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预决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徐莎莎

发表时间:2021/8/6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徐莎莎
[导读] 摘要:企业要想控制好建筑工程项目的投资,有效提高工程项目招标的精确性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就必须做好工程造价预决算工作。
        西安中晶实业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企业要想控制好建筑工程项目的投资,有效提高工程项目招标的精确性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就必须做好工程造价预决算工作。现阶段建筑工程预决算存在较多问题,使得预决算编制的水平较低,工程投资控制管理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建筑企业只有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才能提高自身竞争力,促进企业长足发展。
        关键词:工程造价预决算;问题;对策
        引言
        众所周知,建筑公司在进行基本建设投资、建筑工程造价的时候,建筑工程预决算审计工作是重中之重。现阶段,建筑工程预决算审计工作存在许多常见的问题,比如:建筑工程数量不实、工程造价造假、乱取建设资金、以及高套定额等等。由此可见,企业想要做好建筑工程预决算审计工作,就必须重视基本建设投资管理,并加大力度。
        1工程造价预决算中存在的问题
        1.1预决算管理制度体系缺失
        随着现代工程项目建设要求的不断提高,工程预决算的流程化与制度化面临着新的问题。只有构建完善可行的预决算管理制度体系,才能为预决算管理提供基础性制度保障与依据。纵观当前工程预决算管理的实际情况,预决算制度体系缺失现象普遍存在,相关的制度也缺乏必要的可行性与可靠性,使整个工程预决算管理处于相对盲目与随意的状态,受人为主观意志的干预痕迹极为显著,工程量计算信息不准确,大大降低了预决算实施结果的客观性。同时,工程预决算制度体系的缺失,也导致了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不完善、编制内容不精准等一系列问题。
        1.2工程量误差
        对于具体工程量而言,在对其进行预决算审查的过程中,审查方式属于非常关键的因素,但是对于一些地质比较特殊的工程项目而言,无法有效进行实时的现场勘察工作和准确测量工作,导致实际工程量最终阶段的计量结果出现误差,此时产生的误差数值过大,会对后续阶段的工程预决算最终计算结果造成影响。对工程预决算审计工作的落实情况而言,同样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恶劣影响。以上内容为基础,同时还会有部分工程预决算项目参与者工在核查期间存在反复计算工程量的情况,这也会导致工程量误差情况的出现,最终对后续各项审核工作造成直接影响。
        1.3工程预决算人员综合素养有待提高
        在现代工程项目建设中,预决算人员在预决算编制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关键角色,是执行预决算相关制度规定、落实预决算具体职责的直接操作者与实施者,其综合素养水平的高低,对预决算的最终效果有着紧密关联。实际情况表明,还有部分造价预决算人员缺乏必要的工程造价、项目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对预决算管理方法与过程缺乏宏观考量与审视,预决算相关实操经验不足,对预决算的各项关键要素掌握不清,造成工程量重复计算、材料价格管理失衡、定额套用不当以及预算上报情况与工程项目资金实际需求不符等问题,一定程度上为工程项目经济埋下了隐患。
        2工程造价预决算管理对策
        2.1健全定额标准的法律法规
        对于建筑企业的定额管理部门来说,只有深入施工现场,做好市场调查工作,不断补充和完善定额标准的相关规定,才能提高建筑工程预决算审核的效率。此外,还需要杜绝重套定额的来源,只有利用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工程安装维护的使用范围,才能有效杜绝重复现象。同时,定额管理部门只有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处理定额标准,才能使各种预算定额中的基本价格保持在同一水平。这样不仅能防止施工单位的预算人员更改串套定额,还能通过就高避低的形式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


        2.2树立预决算管理体系
        对于当代建筑企业而言,自身想要取得进一步发展,需要不断提升预决算数值精准度,需要注意决算措施的应用,同时这也是建筑企业预决算工作需要关注的根本问题。在建筑企业进行工程预结算的过程中,自身企业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和相关管理政策的有效落实,需要对造价管理工作中的各项相关内容作出进一步的规范和明确,保证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有效性,充分利用企业资金和企业内的各项资源,全力避免超支情况的发生;在建筑企业中,工程预决算现行管理机制需要为其制定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目标相一致的准则,以此保证各项施工成本和工程造价数值准的准确性,进一步实现建筑企业经营效益的持续增加。
        2.3进一步加大材料审计力度
        建筑工程预决算审计的组成部门多种多样,工程材料审计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审计人员应该及时收集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价格信息等资料,熟悉各项材料价格信息变动情况,应该通过各种渠道来掌握材料信息。在实际审核过程中才能够从真正意义上做到有理有据。认真审核各项建筑施工材料的定额价、市场价等情况,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出现材料水分的恶劣现象。以及,审计人员还应该进行市场调查和现场核实。除此之外,为了有效解决建筑工程预决算审计存在的各种问题,审计人员还应该亲身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丈量,收集相关资料。同时,审计人员还应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定期参加相关培训,以此来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素养以及职业道德水平。最后,还应该建立健全建设单位责任人的内部约束机制,以此来约束单位责任人。
        2.4积极引进现代信息技术,丰富预决算管理手段
        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充分有效运用,搭建基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的预决算系统管理平台,将复杂抽象的预决算管理过程直观形象地体现出来,对预决算相关数据信息做出精准化、系统化、全面化处理与分析,提高预决算核算结果的可靠性与科学性。通过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在工程项目预决算各参与方之间建立必要的沟通桥梁与纽带,对预决算管理数据信息进行实时化、动态化的互联、互通,提高预决算数据信息传递的精准性,避免不必要的传递延迟。以现代BIM技术为例,它可对工程项目预决算管理的全过程进行数字化建模,形成直观化与形象化的数据模型,有助于确保预决算相关方法与过程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2.5提高预决算管理人员综合素养,严控套用单价及施工费用
        定期组织工程预决算管理人员进行专项的学习培训,由专业人员讲解现阶段预决算管理当前面临的新任务以及要求,丰富其预决算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提升对预决算管理的具体方法与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要注重强化工程预决算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与质量意识,使其保质、保量地做好预决算管理各个细部节点的优化与处理。在套用单价方面,应对编制单位、项目名称、编制日期等事项与设计图纸标准的一致性进行审核,对新增项目的编制依据和方法进行审核,对人工费用、安装费用、材料价格和设备费用等单价制定的合理性进行严格控制。在施工费用方面,对工程建设中涉及的取费文件的时效性、费用额度等进行严格审查,根据工程项目具体情况确定符合定额套用的方式。
        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确保编制的预决算更加科学、合理、准确,必须顺应建筑市场的规律,结合建筑工程建设的特点,编制工程预决算。在建筑工程预决算的管理工作中,一旦发现问题,必须及时解决,只有科学管理工程施工预决算审核工作,不断提高建筑工程预决算的质量,才能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进而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华泽.我国建筑工程预决算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34):78-178.
        [2]黄雪洁.陕西省大型工程建设合同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3]余浪.浅议建筑工程预决算审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建材发展导向,2017,15(3):3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