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紫丁香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攀枝花分公司 四川省攀枝花市 617000
摘要:现如今,我国城市建设在不断加快,市政园林绿化工程可改善生态环境,为居民提供亲近自然的机会,具有工期长、施工范围广、不可预见性强、艺术性要求高等特点,需采取有效建设与管理措施,方可保障工程顺利完工。基于此,本文以市政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实际为基础,总结市政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技术要点,分析市政园林绿化工程管理措施,提高市政园林绿化工程效益、质量。
关键词:市政园林;绿化工程;艺术性
引言
现阶段,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加快了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进程,同时也推动了园林项目的发展。园林绿化项目不仅能够改善城市居住环境,还能够有效缓解生态环境问题,从而进一步促进城市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园林施工中的管理与养护技术能够高效提升园林绿化项目的整体建设水平,并达到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1现代风景园林绿化建设管理意义
落实现代风景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工作,保障风景管理建设成果,满足预期工作目标。在现代风景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要重视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要结合风景管理绿化建设要求开展管理工作,充分发挥风景园林的优势,营造良好的空间环境,保障城市低碳环保工作。开展风景管理绿化建设管理工作,可解决环境污染等城市化建设问题,为城市营造良好的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减少噪音污染、空气污染等问题。合理落实风景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工作,可提高城市环境的美观性,也可推动人文建设工作,使园林成为城市重要的一部分。在风景园林建设管理阶段,要提高人文要求,营造人文化的城市氛围。
2市政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与管理措施
2.1在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中运用信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各城市可以在园林绿化管理工作中运用信息技术,比如借助“数字城管”平台帮助管理。利用这一平台精准地进行数据分析,管理人员可以全方位地监控各单位的绿化管护情况,提高园林绿化工作效率。例如在园林植物灌溉工作中可以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替换传统的灌溉方式,使用点对点滴灌或物联网灌溉技术,这样不仅能够提升灌溉效率,而且也能节约水资源。在园林植物病虫害的检测工作中也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如可以使用地质雷达技术来检查苗木的树根,可以迅速找到导致苗木出现病虫害的因素。在园林植物病虫害治理工作中也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如可以使用无人机在园林植物上方喷洒农药。园林中有一些比较高大的树种,园林绿化管理人员为这些高大树种喷洒药物时难度较大,采用无人机喷洒药物的方式更加高效。通过在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中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够改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机械化程度较低的问题,提升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实现对园林绿化植物的精细化管理。
2.2加强人员管理,优化管理制度
园林施工项目中相关人员的素养能力关系到工程后期的整体质量水平,所以施工单位应该引进施工专业人才,做好后续的培训工作,并加强对施工人员和监管人员的管理工作。园林项目施工前期,施工单位需要清楚了解设计方案,并结合实际施工情况改进和优化管理制度,应用精准管理措施,对植被的移植和栽植采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方式,以防止在施工中对苗木造成损坏以及降低其成活率。另外,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之间互相协作,施工单位也需要加强培训和实践锻炼,在具备专业能力的同时,也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和责任理念,保证文明安全施工。
除此之外,还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完成对植被的设置和地势的精化改造,如草地的铺设、石雕假山等这些景观的设计需要符合方案要求,保障施工过程能够有序顺利完成。优化施工管理机制,不断改进和完善施工管理机制,使养护、施工以及监管这3个方面的工作人员能够互相合作共同完成园林绿化施工,有效防止施工中出现管理人员懈怠的现象。施工单位可以定期对相关人员展开培训工作,以有效提升园林绿化项目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施工人员提高自身素质能力的同时能够增加植被成活质量,避免出现粗制滥造的情况,在施工管理过程中需要对施工进程和遇到的问题及时记录,增加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有效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3合理安排施工工序
在风景园林绿化建设中,要协调配合土建部门和绿化部门,完善整体施工工序,加强管控重点施工环节。在选择园林植物过程中,要保障选择的植物符合当地生态环境要求,重点选择本地植物,保障苗木的成活率。在种植植物前,要调查施工现场,根据工程要求开展风景园林绿化建设,通过施工放线工作,提高植物定点的科学性。如果整体施工范围较小,可以利用交汇法,如果施工范围比较大,可采取平板仪定点法。挖掘树穴的过程中,根据植物品种控制树穴的深度和宽度,紧密集合植物生产要求控制植物种植挖掘的规格,提高植物成活率。风景园林绿化建设对施工工艺提出了严格要求,在建设工作中要大量栽种植物,为了保障园林质量,在施工前要建立科学的施工方案,同时根据施工目标合理利用施工工艺,在实际工作中落实施工方案,结合施工方案选择施工工艺。
2.4苗木养护管理
苗木种植后,养护工作人员应做好苗木养护管理工作,为苗木创造良好生长环境,促进苗木健康生长,发挥其绿化作用。常用的苗木养护措施包括修剪、施肥、浇水排水、病虫害防治等,不同苗木养护要求不同,根据苗木生长特点、气候条件等因素,合理调整养护参数。如修剪,修剪应根据树种习性、设计意图、养护季节、景观效果为原则,达到均衡树势、调节生长、姿态优美、花繁叶茂的目的;施肥,为确保园林植物正常生长发育,要定期对树木、花卉、草坪等进行施肥,根据植物种类、树龄、立地条件、生长情况及肥料种类等具体情况而定,一般采用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使用的方式,有机肥应充分腐熟后按一定比例与细土混合后施用,干施化肥一定要注意均匀,用量宜少不宜多,施后必须及时充分浇水,以免伤根伤叶;浇水排水,根据不同植物生物学特性、树龄、季节、土壤干湿程度确定,做到适时、适量、不遗漏,乔灌木浇水时间一般集中在6—11月,夏季高温季节应在早晨和傍晚进行、冬季宜午后进行,雨季应注意排涝、及时排出积水;病虫害防治,喷药应成雾状,做到由内向外、由上向下、叶面叶背喷药均匀,不留空白,应在无风的晴天进行,阴雨或高温炎热的中午不宜喷药,喷药时要注意行人安全、避开人流高峰时段,喷药范围内有食品、水果等存放物,要待移出或遮盖后方能进行,喷药后要立即清洗药械,不准乱倒残液。另外,为保障上述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施工单位制定完善管理制度,将管理措施涉及的管理内容以制度形式确定,并将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提高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对市政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的重视,规范各项施工行为与管理行为,保障工程质量与效益。在案例工程中,施工单位根据管理制度,制定考核制度,将工程建设管理成效与各个岗位人员的薪酬福利联系在一起,对于施工不规范、管理不到位的岗位人员,减少其薪酬与福利。
结语
在智慧城市的发展中,智慧园林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对绿地、苗木的智慧化管理与养护,提高整个城市的绿化智能化水平,减少资源浪费。城市园林绿化智慧化管理工作的优化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措施,有助于解决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各类问题,满足人们对于良好生态环境的追求,推动园林绿化的信息化、智能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宇.关于市政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技术的探讨[J].现代园艺,2020,43(12):189-190.
[2]周宏松.市政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与管理措施[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0,49(3):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