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娜
黑龙江省力元智能化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摘要:近几年,智能建筑的数量和规模在不断扩大,为了提升智能建筑的环境和整体水平,要从电能、电气技术等方面维持空间-环境的平衡,从而创设更加合理的应用方案,发挥不同智能系统的应用优势,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工程;供配电系统;消防联动系统
本文分析了智能建筑供配电系统、火灾报警和消防联动系统、防雷系统的具体应用内容。在智能建筑电气应用工作中,为了保证应用模块和具体应用内容都能发挥时效性,要整合应用整体框架结构,确保各个系统相互独立且功能关联,从而形成统一的管控主体,为建筑安全提供保障,满足智能建筑电气应用的规范,为建筑行业智能化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智能建筑供配电系统应用
1.1短路电流
在智能建筑供配电系统应用方案中,要对短路电流予以重视,之所以会产生短路电流,是因为导体和地之间在没有经过负载阻抗的条件下出现了直接电气连接的现象,造成严重的电力系统故障问题。究其原因,线路绝缘老化、机械损伤、雷击、操作人员误操作等较为突出,不仅会造成短路电动效应,使得电压出现骤降的问题,严重影响整个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甚至会造成大范围的停电事故。为此,要利用标幺值法进行短路电流的计算,从而落实对应的处理控制方案。
1.2变压器选择
(1)要结合智能建筑的实际应用需求判定变压器的数量和容量,结合《JGJ/T16-92》的具体要求,对具有一定规模的工程项目应用对应的电力变压器,从而提升综合控制的效果。并且,变压器的数量和一次设备投资息息相关,因此,要从设备利用率、变压器数量以及型号、节能减排要求等多个方面落实具体工作,积极提高用户用电的整体质量。结合实际应用要求选择对应的变压器类型。目前,10kV以下配电网常见的变压器主要分为油浸式配电变压器、S11系配电变压器以及环氧树脂干式变压器等,不同的变压器具有其应用优势和不足。技术部门要结合实际应用要求选择对应的设备,本校区选择的是“D,yn11”联组模式,能在减少零序阻抗的额基础上,减少单相故障接地造成的不良影响。并且,在接用单相不平衡负荷参数是,能充分发挥变压器设备的应用优势。
1.3配电系统应用
1.3.1配电总体应用
本校区住宅楼整体结构以人工湖为核心,高层较多,这就使得负荷点的分布比较规律,因为是智能化高档建筑,因此,利用箱式变电站完成建筑变电处理工作。
(1)将建筑进行建筑单位布局和负荷容量的分块处理,匹配不同组态应用管理方案,将形式、楼层数一致的住宅分为一组,提高配电应用质量和应用效率,最大化优化综合应用效果。例如,家庭照明用电设置为三级负荷,消防动力负荷设置为一级负荷,结合不同的供电需求匹配不同的变压器。
(2)为了满足配电的应用标准和需求,要将箱变中心作为应用基础,采取就近原则实现配电处理,确保周围区域都能借助电缆放射式配电模式完成控制工作。最后,从各个建筑低压电缆的分支箱内,实现线缆到单元配电箱处理工作。
1.3.2低压配电接线应用
对于智能建筑电气应用工作而言,电气主接线是低压电气应用工作的根本,案例建筑选取的是单母线接线处理方式,确保电源和所有共线都利用同一段母线完成连接管理,能在提升可靠性的同时避免安全事故。但是会存在故障停电时间较长的问题。因此,建筑内超过九层的单一建筑采取了双电源供电的方式,不仅能维持一级负荷的安全用电,还能维持应用要求。
1.4继电保护应用
依据智能建筑实际要求对供配电系统予以一次系统的测量和保护,选取PDM-850E-T综合保护装置,利用三相定时限过流波保护和零序保护两种方式完成控制。
2智能建筑火灾报警和消防联动系统
2.1火灾监控应用
结合建筑的实际应用要求和规范,要在报警前端设备设置火灾探测器和手动报警按钮,以保证对应问题能得到有效解决。一般而言,探测器会设置在地下停车场和各个住宅楼,完善探测区域划分的基础上,要依据不同环境和标准配置不同的感烟探测器和感温探测器。另外,要在每层楼的逃生通道或者是电梯前室设置区域显示盘,从而及时进行火灾监控,要结合整个建筑的应用规范和应用要求布置水流指示器,配合对应导线敷设工作,就能大大提高综合火灾监控效果。
