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剑
杭州余杭交通建筑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00
摘要:目前,建筑工程容易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而出现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进行有效解决,就会为整个建筑工程建设埋下隐患,因此需要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管理控制,对其进行不断优化。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问题;对策
1房屋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人员方面的问题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人既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对象,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管理者的工作做得不到位,会影响人员管理效果,各种问题也会随之发生,由此导致建筑工程质量下降。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1)建筑工程正式施工前,通常都需要制定质量管理目标,但落实过程中存在较为典型的问题是质量标准要求偏低,导致施工未达到质量目标的要求,工程质量受到影响。如质量标准中要求房屋建筑工程的基础应选用强度等级在C35以上的混凝土,但施工人员作业时使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低于标准,而现场质量检查人员却未及时制止,导致基础质量不合格。(2)质保体系是建筑工程人员管理的重要依据,该体系不健全,会阻碍人员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质量管控人员的素质、能力以及态度,与人员管理效果密切相关,当发现施工人员未按规定要求操作引起质量问题时,必须要求整改,以消除质量问题,切不可置之不理,任留质量问题存在。
1.2机械方面的问题
建筑工程现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由此使得机械设备成为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施工质量管理的重点。其中大型机械除购置外,还有部分为租赁的方式获取,作为施工的关键生产力,其性能、运转状态等对质量具有一定的影响。机械设备质量管理方面存在如下问题:机械设备误操作,造成机械运转异常,使施工质量受到影响,且延误了工程进度;未对起重机械实行人机固定制度,其他人员操作时,因不够娴熟造成脱钩,使材料受损,且导致施工人员受伤;机械设备日常保养不到位,使性能下降,容易诱发质量问题。
1.3材料方面的问题
在建筑工程中,材料与质量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若是材料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则施工人员采用再好的技术、方法和措施,也难使工程质量达标。现阶段,建筑工程中的绝大部分材料一般都是业主指定,材料进场前需要进行严格的质检验收,确认合格后入库存放。材料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如下:采购人员未能把好质量关,出现以次充好的情况;材料进场前的质检工作形式化严重,部分质量不合格的材料进入现场,并被用于施工当中,使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下降;材料未按规定领用,造成浪费。
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优化策略
2.1?完善管理体系
陈旧落后的管理体系会严重制约建筑企业的发展,使企业失去活力,因此,应加大力度完善管理体系,企业可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组织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和专业的施工人员研究磋商,探讨出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管理体系,科学分配职责,保证从任务承接到工程竣工都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来规范各项工作的开展,保证各部门协同合作,顺利施工。其次,对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建立惩罚和奖励相结合的制度,以惩罚制度提升员工的自我约束力,以奖励制度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具体而言,就是根据责任大小制定不同奖惩制度,违反制度情节严重者可追究其刑事责任,起到约束和震慑作用,遵守制度方面表现优秀者,可给予一定物质和精神奖励,使其发挥带头表率作用。另外,应完善考核机制,将考核成绩记录至档案中,为后续竞争上岗、晋升提报提供参考依据。
2.2?加强材料管理
在材料管理方面,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其一,对材料采购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升其职业素养。其二,在采购材料时,要确保数量、规格、品牌与要求相符,务必在正规厂家采购。所采购的材料不仅应当保证质量达标,还要尽可能满足经济性原则,降低施工成本。其三,采购材料后做好检验工作,按照材料性能、规格、品种进行分类,不同材料存储于不同位置。对于材料存放应明确标识,保证场地安全,避免损害材料质量、性能。其四,详细记录存储及使用的材料信息,可应用信息技术实现科学管理。其五,发放材料时,管理人员需对领用手续进行全面检查,按照领用材料单据发放,做好材料分拣与核算工作。在设备管理方面,建立租赁、安装、验收、检测、检查、保养维修、使用、报废等管理制度,以正式文件的方式颁发至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保证内容具有可操作性。另外,建立设备台账,将设备管理记录、档案资料等信息完整填写,包含设备型号、名称、数量、维修记录等,实现规范化管理。同时,定期进行维修检验与保养,保证施工中的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2.3?实现安全施工
为了实现安全施工,管理人员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其一,制定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内容包括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安全施工细则、常见安全隐患归纳等,每月组织一次安全管理制度学习活动,要求全体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参加,提升所有人的安全意识,使其时刻保持警惕,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其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方面,无论管理人员还是操作人员均应当承担安全施工责任,日常工作中认真对待安全工作,避免产生“只有安全主任承担安全事项”的想法,对于各项环节动态管理,存在不安全问题则口头警告召开安全会议,及时纠正;每周组织人员开展安全会议,总结现场施工安全问题,寻找改善控制措施,并将其落实,达到预期效果;多投入一些资金购置安全设施,保证施工环境更加安全。其三,对于高风险施工作业,安排专业工程人员与安全管理人员调查评估作业环节的危害程度,制定预防措施,将安全操作流程告知施工人员,降低风险。其四,采购先进的、安全的施工材料,做好材料验收工作,构建安全施工奖惩制度,向员工分发相关安全施工手册,在施工现场显眼位置张贴安全注意事项。
2.4新型技术的应用
在我国范围内优化工程技术管理工作时,应用新型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保证工程技术整体质量提升的重点,可是在具体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中受到众多复杂因素的制约,使得一些问题存在,技术人员就需要与新型技术标准相符合,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同时对技术进行质量监督管理时,施工管理人员既要具备专业的技术、丰富的经验,施工作业也要具备一定的计划,进而使得施工工作得以安全有序的进行。其次,有关建筑原材料应用新型材料时,在应用技术进行施工之后同样需要进行相应的检验工作,使得其得以查漏补缺,确保施工技术与当前的标准现有符合,科学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与技术,另外加强工程技术管控工作时,应当应用相关的新型技术,如大型钢结构屋顶提升技术、逆向钢结构施工技术等,还应当通过多种类型的技术进行综合性的应用,使得建筑施工更加可靠监督,也能对技术的应用进行保障。
结束语:综上所述,管理是建筑工程重要的构成部分,对其进行优化与控制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开展工作时要对相关内容进行充分掌控,相关工作人员要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确保管理工作更加有效的控制与优化,确保其应用到施工工作中,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进而保障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张光涛.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探讨[J].居舍,2019(11):144.
[2]?徐荣.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9,38(2):61-63.
[3]?杨明.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难点及应对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9(30):125.
[4]?吴文建.施工企业项目管理能力评价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20.
[5]?夏恺.工程项目安全管理集约化发展探究[D].安徽建筑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