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阳 杜永超
身份证号码:61252219861211****
身份证号码:61043119890523****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国机电安装是建筑工程中的关键环节,对于后续建筑的使用功能会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各要点的控制,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的运用,可以使管线布局和走向更加合理,防止对其他工程建设造成影响,保障人们的用电安全,充分发挥机电设备的性能优势。
关键词: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管线综合布置技术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建筑应具备多样化的功能,但是建筑功能的具备还需要安装大量的管线作支撑;由于受到建筑结构等因素的限制,在有限的空间内还无法实现多类型管线的随意布置,以此也就影响了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活动的顺利展开;因此,施工管理人员就应提前做好方案的设计和优化工作,确保能够实现对多类型管线的合理布置,避免出现工程返工现象,确保能够节约工程施工成本,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1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中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的重要性
管线综合布置技术是根据相关的管线施工图纸进行现场的管线定位和管线的合理铺设,在正式施工前一般都会进行模拟布置,促进各个管线的位置合理化,避免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冲突,尽量缩减管线施工中因位置原因造成的管线拆除或施工更改,管线综合布置技术是一项控制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整体成本和施工质量的关键性技术,对整个建筑工程各方面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高层建筑工程中的给排水工程、强弱电管线工程等的施工时,都应该进行提前的预测施工,找到准确的管线布置的位置,以便在实际的施工中能够有效节省时间,促进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整体质量的提升。此外还有外观不和谐、管线布置空间不合理、维修空间预留较小等各种问题,都会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及成本问题,严重影响整个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2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的应用
2.1做好准备工作
管线综合布置的内容较多,因此需要全面做好准备工作,明确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并制订针对性的控制方案,降低机电安装的风险。应加强对施工现场情况的全面勘察,获取场地信息、建筑结构特点、设备与管线分布情况等;明确图纸标高要求,对现场管线的位置加以确定,防止吊架位置和管线型号、尺寸等出现较大的偏差。在信息化时代下,单纯依靠人工的方式难以获得全面而精确的信息,因此在准备工作中可以运用先进技术,实现对施工组织方案的优化。BIM技术能够在输入相关参数后进行基础建模,针对施工要求及标准实施碰撞检测,发现在管线综合布置中存在的交叉问题,从而对其进行可视化调整和优化,加快施工进度的同时,防止意外状况的发生。
2.2进行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的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的合理规划
在进行管线综合布置技术实施之前,应该进行合理的施工规划,促进管线实际施工和布置过程的科学性。在进行管线综合布置规划的时候,应该根据整个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信息模型进行合理设计,综合考虑各种在管线布置过程中需要用到的设备和管线配件,充分了解各个管线接口部位的冲突问题,并在设计中有效规避这些问题,在管线综合布置的规划完成后,应该与施工现场进行多次核对,确保管线规划设计方案能够高效实施。
2.3完善施工管理体系
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管线施工时,应该完善施工管理体系,协调控制整个工程施工,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动态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每个管理工作人员应该明确自身的职责,严格地按照相关规定和施工流程进行管理工作的开展,认真监督施工现场的每个施工人员,并注意对施工人员灌输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确保施工人员在工作时能够实时保持警惕,对于施工中危险的地方应该设置标准,降低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对于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来说,积极地进行上报并挽回经济损失,施工单位应该对此进行奖励,从而激发人们能够主动发现施工隐患的积极性。另外,施工单位应该积极地投身于施工现场,合理的协调好每个施工部分以及其所需专业,同时要求各专业之间应该积极地进行沟通,共同分享经验,发现施工中的不足之处,从而保证管线施工能够高效地完成,保障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管线施工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
2.4强化协调控制
对于管线安装工作提前做好统筹规划内容,涉及部门与施工部门积极合作,以保证信息的有效流转。通过共同观察、全面协商后决定机电设备安装位置及各环节所应用的布线技术。重视管理机制的合理应用,通过健全且完善的协调机制,提升各级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以共同监督、共同进步的方式,提升建筑施工进度及质量。在管线综合布设技术应用过程中应当保持全过程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通过对用户需求的综合性考虑,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前提下,优先考虑机电设备安装效果及质量,通过对现有作业环境的即时优化。采用现代化安装技术规划不同管线及设备,重视施工现场用具管理工作加强施工作业化流程。现场人员依据管理体系中所规定的规章制度完善施工现场,不仅能够保证施工作业人员操作的规范性,进而体现施工现场管理机制的统筹协调作用。
2.5运用综合平衡技术
综合平衡技术是管线综合布置中的核心技术,旨在通过多种管线的有效协调达到平衡的目的,在明确安装顺序的基础上,保障管线的良好运行状态。在设置第一级管线时,应该在排水管上方设置弱电管、电气管、弱电槽和电气槽等,排水管的排水性能会受到坡度的影响,因此应该合理控制坡度误差。通过隔离技术的运用,降低对弱电线缆和电气线缆的干扰。在设置第二级管线时,在最高层安装具有较大半径的特殊管线,准确标记机电设备的位置信息,同时考虑到对其他工程的影响,管线平行设置中需要错开上下接口。在第三级管线的布置中,要防止支管的冲突问题,减少缠绕和弯曲现象,采用直线形式。根据管线的检查维护需求确定合理的位置,为后续工作提供便捷。从管线的功能角度进行分析,在采用综合平衡技术时应该考虑到坡度和消防需求,增强建筑的整体安全性。工作人员应该最先开展上层管线的安装布置,为大型设施的应用奠定基础,确保设施位置的准确性,完成相应管线的连接。运用综合管线平衡技术,能够实现对工期的有效控制,防止受到交叉现象和连接不正确等问题的影响,为建筑企业创造良好的效益。
2.6深化工程设计
首先应当依据建设施工图纸对其进行深化设计,其目的在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机电安装配置中的实际任务,以提高装配任务的有效性,进而提升安装工程质量。对各级管线的标高及安装位置等实际内容进行详细规划与布置,避免在安装过程中出现管线重叠、交叉等情况。通过对配套管线及线路的优先处理,提升现有空间,为后续工作提供有利条件。管线的集中分布使得建筑内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重点关注实际作用,通过对内层的合理布置实现线路集中分布。深化工程设计的目的还能够保证技术楼层及各级楼层之间管线的清晰、明确,避免因质量缺陷而影响整体工程建设成果。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我国建筑行业出现了很多不同种类的建筑机电设备,为我国的建筑行业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但是,却导致管线综合布置的难度变得更大,相关的要求也变得更加严格。所以说,相关的人员应该加强对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的优化,并在传统的技术上进行创新,对于施工中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应该及时的反馈,提高管线综合布置技术水平,保证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罗松.建筑机电工程中安装施工管理策略探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3):132-133.
[2]李达.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的应用[J].工程机械与维修,2020(2):94-95.
[3]李志刚.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25):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