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东 刘延亮 范涛
37148219801113****
37252619830520****
41302619861216****
摘要: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主要依靠农业获得生活收入,但由于其农业生产技术匮乏、电气化水平低,导致农业经济发展缓慢。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网的建设与完善,并实施一系列的电网电力工程改造与新建项目,如新一轮的农网改造项目切实提高了农网的供电能力,为农村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电网基础。同时,农村地区农网供电的稳定性、持续性也有显著改善,相对于1985年,我国农村地区农网平均断电时间降低了一百小时,高质量、持续性、高效率的供电满足了农村地区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在此背景下,农村电力电网工程规模逐渐扩大,所承载的电力资源显著增加,相应的设备组成结构日趋复杂,为使电网中各个单元有效衔接、各种电力设备高效运行,要突破技术问题,将电力设备的运行参数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科学敷设电线路、规范建立电力设计模型,以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关键词:农村;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施工安全;
引言
在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中,配电网作为其主要组成部分,承担起向社会提供电能的重要责任。其可靠性以及配电工程技术的可靠性不仅直接影响到电能供应的稳定,还关系到广大用户的用电安全,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
1农村电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
1.1电网合法性技术问题
电网规划是农村电网电力工程建设的前端环节,不仅需要计划电网建设所需的材料、设备等,还需要采取专业的方法计算电网的电压与电力负荷,保证其在合理并可控的范围之内。我国对于电网建设有严格的规范及要求,并明确了电网建设的材料及所需技术。因此,在电网规划阶段需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性文件的标准开展相关的规划工作。电网合法性是电网安全的基础,如果为了扩大电网规模忽视电网的合法性、国家设定的相关标准及规范,将会导致电网过载、过压,甚至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不仅会影响电网建设的社会效益,还会使电网企业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
1.2电网负荷转移技术问题
负荷转移是指当电网存在发生故障的风险或已经发生故障时,重新分配电网的负荷,主要目的在于充分发挥电网中电力设备的潜力,平衡农村电网电力工程中发电、供电、配置个单元,以避免电力资源浪费,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发展及公众生产生活的用电需求。电网负荷运载过程中会存在较多不可控因素,如果负荷转移方式不合理、电网负荷设置不规范,将会降低电网负荷转移的安全性,继而使部分电网回路负荷过大或过小,当电网负荷过大时,各电力设备超负荷运行,不仅会缩短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甚至会引发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甚至酿成安全事故;当电网负荷过小时,电网总体有功功率较低,电力设备运行情况较差,将会造成电力资源浪费,降低电网建设的经济效益。
2农村电网电力工程中技术问题优化措施
2.1改善配网结构,缩小故障停电范围
对于中压配电网的结构的改善,可以根据220kV和110kV变电站的分布来进行独立的分区配电网划分。每一个变电站都需要有明确的供电范围,而且不交错,不重叠。在10kV亏线上按主干线分段的原则安装干线分段开关、分支线开关等,使得整条馈线停电的可能性大大降低。除此以外,还可以采用柱上式SF6开关作为联络开关,大大缩小停电的范围,供电网络全线一旦某个位置出现故障,用联络开关就能够使故障停电范围大大缩小,同时还能够缩小安排停电范围。
2.2提高供电的稳定性
农村电网运行过程中必须保证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如果电网运行不可靠且稳定性较差,则设备会因过载和压力而损坏。因此,在农村电网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配置电容负载,根据《电网规划设计准则》进行科学规划。在农村电网建设过程中,有必要保证企业的用电稳定性和群众的用电安全性。否则一旦发生意外的停电,将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给群众的用电带来极大的不便。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一般区域采用N-1准则,重要区域采用N-2准则。N-2准则在电网规划中对变压器设备的安全性有更高的要求,并严格限制了变压器的过载现象。在实际的准则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农村电网供配电覆盖范围、区域内总用电需求、自然及气候条件等合理选择相应的建设标准,一方面要注重供需的平衡,另一方面要注重经济性与技术性的统一。
3农村电网电力工程的施工安全措施
3.1建立有效的应急预案
电力工程结构复杂,且现场人员流动性大,故工程项目中很多突发事故都属于人力不可控的。在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之余,施工单位还需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视防护,及时排除其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相应的防护应急措施,避免工人因操作不当而引发意外。除此之外,现场的安全负责人还需要留下紧急联络方式,保证在现场出现意外情况的第一时间进行处理。现场的管理部门可以制定严格的巡检制度,将工作人员划分为不同的工作小组,并且规划出每人需要负责的具体区域。管理部门需定期展开现场巡视工作,对于现场中涉及水、火、电等高危作业的工序,及时核对其是否已经向管理部门报备,对于没有经过报备处理的施工行为要及时制止,并下达处罚通知。
3.2强化安全监理风险意识教育
在电力工程安全监理风险意识指导工作中,要结合培训内容完善具体工作,保证策略化运行管理工作的综合效果,并依据整合管控机制优化培训内容,扩大培训范围的同时定期建立对应的安全培训交流会议。首先,保证培训内容的覆盖面,要从细节出发,保证对应管理工作和培训内容相匹配,并且对安全知识教育、法律法规指导教育和条例条款指导教育、车辆使用规范等内容能予以细化指导,确保受训人员能从全局角度出发提升风险意识。其次,要对电力工程建设中所有涉及人员予以培训指导,特别是一些特殊岗位和危险作业人员,要建立独立的指导机制,保证其能形成明确的安全风险意识,配合对应的监理工作准则,就能维护综合安全监理管控效果,为安全工作的全面进步提供[6]。最后,在特殊情况下要落实紧急会议机制,对安全监理风险问题予以集中汇总,一定程度上提升安全监理和生产工作的综合效果,维持安全性和稳定性。
3.3科学编制施工细则
施工安全管理人员需要按照农村电网电力工程建设的施工要求及安全生产标准科学编制施工实施细则,认真分析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合理规划施工进度,并严格按照细则开展管理工作。同时,仔细阅读电网电力系统建设相关资料,详细记录施工细则的实施情况,反复对比施工图纸与实际施工状况,全面了解施工重点、难点及薄弱环节,针对不同的分项工程制定安全施工计划,并实时监督施工人员的行为,致力于为施工人员创造规范、安全的施工环境。
结束语
为解决农村电网电力工程建设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需要统筹规划电网电力系统的规模、选择合适的电力设备、科学设置电压等级、合理配合电网等级,以提高电网电力工程供配电的稳定性。除此之外,在农村电网电力工程建设施工中要做好安全措施,通过建立有效的应急预案、强化安全监理风险意识教育、科学编制施工细则来保证施工质量安全、提高工程后续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继而为农村生产生活提供电力保障。
参考文献
[1]何威.农村电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分析与施工安全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1,11(13):123-125.
[2]陈俊勇.浅谈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控[J].科技经济导刊,2021,29(09):229-230.
[3]谢要云.农村电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分析与施工安全措施[J].大众标准化,2020(21):47-48.
[4]姜晨勇.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分析及其施工安全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20):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