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海浩1 俞恒超 2
1身份证号码;33010519771123****
2身份证号码;33068219920109****
摘要: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已成为热门话题。摘要:针对城市道路养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市道路养护市场化运作模式,并从类型、步骤、重点、机制等方面探讨了城市道路养护市场化运作模式,以保证城市道路建设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市场化;运作模式
引言
城市道路是城市发展的生命线。过去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属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工作全部由国有企业完成,市场化程度极低。然而,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和人们对城市基础设施需求的不断增加,原有的城市道路养护管理模式暴露出滞后性,无法应对复杂的城市路网状况,道路养护成本极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市场化、高效的城市道路养护运营管理模式,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公共服务,降低道路设施的使用成本,延长道路设施的使用寿命。
1城市道路养护市场化运行模式的特点
城市道路养护新模式,即养护市场化运行模式,其核心是“管养分离”,即
政府或业主通过承包合同与养护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双方是相对独立的主体。市场化管理可以实现道路养护管理的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和机械化,在调动人员积极性、减少机械设备支出、降低养护成本、提高养护质量等方面具有诸多优势。总之,城市道路养护市场化运行模式与传统模式在以下方面体现了不同之处:
①在人员和设备方面:
在传统的道路养护管理模式下,政府需要设置专门的道路管理部门,而道路管理部门再下设养护机构,养护机构需要配备专门的养护操作人员和养护机械设备,负责道路的日常维修保养。在养护人员培养和机械设备购置等方面需要花费大量资源。
而市场化运行管理模式下,政府将道路日常养护修理工程对外承包、将道路大修、兴建、改建和扩建等工程公开招投标,让专业的养护企业提供养护操作人员和养护机械设备完成养护工作,可以精简政府机构和人员、减少养护机械设备的购置、节省养护管理成本。
②在效率与积极性方面:
在传统的道路养护管理模式下,政府下设的道路管理部门提供道路养护服务, 属于体制内的铁饭碗,不利于养护人员提高养护效率和养护质量,也不利于调动 社会资本方参与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积极性。
而市场化运行管理模式下,引入了市场化自由竞争,能充分调动养护企业和养护人员参与养护管理的积极性,促进养护企业不断革新养护技术,提高养护效率和养护质量,为公众提供具有竞争力的道路养护服务体验。
③在效益方面:
在传统的道路养护管理模式下,政府下设的道路管理部门要兼顾不同道路的养护管理,养护管理工作常有管理不到位的现象,而且养护设备成本大,如果每处道路都配备养护设备会造成资金紧缺,但将养护设备进行周转使用又可能导致某些道路的养护质量无法保证,在养护效益的提升方面存在诸多难题。
而市场化运行管理模式下,引入了市场化、专业化和机械化的养护管理形式, 充分调动了全社会的资源,能获得不断革新、不断完善的养护服务体验,极大降低养护成本,促进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
④在风险方面:
在传统的道路养护管理模式下,采用的是“管养一体”的形式,政府全盘把控养护人员、设备和养护质量,有利于信息的及时传达,道路养护质量更可控。
而市场化运行管理模式下,政府与养护企业是独立的主体,通过合同建立合作关系,在道路养护质量上不具有主导权,且受到合同期限和合同条款的制约, 不利于及时采取更合理有效的措施应对突发状况。
综上所述,通过两种模式的对比,可以发现市场化管理模式虽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在提高养护效率、养护质量、调动人员积极性、降低政府养护人员和设备的投入、提高养护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在风险管理上,政府可通过对风险进行合理分配,和养护企业签订科学、严谨的养护管理承包合同进行有效的规避。总的来看,道路养护管理市场化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的,能充分调动市场自由竞争的积极性,是道路养护管理的必然选择。
2城市道路养护管理问题
2.1维修市场竞争低,缺乏市场参与
