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一体化安全管理体系探讨

发表时间:2021/8/6   来源:《中国电业》2021年第9期   作者:刘文静 杨硕
[导读] 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适应当前电网发展趋势,是一种管理模式的创新和进步,
        刘文静 杨硕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德州市陵城区供电公司 山东德州 253000
        摘要: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适应当前电网发展趋势,是一种管理模式的创新和进步,通过电网调度和变电站监控一体化的设置,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调控一体化对设备远程操作、监控手段和设备自动化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这种管理模式的应用,对未来公司电网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将公司电网逐步向智能电网建设推进。
        关键词:调控一体化;一体化;运行管理
        引言
        电网的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是一种高效化、精益化、节约化、集成化、智能化的管理模式,通过将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应用在电网中,能够实现对电网的实时监控,显著的提高电网管理效率,既能够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同时还降低运行成本。因此,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已经成为现代电网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本文针对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调控一体化应用的优势
        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是一套科学、系统的管理模式,通过将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应用在电网运行管理中,能够有效的提高电网管理效率。
        1.1实现电网的高效管理
        调控一体化最明显的优势体现在运营管理中。它融合调度和设备运营管理,减少了电网调度的操作程序,有效去除了多余的管理环节,有利于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智能电网调控一体化有利于相关机构和工作人员更清楚地掌握变电设备的工作状况,便于管理人员检查和维修相关故障设备。智能电网调控一体化反映了监管的重要作用,保障了电网的安全运行。利用科学技术和现代化设备的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体系,提高了电网调控智能化和控制自动化的水平。
        1.2提升电网整体技术水平
        电力调控工作中,传统电网管理是在后台监控和维护电网,且电力系统流程多、复杂,导致工作人员无法清晰作业,从而无法顺利衔接设备和用户端。随着我国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逐渐增多,促使电网快速扩张。速度快、面积广的扩张和滞后的技术,对电网的运行、管理及维修等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调控一体化实现了电网调度系统、变电控制系统及维护系统等的互通,同时实现了电网调度、电力监控及设备维护等功能。与传统模式相比,调控一体化模式的人员需求量更小,管理工作量更少,错误率更低。
        2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现状
        2.1陈旧的设备
        电网调度监控在国内起步较晚,相关认知不足。电力企业的管理层对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定义大都是作为资金节约的工作在推行。它的主要措施仅仅停留在将两个部门合并、削减部分人员的行为上,并没有投入更多资源,导致不少电网的监控设备还是使用老一套,在工作量增强的状况下,老旧的设备已经不足以承担一体化管理工作需求,在工作进程和设计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显现出力不从心的情况。而面对更精致、更繁多的一体化管理工作,电力企业为了节约资源,继续保留使用本该淘汰和更换的设备,使得电网调度监控工作的工作效率低下,精准度大打折扣,一旦出现问题,会导致电力企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2.2系统平台差异大
        近年来,在电力系统快速的发展背景下,我国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发展也越来越完善,目前电力调度自动化平台主要基于计算机建设的,采用的是分布式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可以统一操作不同系统平台,而且可以连接不同系统平台的数据,大大提高了电力调度工作效率。但是由于电力自动化系统平台类型较多,且不同系统平台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同时硬件平台大多采用的RISC架构小型机,这样阻碍了一体化技术在电力调度中的应用和管理。


        2.3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首先,在电网调度过程中,自动化拨号的管理模式会使得系统的安全性下降,还有一些电网用户没有一定的安全防范意识,在用电过程中操作不当,影响调度工作;其次,在后期的维修管理工作中,维修人员没有进行统一的程序设定也会造成电力调度系统过于混乱,相关程序出现瓦解;最后,部分地区的电力企业没有构建严格的电力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导致相关安全保护工作存在形式主义,在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网络安全保护工作没有真正落实,相关整改措施有待优化。
        3智能电网背景下配网调度一体化的对策
        3.1提高调度管理能力
        电网系统中主网主要连接输电线路系统网络与变电系统网络。配电网主要根据用电部门所在区域的用电情况为其配送电能,如果系统运行出现故障会影响其配电范围内用电部门的正常用电,但是不会对电网系统整体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配电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的重要性要弱于主网,在电网系统配网调度一体化建设中,需要更加重视主网安全性与稳定性运行。同时,配网调度一体化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电力调度能力的基础上,在智能电网建设的背景下,各区域用电部门的用电信息能够较为及时地传输至配电、调度部门,但是一些电网单位由于调度系统及电力调度设备的限制,无法有效地实现电力在区域范围内的调度,如果能够提高其电力调度管理能力,将有效促进配电调度一体化的推广应用进程。
        3.2全面推行区域化集控站管理
        合理调整值班、点检模式根据区域集中程度及操作量大小,对现有110kV集控站进行合并、重组。通过对白班、夜班工作量及工作强度等方面分别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夜班工作量较大,将夜班电量计算、设备点检等工作调整到白班进行,夜班人员按满足监盘和完成相关工作需要重新进行配置,并适当增加岗位常白班人员力量,分提高现有人力的劳动生产率,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考虑到岗位整合后,集控站管辖区域扩大,操作量增加,夜班人员配置较少等情况,通过对现有运行设备及目前的点检周期分析评价,结合行业设备点检的相关要求,从提高点检质量的要求出发,通过技术人员讨论后确定,设备点检周期由每4h点检1次(现有人力无法满足),改为24h点对点对设备专业点检1次,日常点检3次,确保岗位合并、调整后的点检质量及点检效率。
        3.3做好电网数据的统计工作
        智能电网是一个结构极其复杂的系统,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输电线路、变电设备、用电设备。要提高调控一体化的性能,需要对电网的各个部分进行有效的统计。对此可以利用具备电子地图的地理信息平台。做好各类资源的整合,将整个供电网络图形化,提高可视性,从而提高工作人员进行调配工作的准确性。做好电网数据信息的更新工作,做到有新设备、新的电网加入时能够及时更新信息。配网调控系统可以与GIS系统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形象的地理信息对电网信息进行管理,避免信息管理工作中的盲区。此,管理系统可以设立对外开放的平台,及时了解调控范围内的用电单位变更情况。
        3.4进行岗位的有机融合
        在智能电网调控一体化模式运行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全面地发挥调度与监控环节各自的功能所在之处,发挥其各有的长处,而且也要重视专业上的融合贯通,利用相应的培训达到一岗多能的目的。按照岗位融合需求,就要求有关的管理工作者再次地整合调度及监控中的岗位,合理地设立好调控值组长、调控副值组长、调控主管、调控副主管等调控关键性的岗位。每一个岗位所偏重的工作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调控值组长偏重与调度业额项目,而且还需要管辖监控业务;调控副值队长则偏重于监控项目,同时还需要相应地管辖调度业务;调控正值以及副值均要求平衡好调度和监控,最终达到调度和监控二者有机融合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设国家电网电力应用调控一体化系统是十分有必要的,提高了自动化信息的可靠性,提高了电网调度自动化运行的整体水平,对地区电网的安全、优质、经济运行将产生极大的技术支持作用,能够更好地实现调度、集控、运行的分级管理。
        参考文献
        [1]沈凤杰,张伟,张浩等.适应调控一体化模式的安控装置管理系统方案设计与实践[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09):143-149.
        [2]李功新,黄文英,任晓辉,林静怀,李泽科,江修波.调控一体化系统防误校核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7):97-99.
        [3]彭晖,葛以踊,吴庆曦,徐春雷,李云鹏,陈国华.地县调控一体化系统分区解并列机制的设计与实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6):75-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