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男
深圳洪涛集团洪涛设计院设计七所 广东省深圳市
摘要:在社会飞速发展当下,经济水平显著增长,人们物质生活条件极大的满足,在此基础上,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享受是必然的结果。就艺术设计行业而言,设计工作不仅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美学价值的需求,同时也是对人文思想的渗透与传播。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设计中,是提高设计水平的有效途径。建筑行业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在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上,同时也是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关键载体。建筑装饰工程不仅可以融入美学价值、文化内涵,同时还能够将人文理念融入到装饰设计中,从而提升建筑装饰设计的整体格调,为建筑行业发展推开新的大门。在我国建筑装饰设计汇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已经逐渐被人们重视,通过对其深入的研究,能够大幅度提升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推动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建筑;装饰设计;以人为本;设计理念
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装饰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营造更加舒适安逸的生活空间,同时也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美的追去。谈到建筑装饰设计,从人类建筑诞生开始,装饰设计就已经伴随物质条件的满足而出现,毫不夸张的说,我们先祖在石器时代就已经掌握了用具备美丽花纹石器来装饰室内空间的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装饰理念和技术不断的改良和进步,从封建社会房屋建筑的雕梁画柱,到现代建筑不同风格的室内精装,每个细节都体现了设计时的独到之处。在研究建筑装饰设计过程中,人们发现装饰设计是随着人们的需求而发生改变的,装饰设计往往能够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一个人的爱好和性格。现阶段,人们物质生活极大满足,建筑装饰也更加重视精神层面的元素,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与建筑装饰设计结合,可以更好的促进人与建筑、社会、自然的有机融合,促进生态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建筑装饰设计中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演变
在和谐社会建设中,以人为本是基本原则,以人为本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同时也是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建筑工程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柱,为人们提供了最基础的生活空间,在建筑装饰设计中融入人文属性,有利于提升人们精神生活品质。在国外,一些设计师通过将人文元素融入到设计作品中,来提升作品的质量,随着这一理念的逐渐发展和演变,成为了当前建筑装饰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1]。
20世纪晚期,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潮出现主要以设计人员自发为主,设计师通过对艺术和美学的探索,在以人为本设计上达成了共识,自觉在设计中体现更多人性化元素。从其发挥的作用来看,这种设计行为一定程度上满足当时人们的需求,奠定了设计最终服务于人的主基调,设计学是人学,最终目标是通过设计更好的服务于人。这一主张逐渐得到了大多数设计师的认可,并且对其进行了拓展和演绎,使以人为本设计理念与建筑装饰设计更为契合[2]。
如果说以人为本的设计与社会文明程度联系在一起,那么其发展过程是非常曲折的,在历史演变过程中,装饰设计经历了不同思想意识的碰撞,不同种族、区域在设计方法和倾向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矛盾主要源自于不同人群对于设计作品的需求。现代建筑装饰设计在不同文化碰撞下,朝着多元化发展,兼容了众家之长,将不同的设计元素和设计优势融合在一起,以个体需求进行建筑室内装饰的设计,进一步明确了以人为本的设计路线,提升了建筑装饰设计的个性化和自由化,是现阶段装饰设计发展的主要特征。
二、建筑装饰设计中以人为本设计理念
(一)以人为本的装饰设计概述
我国以人为本装饰设计的发展不仅是现代化建设的需求,也是为了迎合现阶段我国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诉求。在经济飞速发展下,人们的精神需求更加丰富,在建筑装饰设计上也产生了更多的想法,这些想法不仅促成了当前建筑装饰设计行业的多元化发展局面,同时也为建筑装饰设计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当前建筑装饰设计并不仅仅指的是人们常规认知中的建筑装修,而是利用丰富的技术和先进的设计理念,创造出更加理想化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空间[3]。因此,装饰设计只是建筑设计的一部分,主要致力于对环境的改良与优化。由于装饰设计依附于建筑设计,因此装饰设计需要结合建筑的实际特点,通过对建筑功能、装饰物品、家具家电、空间分割等众多元素的合理配置,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建筑装饰中,创造出更加个性化、实用化、人性化的居住空间,满足不同人群对于建筑的需求。