除此之外,要设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其最大的性能就在于能对电流引起的火灾予以实时性监督,利用脱扣控制、线路温升控制、配电箱温度监测以及电设备温升控制等对具体内容予以集中分析,按照设备分级和二级保护的应用要求完成监测位置的定位。
2.2消防通信和广播系统应用
(1)在建筑地下柴油发动机房、空调机房以及水泵机房等位置设置消防专用电话分机,利用消防控制室消防电话放射性布线的方式整合网络模式,提高布线的规范性,并借助穿钢管敷设方式和阻燃型电缆实现应用工作。(2)应急广播系统的设置,确保能及时播报警情,有序指挥人员安全撤离。本案例建筑设置的应急广播系统主要设置在楼梯间、室外广场、地下车库等位置,结合具体规范要求选择的是3W扩音器、距离控制在25m范围内。
3智能建筑防雷系统应用
3.1总体方案
依据建筑物防雷应用规范的具体内容,充分分析住宅楼建筑的建筑特点,设置直击雷防护等级为III级,并且匹配智能建筑电子信息处理的应用规范,建筑的电磁干扰防护水平为C级。结合住宅楼防护要求,要将直击雷作为关键的防护对象,借助避雷针、避雷网予以控制,并配合防电磁干扰标准实现综合系统处理,完善内部管理。
3.2外部防雷应用
(1)利用接闪器。设置在建筑物的顶部,能有效承接直击雷保护整个建筑物。比较常见的接闪器包括避雷针、避雷网等,因为建筑属于II级防雷建筑,因此,采取的是放射式避雷针和避雷带联动的混合接闪器,能有效减少电磁场辐射问题。并且,加装避雷带,在屋顶女儿墙位置利用F10热镀锌圆钢设置避雷带,基础尺寸在20m*20m以下。(2)应用引下线处理方式,除了设置混合接闪器,还要配合方法拉第笼完成防护处理,依据建筑物防雷应用规范的具体内容,在建筑物超过30m后,针对超出部分每三米位置就要设置压环结构,利用导线和防雷装置连接墙上的栏杆和金属门窗。
3.3内部防雷应用
在应用综合处理方式完成内部防雷处理工作中,最关键的就是要避免雷电波侵入,从而大大减少电磁脉冲产生的影响。一方面,在配电变压器设置避雷设备。对于整个智能建筑电气系统而言,配电变压器是基础设备,因此,要想提升防雷内控效果,就要对设备予以集中管理,利用防雷处理措施避免雷电过电压对变压器产生影响。另一方面,要安装浪涌保护器。一般我而言,在电网附近出现雷击问题后,雷电的电压会借助交流电源线路直接进入到建筑物的内部,这不仅仅会对建筑物内的电子电器设备产生影响,甚至会出现较强的电磁脉冲信号产生电磁干扰。为了保证弱电设备不会受到影响,要结合电子设备电源保护要求设置三级保护方案。首先,在变压器低压侧设置一级防护。其次,在电子设备的中端位置和中心管理主机的输电线路位置设置二级防护。最后,在终端设备的前端设置末级浪涌保护器。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智能建筑电气应用工作中,为了保证应用模块和具体应用内容都能发挥时效性,要整合应用整体框架结构,确保各个系统相互独立且功能关联,从而形成统一的管控主体,为建筑安全提供保障,满足智能建筑电气应用的规范,为建筑行业智能化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江红.住宅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分析[J].房地产导刊,2020(2):206.
[2]徐冉.住宅建筑电气智能化控制系统应用分析[J].装饰装修天地,2020(24):288.
[3]翁婉君.新时期住宅建筑中电气智能化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2019(36):259.
[4]朱硕.住宅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应用浅谈[J].中国房地产业,2019(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