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秀静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0170
摘要:目前,交通强国理念要打造高质量的城市交通,迫切需要站在城镇交通发展问题的视角审视城镇交通现状和未来交通发展模式。本文结合交通强国新理念,从交通规划层面思考城镇交通发展模式及相应的实施路径,推动城镇交通“以人为本”的发展。
关键词:交通强国战略;小城镇交通;规划
1交通强国战略下小城镇交通规划的必要性
1)服务均等,人性化发展,实现从城镇到居民的更替。城镇交通规划的对象是交通,但编制的目的是居民,应更多关注居民的利益在城镇交通规划建设过程中的保障和实现。交通建设应改变城镇现状结果,加快城镇化进程,借助道路交通的发展力量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2)重视环保,实现从普通扩建到特色引导的转变。城镇交通规划要从建设层面的“普通扩建”中解脱出来,应当以城镇为主题、居民为重点,注重生态绿色理念,利用城镇当地的资源与人文风貌,凸显地方特色,打造绿色慢行空间。3)注重规划协调,实现从终极状态到以存量为主的发展。交通规划与村庄规划通常相似,为大批量生产,对“终级状态”即若干年后城镇、交通建设积累过量的过分关注,会导致道路交通发展缺乏长远指导,因此,交通规划应当以引导城镇发展为前提,促进交通方式转型,从保障各项基础设施的综合性思路出发,实现从“终级状态”到“存量为主”的发展。4)构建多元体系,实现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建立综合性交通。城镇交通应衔接县、市统筹发展,合理规划村镇体系,从针对单个城镇道路的规划逐渐转向综合性交通规划,以城镇道路规划为核心,建设多样性的公路、航空等运输方式,在一定区域内通过相邻关系密切的城镇形成交通网络,其在聚集和辐射功能上都具有较好效用。
2交通强国战略下的小城镇交通规划
2.1慢行交通激活小城镇特色
慢行交通在小城镇中占主导地位,由于小城镇道路网杂乱无章,且随着机动车的快速发展,小城镇的慢行交通系统将会呈现萎缩状态,出现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窘境。因此,要充分利用小城镇现有的路网格局与自然基底来打造小城镇的慢行交通系统,充分体现交通强国理念中“人性化”的发展,更好地实现居民的生活目标,尽可能满足居民生活的幸福感。慢行交通的发展不仅影响了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也关系到政策的实施制定。通过以自行车、步行等出行方式为基础,与小城镇内部的平房、低层建筑(如门廊、橱窗、座椅等)共同构成以慢行交通为主的街巷空间,打造有生活氛围的慢行交通。同时,增加城镇公共交通的发展,结合小城镇居民的意见,实现“最后一公里”的无缝衔接交通模式,重视居民作为慢行空间主要使用者的切身需求。使小城镇的慢行交通作为主角,即不再拓宽机动车道和快速路,增加步行专用道和自行车道,使道路空间得到优化分配。同时,促进小城镇自行车系统的有效发展,提出“公共交通+自行车”的模式,赋予其运动健身、休闲游憩、家庭游乐、文化活动、公共活动、滨水休闲等功能。依托小城镇的独特资源建立休闲网络系统,以绿地、河道、建筑景观、绿化带等作为慢行休闲线路,与机动车分离,为小城镇居民提供悠闲舒适的行走空间。同时,针对小城镇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以特色公园、文化活动等结合慢行交通,打造公共活力廊道,构建独特的小城镇旅游交通体系,引导居民通过慢行路径进行文化、休闲等多种功能的互动,为居民留下深刻的印象与体验,并通过慢行网络为小城镇打下绿色基底,唤活小城镇。
2.2城镇交通规划与空间相适应
交通与空间的协同发展是交通强国的关键,在机动性的社会发展中,交通对空间组织运行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在空间规划的总体战略中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一项关键性指标,交通基础设施是点—线—面三者之间功能衔接的重要通道,是各镇—县—市经济活动和相互联系的纽带,因此,交通基础设施不仅是空间发展的脉络,也体现了交通规划对国土空间规划的支撑与保障作用。我国建设了大量服务于快速交通的交通基础设施,在新时期的背景下,统筹发展存量基础设施的改造是交通规划与空间相适应的重点之一。通过进行路网的重新分配,利用城镇周边道路分流部分交通量,以适应不同城镇的空间需求,发挥交通设施系统的开发、改善作用,以推动不同类型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不同类型的小城镇可针对各自特点,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制定合理的道路分流线路;交通设施的改善会促进多种交通方式的均衡发展。随着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发展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TOD模式。同时,建设发展自行车高速路,可以哥本哈根167km的自行车高速路为参考,这些基础设施的均衡发展能起到缓解交通拥堵目的,也会提升小城镇与县城和市区的交通通达性,促进不同地区居民的高效流动,增加区域交通网络的辐射能力;交通设施影响城镇化空间形态和区域格局。小城镇交通设施与城镇的发展在空间上存在相互吸引的关系,小城镇可发挥自身的经济效应,以交通设施为点将周边小城镇串联起来,发挥更大的经济效应,形成多中心的网络化发展模式,不仅能够带动小城镇自身经济发展,也能改变小城镇的空间形态。
2.3交通规划引领城镇发展
城镇交通规划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组成部分,也需要呈现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上。按照“多规合一”的要求,下级规划要服从上级规划、相关专项规划要遵循总体规划。城镇交通规划是小城镇交通战略发展的载体,通过交通政策规划未来小城镇交通发展的目标。目前城镇道路普遍存在“重建设、轻规划”现象,制约了城镇发展的进程。有必要从法规标准、各项专项规划、思维方式等方面将城镇交通规划进行创新。目前,小城镇交通规划各项指标是根据《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T151328-2018)》《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标准》等进行参照设计,其中缺少对城镇交通设计(自行车道的宽度、步行道的宽度、车速、摩托车等候区等)的明确要求,应结合各类小城镇的特点考虑居民出行需求,以高效、安全的目标,运用“多规合一”的思维方式,对城镇地区的发展起到辐射带动作用。改变以往的传统交通规划方式,更多地关注城镇交通的详细规划落地性。因此,以促进“慢行交通+公共交通”规划模式为目标,建立符合城镇建设的规范标准,逐级完成交通强国发展目标,使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主要集中发展村—镇—县市的公共交通规划,明确公共交通的公共政策属性,在规划、建设上全面实施公交优先,坚持全衔接、全畅达的原则;明确区分主干道、干道、支路,将慢行交通理念融入到小城镇交通规划中,使交通功能扩展到服务城镇居民的生活,同时,充分考虑老年人、儿童、残障人士等交通弱势群体;以信息科技创新为重点,交通规划与信息化相结合,发展定制公交、网约车、共享单车等新技术,积极推广快速换乘,构建城镇交通大数据库,促进各种交通方式共享。
3结语
面对交通强国对综合交通提出的新要求,本文主要针对小城镇交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发展慢行交通激发小城镇特点、因镇制宜、深化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统筹规划交通运输通道、加强规划落地、科技创新引领等方面进行思考,重在促进小城镇与县市的协调发展,以城镇交通规划新模式、新理念、新方法打造更具活力和宜居的小城镇。在未来的城镇交通规划研究中,可进一步拓展智慧交通与大数据相结合的应用,城镇交通规划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黎美丽,俞斌,刘丰军.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小城镇交通发展对策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8,14(2):315-318.
[2]孔令斌.新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城市交通规划[J].城市交通,2019,17(4):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