(二)以人为本的装饰设计原则
1.个性化原则
在建筑装饰设计中,以人为本设计理念本身就是对不同人群或者个体需求的满足,从而体现建筑设计的人文关怀[4]。因此,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需要满足个性化原则,在室内装饰设计中,需要遵从建筑使用者的意愿或者需求,对建筑室内环境进行调整,使其具备相应美学和文化价值的同时,符合使用者的价值观和审美能力,一个个性化设计来体现设计的人文属性。
2.实用性原则
建筑装饰设计目的在于提升生活环境的舒适性,因此实用性原则是以人为本设计的关键原则。实用性设计的主要针对建筑的使用进行相应设计,从而更好的发挥建筑的使用价值。例如,在公共建筑中,根据建筑的属性来进行建筑空间的划分和建筑装饰设计,表现出建筑设计的人性化需求[5]。在此设计思路下,商业建筑室内设计则以保障大量人流流通和便捷购物为设计重点。居住建筑则以安逸舒适为设计重点。
3.功能性原则
功能性原则是以建筑作为载体,在设计过程中加入相应功能,从而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建筑功能是为人们提供服务的重要途径,也是与人性化设计最为契合的设计内容。在建筑功能的设计上,需要最大限度提升建筑本身的服务能力,并且在建筑实用性和个性化上均能够体现建筑的功能设计,实现建筑整体设计的以人为本原则[6]。
(三)以人为本设计理念在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应用体现
1.在功能设计中的应用
以人为本设计理念在建筑装饰功能设计中的应用,需要通过建筑本身或者其他装饰物品来实现。苏格拉底认为任何一件东西或者事物只要具有自身的功能,那么他就是善和美的,这与建筑装饰以人为本设计理念不谋而合。建筑装饰设计就是充分利用事物的功能,将其放在正确的位置,从而实现其应有的功能价值,达到善与美的效果。例如,建筑装饰设计中,不论是医院、商场、图书馆等公共建筑,还是民用建筑的家庭客厅,都具备一定的功能分区,通过不同的功能分区来实现使用价值[7]。这种功能上的划分和事物功能的使用能够更好的赋予建筑人文内涵,是建筑装饰设计人文为本的核心内容。
2.在形式设计中的应用
形式设计本身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每个建筑装饰设计师对于形式都有不同的理念和认知。但是形式设计在建筑装饰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运用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加具体的了解形式设计中以人为本思想的应用,可以将其理念为建筑装饰中不同元素的排列组合,例如,建筑空间形状、装饰色彩、物品排列产生的美感,不同比例分割带来的感受等,这些都是建筑形式设计内容。以人为本的设计就是通过这些形式的变化和运用,使建筑使用者产生舒适感,获得审美体验和精神文化方面的满足[8]。
3.在意境设计中的应用
意境在建筑装饰设计中更多表现为装饰空间内的情景交融。通过不同元素的设计运用,达到某一种情景氛围的营造,使其与建筑使用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由于不同人群生活阅历和价值理念的不同,能够引发其情感的元素和情境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在情境的设计中,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例如使用人群的年龄、职业、建筑用途等,通过划定设计范围,来提升情境设计的效果,这种量身定制的建筑装饰设计也是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具体体现。
三、建筑装饰设计中的以人为本设计策略
(一)注重人体感受
建筑装饰设计中以人文设计理念的核心在于提升人在设计中的主导地位。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更加重视人体对建筑装饰设计的感受。人的感受主要来源于听觉、触觉、嗅觉,因此通过感受建筑空间的冷热变化、干湿变化、色彩光线、气味变化和声音情况等,人们能够对建筑装饰设计成果形成一个综合性的感知,这种感受越舒适,那么建筑人性化设计的水平就越优秀[9]。为了更好的提升人体感受,在建筑装饰设计时,需要注重建筑所在区域的气候特点、空气质量、建筑朝向以及建筑室内空间布局和功能划分,最大限度提高建筑装饰设计的舒适性。
(二)健康环保节能
在绿色建筑理念下,建筑装饰设计必须要符合健康、环保、节能要求,这也是建筑装饰设计中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贯彻。在装饰设计过程中,为了保障设计的健康性,需要从装饰材料入手,确保装饰材料本身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影响建筑装饰空间的健康性。在装饰设计实施过程中,具备环保属性,不会对环境造成过大的负担,从而提升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10]。在节能设计方面,通过建筑装饰家具家电、照明、空调等需要耗能设备的优化和设计,提升其节能水平,为建筑装饰设计。
(三)光线色彩搭配
视觉是人体的主要感官,因此在建筑装饰设计中,对建筑色彩和光线的设计非常重要,是提升建筑居住舒适度,营造良好意境的重要元素。光线的变化会影响建筑室内色彩,因此科学的搭配装饰色彩,并且结合光线产生美好的变化,是装饰设计中的难点。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建筑自身的采光情况和照明系统,对建筑的色彩进行合理的搭配,从而使其在不同光线环境下都能给人最佳的体验,凸显出建筑装饰设计中以人为本的主题,营造舒适安逸的空间意境[11]。
(四)人与环境协调
人与环境的协调是建筑装饰设计中以人为本设计的重点。在设计过程中,通过装饰设计对空间环境的优化,能偶达到人与环境的协调共存,进一步体现出装饰设计中自然和谐的设计理念。在建筑装饰设计中,设计元素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静态装饰设计能偶恒定的展示出设计的主题和风格,明确建筑的本身基调,而动态元素能够通过变化来增加建筑的整体活力,使其具备更加丰富的使用体验。例如,光线变化、装饰物品变化等。通过静态与动态的结合,赋予建筑装饰灵魂和个性,使其与使用者产生共鸣,更加和谐。