我国道路管养分离后,大部分分离的养护企业进行城市道路养护管理,部分普通小型养护企业难以参与竞争,导致养护市场发展缓慢,公平竞争环境较少,不利于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市场服务质量的提高。
2.2维修资金有缺口
目前,城市道路养护管理暴露出“加强建设,弱化管理”的突出问题,对城市道路后期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财政投入支持明显不足。养护资金没有落实,导致养护公司价格远低于招标定额价格,严重影响城市道路养护管理质量。
2.3落后的维修管理机制
以往的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大多由企业承担。但是,企业的管理机制相对僵化,缺乏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维护成本不足。新设施设备质量不达标,导致维修企业发展缓慢。此外,对道路后期养护缺乏重视,养护执法弱化,对道路养护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暴露出养护管理机制落后、效率低下的问题。
2.4维护管理的科技含量不高
现有的城市道路养护管理缺乏统一的养护标准,可操作性差。同时,道路养护的机械化和信息化养护明显缺乏,从国外引进的设备或预养护技术缺乏与实践相配套的研究和应用,导致养护管理的科技含量低,难以实现全养护管理的高水平效率[1]。
2.5缺乏维护和管理人员
固定道路养护企业目前习惯于舒适安逸的工作,态度敷衍了事,缺乏竞争意识和能力,导致单位养护管理成本较高。此外,缺乏人才发现和培养,缺乏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导致维修管理单位人员结构不合理。
3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市场化运作模式分析
3.1组建城市道路养护市场管理组织
建立市场化的道路养护管理机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政府。科学划分道路区域,通过招标方式委托道路设施承包。(2)大众。规范自己的言行,避免对道路的破坏和污染,通过市长热线、城建热线等社会监督媒体反馈道路设施维护的评价和投诉。(3)第三方服务组织。主要做好养护招投标管理、养护质量监督和信息管理、路况科学评价等工作。(4)维修组。维护管理可以用项目管理部的架构进行,人员设备可以通过人才市场和设备租赁市场租赁,资源可以合理配置。(5)劳动力市场。实现对原有维修劳务市场人员的统一分类,全部纳入劳务市场,实现统一管理和调配,提高人员的流动性和技术含量。(6)设备租赁市场。政府原有的国有设备实行统一管理。设备制造商和代理商也可以进入市场寻找商机。(7)技术市场。开展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推广、验证和应用。
3.2城市道路养护市场化管理流程的构建
3.3.1准备工作
开展道路养护项目,项目批准后申请专项资金,并对养护项目进行招标代理、勘察、设计、监理和审计。
3.3.2维护项目管理
对城市道路养护实行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造价审核制,通过养护小组自检、社会监督、城市质量监督站对养护工程质量进行现场监督,并由监理单位通过旁站、巡查、平行检查等方式开展质量监督。从养护工程进度管理的角度来看,城市道路应及时养护,包括路面养护、排水管网养护、桥梁养护等。,并应进行城市道路养护检查进行跟踪和反馈。
3.3.3竣工验收和管理
城市道路养护工程应当竣工验收,出具竣工验收报告,移交道路管理职能部门,并进行道路养护结算审核。
通过对城市道路养护市场化管理的比较,发现市场化管理后道路养护效率大幅提高,如:道路设施完好率提高14.45%,道路设施零星维修平均时间缩短26.31%,大面积积水点减少70%,发现道路设施损坏时间缩短50%,养护成本降低27.88%,市民投诉数量减少57.88%。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养护引入市场化运营管理模式后,引入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奖惩机制,可以大大提高城市道路养护效率,降低城市道路养护成本,提高道路养护质量,更好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管养分离的市场化运营。在建立道路养护组织的前提下,按照市场化的流程进行道路养护管理等具体工作,极大地推动了城市道路养护管理的飞跃。
参考文献
[1]盐城市道路养护市场化管理模式研究[D].孔凡为.湖北工业大学
2017.
[2]深化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研究[D].张小宝.厦门大学2017.
作者简介:杨科(1992.11-),男,汉族,江苏南京人,专科,助理工程师,目前从事市政养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