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1/8/6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10期4月   作者: 封磊
[导读]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提升的同时,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也在不
       封磊
       安徽省路桥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提升的同时,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增加。近几年来,我国对于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投入的资金数量不断增加,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规模及数量逐步增加,给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以及水体流域带来了负面影响。鉴于此,该文对水利工程项目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探究,推动我国生态护坡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
       1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简述
       对于一个城市的建设而言,水利工程是造福于民的民生工程,要通过合理规划,提升水利工程功能性,给人们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对于城市和农村建设中存在河道的水利项目,要重视生态河道护坡的应用。河道生态护坡是在满足护坡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用自然的护坡方式来使得河道护坡与周围的环境融于一体,可以起到观赏的作用。当前我国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河道生态护坡技术应用较为广泛,常见的河道护坡类型有植被铺设型护坡、植物固土型护坡、土工材料的生态护坡、网格型生态护坡及土工材料与草皮相结合的生态护坡。对于这些河道护坡的合理应用,需要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结合河道周边的环境进行深入的分析,选择最合适的护坡方案。当前我国的河道护坡设计理念和施工技术还有待提升,在实际的工作中要结合河道护坡的特点合理优化,保证其施工效果,进一步推广生态河道护坡在水利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2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具体功能
       2.1防洪抗旱
       目前,生态护坡已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其施工技术也日趋完善。相比传统护坡来说,河道生态护坡具体功能更为丰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防洪抗旱。生态护坡技术不仅能根据水域特点调整河道内水流情况,同时还能通过植被抵御洪水侵蚀,保证周边生态环境的安全。若当地气温较高,护坡植被还可释放水分到河道内,缓解河流干旱情况。
       2.2保持景观效果
       传统河道护坡的施工材料多以混凝土,装砌石为主,可生存植被相对较少,而植被的减少也导致原有生态景观被破坏。但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的运用却可以解决该问题。在生态护坡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将原生态植被作为主要施工材料,科学安排了林木花草等植物的间距及种类,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提升景观效果。而原生态植被护坡技术的应用进一步修复了河道水域,提高了环境景观美化效果。
       2.3保护生态系统
       水利工程传统护坡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原有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导致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乱。但生态护坡技术施工却有效规避了此类问题,现有的生态护坡建设均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生态护坡施工时,施工人员将充分考虑到施工当地的实际情况,针对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基本气候以及植被生长状况,科学合理的选择植被种类,在达到护坡效果的同时,进一步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3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要点分析
       3.1自然原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要点
       在自然原型河道护坡施工过程中,首先需保证河道安全,并根据河道护坡施工的基本要求,充分应用能够适应河道生长的水生植物,优化施工设计结构。河道原有水生植物的应用有助于净化河道内污染物,增强河道净化能力。在选择植物品种时,可从植物环境适应性及净化功能方面出发,优先选择适应河道环境,净化功能较强的植物。这样不仅能美化河道,还能增强生态环境的平衡性。其次,以自然原型河道为基础的生态护坡施工技术还能有效稳固堤岸。为进一步实现该技术对堤岸的稳固作用,施工人员在选择植物过程中,需尽量混搭配置乔木灌木,并对不同种类的植物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和设置,充分发挥不同植物的生长优势,增强堤岸稳固效果。同时,还需充分考虑植物的根系生长情况,根系较庞大的植物能充分降低水土流失概率,减少洪水侵蚀。


       3.2植物固土型生态护坡施工要点
       为避免生态环境被破坏,在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须充分发挥植物固土型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的重要作用。该技术的原理便是利用植物根系的庞大力量提升土壤稳定性,减少水土流失的概率。该技术还能改善河道边坡土壤状态,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而在植物固土型生态护坡施工中,植物的选择也至关重要。选择植物时,首先需充分考虑施工当地的具体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并在此基础上合理选择根系较发达的原生植物。其次,还需详细分析不同种类植被是否适合在该区域内种植,根据不同植被的种植生长条件判断不同方案的可行性。此外,还应合理考量种植植物的成本投入,后期维护情况,与附近景观的搭配程度以及整体美观度情况等内容,在保证植物抵抗性的同时增加其多样性,丰富景观效果。最后,在植物固土型生态护坡建设过程中,可在边坡上放置生态箱或生态带,并种植相关植被,促进工程施工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3.3生态混凝土护坡施工要点
       在水利工程生态护坡施工中,多孔混凝土的应用十分广泛。为满足生态护坡的基本需求,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可在拌制多孔混凝土过程中,添加相关骨料和添加剂。施工时,可在空隙部位添加保水剂,在利用周围植被和河流水分的基础上,对岩石和土壤进行有效连接。此类护坡结构抗洪作用显著,生态混凝土技术的应用也能充分减少水土流失的概率。同时,施工单位还可在护坡上种植相关植被树木,进一步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河道状况,保护环境。目前,生态砖也已在河道护坡建设施工中得到充分应用,砖砌施工技术不仅能增强生态护坡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也能提高施工材料与周围环境的匹配性,展现生态特色,提升当地景观及生态护坡效果,有效规避水土流失问题。
       3.4网格型生态护坡施工要点
       基于常用的混凝土护坡和碎石护坡,网格型生态护坡是在这二者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通过网格型的结构可以降低施工成本,同时网格型的空间内可以种植草坪和其他植物,这样可以提升河道护坡的功能性。在具体的施工中,需要注意的是控制好网格的施工质量和整体布局,在保证其施工质量的同时提升其外观美。
       3.5因地制宜,加强多元化生态护坡建设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数量与日俱增,但不同区域的气候及地理条件却千差万别。在此基础上,不同地区在选择河道生态护坡形式时,应结合当地具体的水土流失情况及水文地质条件,综合选择最佳方案。在确定生态护坡形式时,需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在分析当地生态系统实际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当地生态护坡施工结构。同时,施工单位需对施工区域进行全面考察,进一步分析当地水土流失的实际状态,并针对水土流失的可能性制定相关修复办法。最后,还需充分掌握当地土壤情况及植被生长特点,合理选择植被种类,制定科学搭配方案,在保证护坡效果的同时,维护当地植被多样性,加强多元化生态护坡建设,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河道工程项目中进行护坡施工时,要响应当前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合理地应用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在保证护坡功能性的同时提升河道项目的生态性。在具体的应用中,要结合河道生态护坡的特点,合理地优化设计方案,结合当前实际应用中存在的设计问题和施工问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优化。深入了解生态河道护坡的施工要点,在施工中加以控制,保证施工质量,提升施工效果,使得河道护坡与周围的整体环境相协调,满足了护坡的功能性,又能积极响应生态建设理念,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夏晓庆,陈莉,周营.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22):161-162.
[2]顾晓铭.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4):80-81.
[3]孙运前,张西银,赵振武.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的运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2):114-115.
[4]李波.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要点[J].智能城市,2020,6(10):241-242.
[5]龚波.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研究[J].四川水泥,2020(05):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