四、建筑装饰设计中以人为本市合计的发展趋势
(一)回归自然
以人为本的建筑装饰设计理念是不断演变和发展的,现阶段城市发展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人们居住空间主要以人工环境为主,导致人们产生了精神疲劳。从大多数人的审美倾向来看,人们对自然的事物和环境有着天然的追求,这种追求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在未来装饰设计行业中,设计发展的趋势将是回归自然,通过自然元素在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应用,进一步提升其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使建筑与人能够产生更加紧密的联系,达到人与社会、环境、自然协调统一的效果。
(二)和谐设计
和谐设计是未来建筑装饰设计理念的主基调,也是以人为本设计思想最终的发展目标。人文化和人性化元素的和谐设计,需要通过人与室内空间的和谐,建筑与生态的和谐来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这种和谐是从宏观到微观的契合,也是人性对自然的呼唤。所以未来建筑装饰设计以人为本理念的发展,必然要以和谐设计为目标开展。
(三)兼顾艺术性
艺术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尤其是物质条件丰富的背景下,艺术更能够体现人们的精神方面的服务。当前建筑装饰设计中,艺术性与艺术价值也是设计师们关注的重点,以人为本的设计本身与建筑装饰设计的艺术性并不冲突,人文性的艺术更能够产生共鸣,提高设计水准。所以建筑装饰设计发展需要兼顾艺术性,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将艺术与人文融合,为建筑装饰设计开拓出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凸显个性
在建筑装饰设计演变发展中,个性化从无到有体现出了人们自我意识的觉醒。在进行建筑装饰设计过程中,由于不同人群或者个体的观念和需求不同,促进了装饰设计的多元化发展,这种发展有利于装饰设计行业的水平的提高。在未来装饰设计发展中,个性化将是以人为本设计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针对不同个体和人群进行个性化装饰设计,可以避免建筑装饰设计同一化发展,导致装饰设计失去活力。而且个性化能够更好的体现建筑使用价值和功能性,营造舒适的生活与居住空间。
(五)彰显人文
人文属性是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具体表现。设计师通过建筑装饰进行建筑空间的改良和优化,体现就是建筑的人文价值。就建筑功能而言,为了应对我国老龄化发展的局面,提升建筑装饰设计的适老化,可以彰显出建筑设计的人文关怀。居住空间的无障碍设计和安防设计,不仅可以提高使用的便捷性,同时还可以大大提高建筑使用的安全感。通过细节的把握来体现设计的人性化是未来建筑装饰设计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装饰设计中,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提出,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建筑对舒适空间环境的创设能力,避免由于发展目标的不明确,导致建筑装饰偏离原本的方向。将以人为本融入到建筑装饰设计中,进一步明确了人在建筑设计中的主导地位,以人的需求作为设计的出发点,才能够形成建筑设计的健康发展机制,为建筑装饰设计行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参考文献:
[1]高雪松. 建筑装饰设计中人性化理念的应用浅谈[J]. 数码世界, 2019, 000(011):104.
[2]邵畅. 人性化理念在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索[J]. 建筑与装饰, 2019, 000(008):53.
[3]袁子兵, 陈凌云. 建筑室内外环境的一体化设计分析[J]. 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 2020, 000(007):204.
[4]冉恩宇. 论室内空间设计中人的主体性和环境整体性[J]. 建材与装饰, 2019, No.567(06):67-68.
[5]刘兆民, 刘建, 刘二房. 室内生态景观设计与室内装饰设计的融合优势论述[J]. 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 2019, 000(021):4.
[6]王岚. 试论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传统手法的应用[J]. 建材发展导向, 2019(5):179-179.
[7]徐晨曦. 艺术设计中以人为本的设计文化理念浅谈[J]. 北方文学(下旬刊), 2019, 000(005):111.
[8]李萌萌. 浅谈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人性化处理[J]. 建筑与装饰, 2020, 000(002):P.29-29.
[9]杨崇生. 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性化措施初探[J]. 建筑与装饰, 2019, 000(001):7-7.
[10]刘国华. "有温度"的人性化室内空间设计研究[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0, No.212(08):116-117.
[11]明秀英. 浅谈人性化建筑设计的多角度分析[J]. 建筑·建材·装饰, 2019, 000(005):21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