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 韦威任

发表时间:2021/8/6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韦威任
[导读] 摘要: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建筑工程数量也不断增加,由于工程的需求量很大,所以建筑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中国建筑五局北京公司  北京市  100000
        摘要: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建筑工程数量也不断增加,由于工程的需求量很大,所以建筑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建筑施工标准以及建筑施工技术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涉及更为复杂的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备,出现了工作面分散或者是多工种立体交叉作业等情况,这些情况的出现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这就要求安全管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提高管理能力,能够细致准确地分析影响施工安全的诸多因素,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从而使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都达到期望目标。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
        引言
        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对城市建设、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建筑企业必须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在施工成本、作业安全等方面进行优化控制,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这样才能确保企业的优势竞争地位。项目管理者应提高对安全管理的重视力度,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确保施工质量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目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已成为衡量建筑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所以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进行深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问题
        1.1人员素质不高,安全意识低下
        现阶段,在建设工程现场,农民工为一线施工人员的主力,在现场施工前,并未接受过安全知识培训,在具体施工中,也未进行三级安全知识教育,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较差,素质不高成为普遍问题。在实际施工时,不仅不能按照施工规程进行操作,自我保护意识也不强,对于施工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设施,随意改装拆卸,高空作业时,也不按要求佩戴安全带。同时,部分施工企业不注重安全管理培训,管理人员安全管理技能、管理水平不高,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整体安全水平。
        1.2设备和材料管理不规范
        针对机械操作员,没有按照相关规定操作设备,极易引起设备安全事故。同时,用电不规范也是施工现场较为常见现象,机械设备主要由电能操作,若用电不合理,在损害机械设备的同时,还会引起火灾发生,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此外,施工材料作为施工管理的重要节点,部分采购人员在材料采购时,未按照设计要求,施工材料进场以后,使用管理较为混乱,为建筑工程质量埋下巨大安全隐患。
        2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优化对策
        2.1强化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
        施工人员是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管理与防范的重点对象。但是大部分的施工人员在工作中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防范,必须要从施工人员入手。首先要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从思想上让他们引起对安全事故的重视,这是施工安全风险防范的重要环节。建筑企业应该在施工场地张贴安全相关的警示标语,时刻提醒施工人员在工作中以安全为前提进行作业,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除了对施工人员强化安全意识以外,还要加强对相关管理负责人的培训和教育,让他们掌握安全风险的特点和易发因素,增强安全管理意识。与此同时,也可以将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到企业的绩效考核中,使所有的建筑工程从业人员能够切实重视安全风险的重要性。此外,建筑企业还应有较为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合理的安全建筑施工与管理施工,强化机械器具的检测养护管理,加强安全技术操作培训工作,对每个施工环节进行详细的安全预评估及施工安全评估,提前预防。新安全法确立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十二字方针”,明确了安全生产的重要地位、主体任务和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安全第一”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健康为代价换取发展和效益。“预防为主”要求把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心放在预防上,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打非治违,从源头上控制、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综合治理”要求运用行政、经济、法治、科技等多种手段,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监督各个方面的作用,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十二字方针”,总结实践经验,新法明确要求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机制,进一步明确各方安全生产职责。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是根本,职工参与是基础,政府监管是关键,行业自律是发展方向,社会监督是实现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目标的保障。
        2.2完善安全预警管理机制
        预警分析是预警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警分析包括监测、识别、诊断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对各种存在或者可能发生但未发生的安全风险进行实时监督,进而能够实时掌控施工的情况。在识别工作中,将监测到的信息进行详细地分析,进而做出判断,是否会对施工造成安全威胁,同时判别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目前较为常见的识别方法是专家打分法、核对表法以及情景分析法。专家打分法对专家的依赖较高,需要专家根据自身以往的经验对风险进行判别,进而得到风险等级,最后结合系统识别的关键信息以及专家的经验得出风险的等级。对于诊断工作而言,其主要任务是对安全风险进行深度的剖析,确定安全风险发生的原因,进而为后续的决策提高可靠的依据。详细来说,首先要保证BIM技术和预警管理之间能够完美结合,BIM技术主要是用来模拟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结合监测数据来确定可能出现风险的对象。在发生风险之后,细致分析安全风险发生的原因以及所带来的影响,保证后续不再发生类似的风险。
        2.3提高施工材料和设备管理力度,合理规划工期
        ①施工材料和设备管理。在现场施工中,必须熟悉施工图纸,明确各单位工程施工要点,科学优化每道工序,根据施工管理层次,开展逐级施工安全交底。针对施工人员、材料以及设备等使用资源,必须制定合理组织方案,确保工序可控性。同时,加强技术储备,主要包含施工规范、技术交接和管理人员。针对施工材料管理,关系着项目的整体安全,由于施工现场材料较为复杂,种类较多,必须进行分类管理,防止出现材料混淆,影响到项目质量、工程进度。在材料采购时,采购人员需严格设计要求,适时采购施工材料,在材料进场以后,必须专人负责管理,防止出现材料损失,确保建筑工程质量。②合理规划工期。在建筑工程开工建设以前,施工企业必须编制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的组织方案,对工期进度进行合理规划,防止因不合理的工期要求,对工期进行随意压缩,强化施工过程控制,做到施工有节奏和有计划推进。同时,建设企业应按照规定,及时支付安全文明的施工费用,防止由于安全资金支付不及时,而压缩安全资金投入。提升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管理,有效改善现场作业环境和条件,促进安全施工水平的提升。③加大安全检查力度。在施工现场,建立以项目经理为负责人的安全检查机制,对现场安全防护、设备、措施等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检查施工人员持证上岗、安全培训情况,是否存在违规操作问题,通过定期、不定期检查,对现场安全情况进行全面和客观评价,消除各类施工安全隐患。
        2.4重视施工现场环境管理
        建筑施工环境比较杂乱,存在很多废弃材料、废弃建筑和土堆。这些会危害施工人员人身安全,造成安全隐患。不同施工环境要有不同的安全管理方案,比如高空作业时要检查施工人员安全帽、安全绳是否配备齐全,粉尘严重的环境中要检查防护装置是否配备齐全,保证人员安全,牢记行为准则。如果施工中有人受伤,要及时送去医治,进行相应赔偿,对于事故引发的工程延期的情况要巧妙处理,加大对安全管理的重视,多种安全管理方法并行,可以对设备定期检查,为施工的开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结语
        综上,安全管理在整个建筑项目施工中处于中心地位,管理者一定要将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的理念贯彻到底,培养并提高相关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促进安全施工顺利进行,为整个工程顺利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魏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与方法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9(22):129.
        [2]唐国栋,钱琨.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应对方法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6):78.
        [3]蔡明春,朱焱.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6,35(017):149-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