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勇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阆中市供电分公司 四川南充 6374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与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电网规模也随之扩大。传统的管理模式与管理系统已经无法满足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需求。为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的效率,本文将对调控一体化应用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电力系统;调控一体化;自动化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应用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管理水平,有利于完善电力系统的管理模式。并且将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应用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能够优化工作人员的分配,提高电网运行速度与数据处理速度。
一、调控一体化应用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作用
调控一体化是指将电网调度与变电监控一体化设置,同时与运维管理相结合,通过电网调度监控中心对电力系统的变电情况进行监控与调度,确保电力系统的各种设备与运维管理之间能够完美的配合与衔接。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应用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能够使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更加的便捷,能够减少人工操作内容,最大程度的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减少了电力系统检测工作中存在风险,保障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其次调控一体化管理使得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运行得到更好的配合,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提高了供电的质量。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应用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能够最大程度的改善传统运维管理模式中存在的缺陷。在传统运维管理模式中,电网调度中心的工作内容较为繁杂,电力设备运行、维护以及电网的运行都需要人工进行管理与维护,需要大量的人力,且劳动量较大,如果工作调配不合理会导致工作出现较大的失误,为电力系统正常的运行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1]。并且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发展,传统的电力系统管理方式并不适用于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中。而调控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更符合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管理,调控一体化在管理中更注重电力系统自动化各项工作的协调性,分工相对传统管理模式更为明确,使得各个环节的工作能够更好的衔接,在互相配合下不断提高电网运行的有效率,使得电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减少了资金成本投入。
二、调控一体化的建设
调控一体化的实现需要建立更加健全的电网调度监控中心,通过电网调度监控中心实现自动化的监控与调度,其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优化系统的硬件与配件,要满足对电力系统进行一体化的监控与调度,就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通过使用服务器群计算技术将调度监控平台的硬件结构进行合理的配置与构建。在此基础上对电力系统调度监控系统的硬件及配件的配置进行优化,提高管理系统的可靠性与有效率,为实现各个电力系统分支的数据能够整合奠定基础。第二方面是建设管理平台优化软件,在调控一体化的电网调度监控中心的建设中优化软件建立平台是最主要的内容,要实现调控一体化就要注重优化软件的功能扩建板块,将数据分析服务、图像服务以及数据采集等内容结合在一起,使多项服务功能在充分发挥作用的同时对其他板块提供支持,从而实现运维管理、调度控制一体化。
三、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一)、数据采集与分析中的应用
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系统具有采集数据,分析数据的功能,其能够对站点端的数据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与处理。同时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系统能够处理被传回系统的信息,对其进行分析与判断发挥有效调控的作用。在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中进行数据采集、信息回传以及信息处理的主要服务器是SCADA服务器,其能够对电力系统中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与检测,能够提高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的性能,优化其结构。将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应用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能够将SCADA服务器与人工工作站相衔接,提高系统处理系统的速度,能够在保障数据时效性的同时,对电力系统中不同的工作环节与业务进行调节[2]。传统的人机监控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系统第一层显示的数据与实际的数据有一定的差异,数据缺乏精准性好真实性,其并不利于工作人员对数据的分析与信息处理。而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应用调控一体化,能够利用SCADA服务器与人工工作站相衔接,对所采集的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过滤,缩小数据的差异,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和正确性。
(二)、在电力设备建模层中的应用
在电力系统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电力系统中所使用的设备也得到了不断的更新与改进,二次设备描述模型也随之被应用在电力系统中。但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中,对新电力设备的监控并不完善,无法及时且有效的处理新设备中产生的数据。要改善这一问题就需要优化、完善二次描述模型的使用功能。在研究、建设电力设备的建模层时,需要采用先进的建模技术,然后根据电力设备的不同性质、功能对建模层进行分析与研究,分析工作需要分两次,模型的建设需要分为站控层、间隔层以及设备层三个层次。对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分析是基于设备层的基础上,所以又将设备层分为一次、二次两层。目前第一层设备数分析的技术已经较为先进,所以应该注重的是开发与管理第二层设备模型,通过模型进行第二次数据分析。但由于二次设备模型的运行只能应用在与之关联的装置信号点与测量点上,所以只有将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系统应用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中,才能够实现完善二次设备模型,才能够使电力设备的建模层发挥最大作用。
(三)、使用调控一体化的注意事项
将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系统应用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中,能够提高自动化管理水平。在使用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时工作人员需要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技术以及信息分层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将电网调控与主站服务器之间保持平衡状态。其次,将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应用在设备应用层中时工作人员要注意加强电网调度与监控工作的配合度,促使能够提高信息的整合力度,将对电力系统设备的监控有效率最大发挥。
四、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尤其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中应用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能够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电力输送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郭晓敏. 浅谈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J]. 南方农机, 2019, 050(005):137-138.
[2]蔡鹏, 孙娟. 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 通信电源技术, 2019, v.36;No.184(04):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