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预控

发表时间:2021/8/6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40卷3期   作者:陈昌龙
[导读] 保证岩土工程的顺利开展,从而使得岩土工程的价值能够在实际中得以完整凸显。

        陈昌龙
        身份证号码:23210119770302****

        摘要:在当前时代下,在岩土工程中出现地质灾害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为了降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所带来的恶劣后果和严重的损失,要结合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相关部门要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保证岩土工程的顺利开展,从而使得岩土工程的价值能够在实际中得以完整凸显。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预控措施
        1导言
        岩土工程是与地质灾害防治一起构成的地质工程学,岩土工程所描述的地质特点更加准确、直观,其本质就是对各种岩土进行加固或者是开挖,地质灾害的防治则主要是针对可能会出现的灾害进行预测和防治,以降低对环境及生态产生的破坏。
        2岩土工程中地质灾害的主要特点和影响
        岩土工程中比较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其在西南以及西北地区比较常见。根据岩土工程中地质灾害出现的原因,可以将灾害分为自然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和人为因素引起的灾害。前面一种地质灾害没有受到人为活动的干扰与影响,后一种地质灾害则主要是由人为干预所引发的,结合当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发生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人为因素所引发的地质灾害可谓是越来越严重,之所以如此,与人们长时间的不合理活动存在有一定的观念性,如滥砍滥伐树木,过渡开发煤炭以及石油等资源,其都会加剧地质在哈的出现频率。
        当前,常见的几种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泥石流以及地面变形。滑坡主要是因为斜坡作用失衡所引发的,导致滑坡出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雨水冲击、地表水冲刷、河流的外在力等,滑坡的出现与水的联系极为密切。泥石流则是在降水之后导致山体平衡被破坏,在此基础之下洪流形成,泥石流的危害往往大于山体滑坡,如其可能会对河流下游的村庄带来极为严重的破坏。
        3造成地质灾害的因素
        第一,地形地貌因素:地形地貌因素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影响比较大,通过有关专家的数据表面,地形地貌因素造成灾害发生的可能概率高达30%[6]。因为我国的地质环境非常复杂,而且存在的地质环境类型较多,具有多样化,在进行岩土工程时,不管是设计阶段还是施工阶段,都需要综合考虑地形地貌,看其是否满足施工标准,只有满足要求之后,才能进行施工,不会就会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第二,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属于一种潜在因素,一般情况下没有外力的推动作用不会直接造成地质灾害的发生,但是自然因素造成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不可估算性,所以并不能忽视该因素的存在。另外,全球天气情况越发的不稳定,天气会造成泥石流的发生,所以其属于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因此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不容小觑。第三,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也比较大,能够推动灾害的发生,但是该人为因素属于可控因素。人为因素主要包含过度开采地下水和过度开矿等,由于过度开采就会导致自然环境和地貌发生变化,使之受到损害,造成承受能力较差,由于岩石具有一定压力,所以就会打破岩石的原有状态,从而造成地质灾害的发生。研究表明,在自然条件下,如果地质灾害没有受到任何因素的推动和影响,地质灾害是能少发生的。所以地质灾害的发生,绝大部分是因为人为因素造成的,因为人为因素推动了地质灾害的发生,并且人为因素也是直接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直接因素。
        4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预控措施分析
        4.1加大对岩土工程设计工作的重视
        在正式开展岩土工程项目施工时,需要有专门人员根据施工现场来设计具体方案,因此,设计人员必须要能够具备足够高的能力,通过查阅书籍以及相关文献来开展设计工作,同时还应当考虑到一些常出现的地质灾害因素,进而能够从根本上找出矿山领域发生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为后续预防工作的进行提供帮助。设计人员应当加大对地质灾害地区的研究力度,根据不同状况设计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并且应当严格按照所制定的设计方案开展施工,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能够明确控制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策略,根据灾害形式的不同来制定质量管控策略。

最后,在根据施工人员在设定工作计划时应加大对工作的检查力度,确保所开采的工作量不会对矿山自身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同时还应把控好爆破处炸药的用量,进而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
        4.2采取多样化的防治手段
        从整体上看我国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甚至在一些特殊时间内多个地质灾害是同时发生的,因此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现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减少地质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和影响,相关工作人员在对地质灾害进行防治时,要运用多样化的防治手段,将多个防治措施进行相互的融合,从而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进行有效的防治以及预防。例如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将工程技术和生物技术进行相互融合,结合地质勘查的结果来确定防治技术的类型,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更加科学和规范性地进行地质的勘察,严谨的按照相关的管理标准来开展日常的工作,对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进行有效的估算以及评估,从而为后续防治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4.3生物措施
        生物措施是一种周期性比较长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这种措施主要是借助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方式实现的。通过在地质灾害高发的区域,植树造林丰富生物的种类与繁密度,进而提高环境的稳定性,这样也可以有效的降低该区域地质灾害的发生率。同时,生物措施防治地质灾害,除了能够有效的防治地质灾害外,而可以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其可以改善小区域内的自然气候环境,而且在造林过程中也可以选择一些经济价值和观赏性比较高的植物,在林木成长到一定阶段之后,实现经济价值。当然,这种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的实施周期比较长,部分岩土工程可能尚未等到生物措施成功实现就已经遭到了比较严重的破坏,因此,在应用生物措施对地质灾害进行防治时,还需要结合具体的环境以及工程情况量力而行,争取在保护工程的同时,改善自然环境。
        4.4强新技术的运用
        随着我国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使岩土工程地质灾害能够得到有效的预防和解决,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新技术的运用,例如引进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专业性的检测,从多个层面入手对地质灾害的类型和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及研究。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当前先进的移动遥感技术来对监测数据进行采集,再通过移动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传输,这样就可以通过卫星所传回的监测数据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并且建立模型,对地质灾害的状态以及发展趋势进行精准性地判断,在后续工作的过程中要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达到防控地质灾害的效果。
        4.5采取动态监测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一旦发生,其后果将会十分严重。通过使用预控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动态监测就是对某些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方实行动态监测,通过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动态监测能够及时观测当降雨量、水文等地质条件,当检测到某些指标超过规定范围,于是就会发出预警信息。在还没有发生地质灾害之前,将附近居民进行转移,从而可以降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使用动态监测方式进行预控,可以在一定程度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但是该方式并不能对所有地质灾害进行监控,其主要应用于灾害频发的位置。所以还需要结合使用其他的预控措施,从而提高灾害防控的效果。
        结束语
        总之,岩土工程是建筑领域中比较常见的项目工程之一,在对岩土工程进行施工时,要仔细对工程现场环境进行勘察,充分的了解地形信息,针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以降低地质灾害对工程的影响,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农又瑜.分析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预控[J].低碳世界,2019,9(01):64-65.
        [2]雷俊岩.浅谈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预控措施[J].科学技术创新,2019(11):10-11.
        [3]徐念望.浅析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成因及防治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14):237-238.
        [4]王余庆.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技术探析[J].安徽建筑,2019,26(05):157-1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   建...
•   ...
•   ...
•   市政...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