1.1农业污染问题
农业污染是影响土壤污染的重要因素,因为耕地时对化肥和农药的需求较大,导致了我国大多数的耕地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此外,由于农用耕地受到大气与固体、液体废物的共同的作用,使得农产品出现了质量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对于食用者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健康与安全的威胁。其次,农业用水受到了污染,进行灌溉就会导致灌溉区域内的土壤受到严重影响,这种条件下的土壤,会呈现持续的微酸性,进而会导致地表重金属物质的聚集的加剧,使得农产品的污染程度更大。
1.2区域性污染
由于我国的地势发展是不平衡的,尽管土壤污染的问题是属于全国范围性的问题,但也会因为地区经济或者产业结构的限制,使得区域性土壤的污染变得更加严重。例如,我国北方的重工业城市,当地土壤环境化学因素或者重金属物质的构成是异常的,那么,最先受到影响的就是农产品的质量,其次,如果治理工作经济投入力度过大,就会使这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形成一定的制约,对于产业的结构调整以及社会生产力的进步都是非常不利的。
1.3复合型污染
复合型污染是一种持续性、综合性的污染,是由于人类的活动产生的。例如,进行农田种植时,农药、化肥等,会经过食物链进行传递,产生对人类身体健康不好的作用。其次,城市的污染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都是导致土壤环境严重受损的问题的产生,这部分均为复合型污染产生的一类基本条件,基于此类因素的影响之下,这些都是复合污染的基本条件,通过这些因素的作用,有害物质进入土壤也会产生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进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
2土壤环境监测
从环境监测的方向来看,污染场地的土壤环境监测是通过调查研究的方式,对相关的土壤进行分析处理,其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土壤环境和地质条件的调查、对土壤区域作物和作物生产情况的调查、对区域植株产量和样品性质的调查。需要注意一点,土壤环境的检测往往是采用动态检测的方式进行的。
从监测技术的方向来看,污染场地的土壤环境监测是一个较为完整的流程。即:相关的土壤地质环境信息的勘察并获取、记录并传递、整合并分析。这一流程组成了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整体规划步骤。
从环境保护的方向来看,污染场地的土壤环境监测是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通过检查和测定相关土壤的手段,来获取土壤环境的质量情况和变化趋势,借此来判断当地土壤环境的优劣程度。值得注意的是,土壤的环境监测不单单局限于环境质量监测,还有对土壤污染的监测。同时,土壤污染的检测也是当下社会和政府最为关注的监测。
3布设原则
在考虑可行性的前提下,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点位的布设应尽可能做到科学性、代表性和经济性等。(1)可行性和经济性。
考虑成本的情况下,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确保技术方面目标能够实现采样时的可行性和方便性。(2)全面性与代表性。科学布点,既要全面覆盖调查区域内不同土地类型与污染场地,同时又要使代表性的点位能够获取满足监测要求的环境信息。(3)普遍性与特殊性。各监测点位应是相互关联的,获取的监测数据是有对比性的,而对个别特殊点位可以依据监测区域的环境特点、地形地貌特征等调整。(4)继承性与发展性。一定范围内有历史监测点位,则用已有点位,不再重新布设,同时应考虑未来不同区域的发展趋势与规划,使确定的监测点位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5)稳定性以及动态性。如果点位被确定,一般不可以肆意更改,如果确定点位不能满足要求时,也可以根据所布设区域的实际情况,对点位做出动态调整。
4布设方法
2.1随机布点法
随机布点法一般应用在占地面积较大,并且功能划分存在一定问题的区域内。当功能的细化会导致土壤出现迁移时,土壤环境监测点位的布置就应按照实际的情况,采用适当的方式,选择几块具有代表性的土地来进行随机布点,以此达到环境监测的目的。其具体的布设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在实际的布设过程中,其布局的方案和规划措施应依照污染场地的现场情况进行。尤其是对污染场地的面积和受污染的情况,务必要提前进行分析处理,进而在了解其具体情况的基础上,选择网格布置的密度。同时,系统随机分配法是将监控区域划分为几个等面积的工作单元,并可以通过随机掷骰子、抽签、查找随机数字表等方法提取一定数量的工作单元。在每一个工作,单元内设置有监测点。其次,在网格划分完成后,土壤监测点位的布置应遵循随机原则,按照布设点位的数量、污染区域的面积、污染的情况,从不同区域位置的每一个网格进行取样,根据区域面积、监测目的和区域土壤的使用情况确定提取样本数量。需要格外注意的是,造每一个网格内,都应设立取样点。同时,每一个取样点最好设置在网格的中心位置,进而保障取的样能具有代表性,借此更好地反应土壤的污染情况。
2.2分区布点法
与随机布点法不同的是,分区布点法虽然也是针对占地面积较大区域,但是它对区域功能的要求很高。在分区布点法布设的区域内,其区域的功能必须清晰,土壤的情况需达标。其具体的布设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分区法是将地块划分为不同的社区,然后根据社区的面积或污染特征确定分布点方法。它能够将地块的土地利用功能划分,一般分为生产区、办公区和生活区。原则上,工人在生产区域工作,单元划分应以结构或生产过程为单元,包括各生产车间、原料及产品的储存和废水处理以及废渣堆场、现场物资流通道路、地下仓储结构及管道等。办公区域包括办公大楼和广阔的区域,田野、道路、绿地等。生活区包括食堂、宿舍、公共建筑等。对于土地利用功能相似、单元面积小的生产区,也可以将多个单元合并为一个监测人员作为一个整体工作。
第二,当区域地块的面积过大时,为了保障分区布点法的合理性,可以将其均匀地划分成若干个小区域。并且,按照污染区域的实际情况,从场地的四个边角处进行采样。通常情况下,在土壤环境监测点位按照平面横向的布置的原则布设完成后,需要同时按照点位的情况进行纵向布置,进而做到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监测点位的分区布点,达到土壤监测点位全面布置的要求。在纵向布置的过程中,应按照0.5米分层一次的方式,在表层土应采用土表采样、浅层土应采用上下分段两层取样、深层土则为每层取样。
结束语:
污染场地环境调查中比较重要的内容是土壤监测点位的布设,实际布设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为理想的布设方法,并且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操作,确保点位布设的合理性,最终提升环境调查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单文丽,李会杰.污染场地环境土壤监测点位的布设[J].河南科技,2019(32):153-155.
[2]周飞.污染场地环境调查土壤监测布点布设及监测质量的提升[J].区域治理,2019(34):109-111.
[3]梁蒙.污染场地环境调查土壤检测点位布设方法的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9,31(02):186+188.
[4]张立祥.污染场地环境调查的土壤监测点位布设方法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8,30(09):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