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控制系统功能探究

发表时间:2021/8/6   来源:《中国电业》2021年第9期   作者:王艺达
[导读] 电气自动化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行业领域整体的自动化水平,大大节省企业的成本,提高设备可靠性,因此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王艺达
        长春工业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00
        摘要:电气自动化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行业领域整体的自动化水平,大大节省企业的成本,提高设备可靠性,因此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功能;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能促进电气领域自动化水平和运行管理效率的全面提升。随着时代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将为企业和整个社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一、电气自动系统的具体功能
        1.保护功能。电气设备不同于其他的生产设备,由于电流或电压等不是完全稳定的,有时会超负荷运行,有时又会低于规定的最低限度,因此在运行过程中电气设备会时常发生无法预知的故障,由于人员安排和工作量等多方面的因素,就要求电气自动系统的设计能够满足对于出现的故障进行检测,同时系统能及时作出应对措施,对设备和线路的安全进行保护,确保整个电气系统的安全运转与工作。
        2.自动控制功能。所谓的电气自动控制系统,主要强调的就是自动控制技术。它所要做到的就是当整个运转平台出现故障时,系统不仅要对故障做出检测和警报提醒,还要对故障进行紧急应对,最常见的就是切断电源,保证整个自动系统以及工作设备的安全。这就是电气自动系统与传统人工管理之间的差别,人工管理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容易产生漏洞,对故障的判断存在一定得误差同时人工排除故障不仅效率慢,而且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发明自动控制技术就是为了替代传统的人工,保证设备和人员的安全,提高生产效率。
        3.测量功能。电气自动控制系统配备的测量功能,就是对设备运行期间的各项指标数据进行检测例如电压、功率、时间等等,传统的人工检测无法到达实时的检测效果,存在一定的误差和延时,同自动控制系统相比缺少效率与精准度,相比较而言,系统的测量功能更加便捷,方便人员对设备运行的检测,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节约人力资源和提高生产效率,这也是今后电气行业的发展趋势。
        4.监测控制功能。当前电气自动控制系统均已对该项功能进行了配备,目的就是为了对生产进行更好地监管。由于电是一种不稳定的能源,虽然存在一定得危险性,但是对于生产来说却是息息相关的。由于人无法直接观察到电流的运动,利用人工进行监测会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和不确定因素,这就需要自动系统中的监测功能。当系统在工作期间发现异常时,就会发出警报,提醒现场作业的工作人员及时撤离,确保工人的生命安全。电气自动系统的监控方式种类较多,一般可以分为集中监控方式、现场总线监控方式和远程监控方式二由于工作地区和方式存在一定的区别,因此对于监控的选择就要做到因地制宜。
        二、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创新
        1.计算机监控系统。目前我国的工厂监控系统大部分都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不仅可以同时监控各种大型设备的运行状况,还可以监控技术员的操作情况,避免违规操作。将计算机监控系统同网络光纤相连,可以随时切换监控的位置和画面,也可以滚动播放或者固定播放相关画面,完全根据工厂的车间和控制室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所谓创新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就是要尽量实践监控的全自动化,传统的计算机监控系统虽然大大的便利了厂房和控制室的监控,但是还需要相关的值班人员的监管。而全自动化的计算机监控就是克服了这一点的“无人值班”的计算机监控运行方式。这种新型的计算机监控技术采用的是触摸屏与PLC之间采用标准、开放、快速的现场总线技术。

这种计算机监控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通讯速率相较于传统的计算机监控技术大幅度提高,最大可达12Mbps,而传统的计算机监控技术的最佳运行水平下通讯速率不超过10Mbps。另外,新型的自动化的计算机监控技术具有硬盘拓展功能,可以根据操作需要灵活调节。
        2.数字化电气信息量监控。现行的厂用电保护装置和MCC、PC控制装置已能满足当下的企业内的通讯的需求。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一般都会采用局域网的形式管理电气控制系统,因为这样比较便于电气信息量的监控。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抗干扰能力强,即可以抵抗厂周的其他大型信号设备的运行中的信号干扰。所以,经实践检验,适应电站的现场环境。所谓电气信息量监控上的创新就是通过对局域网的信息的数字化处理达到更好的信息量的管理,一般情况下的做法是将局域网的系统进行数据升级,使其在进行电气信息量的监控的过程中,可以将信息直接转换成便于对比和分析的数据,可以大大提高信息量管理的效率。数字化的管理是未来的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对于企业来说,管理庞大和驳杂的生产事物,以及设备运行状况,需要依靠一个运行稳定,信息存取便利的局域网管理方式。
        3.系统的数据采集。电气自动化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各个运行数据的随时搜集,并及时存入相应的数据库中。这些数据包括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摆度、振动幅度、相关压力值、运行温度以及超声波等参数。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搜集和存库,可以做到实时的系统监控,并且可以检测电气系统的运行水平。另外,信息入库的最大的作用是可以提高系统故障的预防水平,因为通过对运行数据的实时监控和记录,可以及时发现系统运行中的异常,并且可以在故障发生之时,准确的找到故障的发生位置,便于排查。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数据是系统的整体状况的反应,也是对其各方面指标对比和评估的主要依据,所以,做好系统运行的数据采集是非常重要的,管理人员要在采集数据后针对不同类别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做好资料的管理工作,以便随时提取。
        三、发展趋势
        1.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智能化。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智能化可以更好的满足使用者的要求,为他们带来更多的方便。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融合,将会出现性能更好的自动化产品。
        2.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创新化。目前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与国外的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技术人员还需要不断的进行研发,使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走向创新的道路。
        3.电气自动化系统结构通用化。电气自动化系统结构通用化对实现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通用化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结构可确保现场控制设备、计算机监控系统以及企业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数据信息有效输入和输出,实现资源共享。企业技术人员或者管理层可通过Intranet 对现场电气自动化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在进行系统网络规划时,无论选择与现场设备通讯的现场总线还是与上级计算机或办公系统通讯的以太网,所选择的网络产品必须能够保证从办公自动化环境到控制级直至元件级的整个系统范围内的通讯。
        总之,在当今的电子时代,各项信息技术在我国各行各业的广泛的使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极大的推动了我国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因此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从而进一步促进国电工程的发展。这种智能化的设备和系统的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设备安全运行的可靠性,还减轻了劳动强度,达到减人增效的直接经济效益,为企业的优化生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另外,由于该系统具备现场总线简单、可靠、经济实用等一系列突出的优点,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化是发展的大趋势,现场总线技术受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有待我们在今后各工程设计中不断创新实践、总结并将之升华。
        参考文献:
        [1]毛庆民.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9(11):51—54.
        [2]周亚峰.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