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宇
遵义供电局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是促进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还存在“经验主义”现象,给人力资源管理造成了相当大的困难。新时代要求管理者积极转变观念,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开展管理工作,为公司更高层次的人力资源管理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创新措施、探索
当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阶段的经济环境需要大量的创新型知识型人才。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尤为重要。在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完善和创新可以帮助企业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激励人才,帮助企业实施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清醒认识现状,将其提升到发展战略的最高位置,了解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在思想、工作心态和职业素养上进行变革和创
新。
1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当遵循的原则
1.1 以人为本
在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员工培训,为员工打造学习展示平台,激发人才内在动力,突出人才优势。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有利于为公司形成一批高度忠诚的员工,有利于为公司建设一支具有凝聚力的人才队伍。
1.2 市场导向原则
随着电力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逐步深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市场变化,以市场供需变化作为企业生产发展的方向,进而实现创新管理。市场化原则有利于企业稳定运行,为市民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电力服务。
1.3 突出企业发展的战略
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过程中,电力企业要坚持以经营发展战略为管理中心,结合经营发展战略有针对性地进行人力资源创新管理改革,奠定基础,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整体实现。在此过程中,要培养员工对企业发展战略的意识,确保员工个人发展与公司整体发展同步,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高质量发展。
2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2.1 缺乏激励机制
从理论上讲,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激励措施可以强化人力资源对工作的重视,调动工作积极性。同时,从国外吸引人才,从而提高竞争力。但是,实际上,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因此得不到任何理论成果。目前,管理模式中常用的激励方式是“绩效奖励”,即激励标准。当员工的绩效达到正常水平时,他们将获得额外的工资,具有激励作用。但是,这种方法适用于一般情况。由于现代劳动力的需求具有多样化的生产力,除了对工资的需求外,还需要上升到更高的层次。相反,可以看出公司只提供工资以外的激励措施,只能满足一小部分需求,整体激励效果不佳。
2.2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完善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必须建立可靠的管理体系,使其在公司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科学管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也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虽然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理论,并积极将其应用于公司管理中,但由于缺乏实践经验,科学的管理制度尚未建立和完善,尚处于研究阶段。在实施过程中,员工不会立即实施。按照传统的管理方法,他们实际上并没有一概而论,反思和创新。在管理上,继续沿用传统的工作模式,主要用于记录员工考勤和发布一些通知。事实上,公司没有对员工进行管理培训,因此管理体系的作用也没有发挥出来。因此,并没有发挥出他们的个人潜力,也没有以最好的方式发挥出他们的能力。
2.3 缺乏完善的薪酬体系
决定企业能否留住人才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员工的薪酬。一般来说,员工在决定是否加入公司之前,会考虑以下两个因素:一是未来的发展空间,即晋升空间;二是薪资待遇。如今,大部分电力企业实行按工资计分的工资制度,采用“积分系数法”合理分配每个人的工资。这种薪酬方式的优点是可以通过直观的薪酬形式“明确定价”工作的价值,但这种薪酬计算方式的范围有限,不适合固定职位。或工作内容灵活的职位。如果公用事业公司过度使用这种计算工资的方法,势必会导致一些岗位的心理失衡。以岗位工资积分制计算工资主观色彩较重,对人才的能力、对公司的贡献、学术知识水平未获得过多关注,导致员工的积极性不高。
3 加强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措施
3.1 坚持以人为本
新时期,企业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开展全面的、针对员工的创新管理,实施新的工作制度,制定全面、科学的管理制度,并根据环境、企业和现代社会的要求予以落实。它主要表现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企业发展的前提。结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强调创新,满足员工需求。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于企业生产管理的人性化非常重要。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必须立足于实际。融入社会人才的管理实践和理论,加强企业人才培养,制定以人为本的经营战略,实现现代企业的长远发展。
3.2 改进监管方式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取决于监督手段。因此,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现代企业必须建立新形势下的监管机制。从战略角度,提出了主动和被动监管两种方式。主动监督是指公司通过对设备的现场监督,对员工绩效进行主动监督。当确定员工违反劳动法律法规时,对不符合内部规定的行为,将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处罚。这种控制方式可以有效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局限性。被动监督是指“问责管理”,这种观察方法常用于新情况的出现。监控方法主要存在于公司内部管理体系中,它捕捉所有人力资源发展趋势。当异常事件发生时,可以从注册表进行追溯,反映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涉及的人员,最终实施问责机制,可以提高控制系统的准确性,在没有异常事件发生时是被动的。因此,它被归类为被动监督。
3.3 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
管理者必须认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把创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公司的重要工作内容,对市场竞争形势进行合理分析,确立战略理想的发展战略。考虑到公司长远发展的最终目标,公司的规划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公司的市场地位。此外,管理者必须确保工作的有效性,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改革机制,根据公司的现状及时转变工作思路和观念,利用人力资源不断改善公司竞争力,建立完善的激励体系。
3.4 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
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于提升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要善于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充分认识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的积极作用,把人力资源工作作为保证企业和谐稳定发展的前提。应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各项制度,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根据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人力资源有效进行管理。
3.5 高效推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
创新的过程离不开学习,公用事业可以通过引入有益的先进管理理念来达到人尽其才的目标。要结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吸收社会内核心技能扎实的知识型人才,同时吸收先进的管理理念。此外,还要注意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促进各部门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有效激发员工的活力,促进员工工作能力的全面提升,为管理奠定基础。为下一步创新管理。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很有必要,指出电力企业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分析了目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最后针对我国现状提出了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旨在为推动我国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王志颖.新形势下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路径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22).
[2] 李郡,王雪平,范丽娟.论新常态下的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研究[J].农家参谋,20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