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软学院 广东佛山 528225
摘要:课程思政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专业课教师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到专业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环境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构成形态与设计》课程为例实施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初步探索。
关键词:课程思政;设计构成;教学探索
一、引言
课程思政实质上是一种课程观,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1]实现思政与专业课相融合,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提升课堂育人效果,避免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构成设计作为从现代艺术变革中发展而来的三大基础课程,成为了包豪斯学校对现代设计基础教育作出的巨大贡献之一。构成形态与设计作为设计专业的必修课和环境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设置在大一下学期,是大一学生迈向专业设计的第一步,课程通过系统学习构成设计理论及实践,非常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点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发掘其对设计的敏锐感知能力和创新能力,不仅让学生从旧有的观察事物模式中解放出来,还能够培养学生用抽象手法表现美的能力,掌握平面形态及形式要素的训练,以点、线、面等基本元素根据形式美法则,引导学生学会从社会的需求出发应用设计基础知识。使学生正确认识、理解和掌握构成的规律及法则,培养现代设计观念和审美意识,激发设计灵感,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想象能力与实践能力,拓宽学生对构成表现形式的认识与了解,同时培养学生对设计构成的抽象理解及创造的能力,提升学生实际的设计能力如概括能力、归纳能力等,从而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试图将"课程思政"理念引入构成形态与设计课程的教学探索中,针对构成设计课程本身的特点,分别从教学大纲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对构成形态设计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化的教学改革研究,力求有效实现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二、构成形态与设计课程思政思路
(一)教学设计
构成形态与设计课程思政建设包括明确教学目标、专业与思政设计融合、实施教学活动等方面开展工作,尤其是在准备案例和实施教学活动过程中,要注重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学目标,并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大纲设计中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各章节,从授课内容设计到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切实从学生求知需求出发,立足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优势,发挥专业课程本身的特色,将专业课与思政元素相融达到“润物无声”的目的。通过实训任务,训练学生实践与思考的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培养出能够在环境设计方面从事创造活动,同时培育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立志献身祖国的远大理想,坚定“四个自信”、牢树“四个意识”,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了引领作用。
(二)授课内容
平面构成,作为现代设计基础的三大构成之一,是构成设计的一部分也是学习设计的基础。平面构成是培养学生关于二维空间的设计规律和设计方法,使学生学会用抽象手法表现美,掌握平面构成设计的基本技能。
同学们经过图形编排组合、抽象图案、几何图案的练习基础上掌握形式美的基本法则。通过单纯化、抽象化和高度概括的形式,研究造型语言,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基础造型能力,使其掌握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设计方法,拓展设计思维,为今后的专业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艺术来源于生活,继承传统是构成学习的基础,形式美法则在我国的传统建筑和图案中,有着很好的诠释。将平面构成内容与传统文化思政元素相结合,如中华民族图案历史悠久、丰富多彩,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对图案的造型、色彩、构成等形式风格及其审美特色和表达思想等内容以课程案例的形式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将古建筑、花草鸟兽、回纹、祥云纹等图案运用到设计中,使学生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是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色彩构成是旨在使同学们掌握艺术设计的相关色彩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到的色彩知识如色彩三要素、色彩形式美法则、色彩心理、色彩采集与重构等进行色彩配色应用,培养同学们对色彩的感知、认识及应用经验。提升同学们处理画面色彩的能力。在讲授色彩构成知识时在颜色的采集与重构部分融入了思政方面的内容,从民间、民俗传统文化挖掘内容进行表现。所谓传统色,是指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在各类艺术中具有代表性的色彩特征。除了中国传统色中国红,还可以从我国传统艺术包括汉代漆器、陶俑、唐三彩陶器等提取颜色进行重构运用。对民间色的采集是指民间艺术作品中呈现的色彩和色彩感觉。民间艺术品包括剪纸、皮影、年画、刺绣等流传与民间的作品。在练习创作时,鼓励学生从当代非遗文化中提取色彩,如广东佛山醒狮文化等。将地方优秀文化融入教学,将佛山本地熟悉的文化案例进行全面分析,有助于提升当代学生文化自信,通过色彩的采集与重构创作,完成课程练习目标,加深对了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也加强了对本土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了解,增强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三)实训任务
课程实训任务设计中体现党史教育课程思政的渗透等几点思考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体现党史教育,并激发思政教育的作用,让学生们可以充分感悟家、国情怀。在教学中优化课程思政,让党史教育活起来,让党史体验强起来。专业实验实践课程,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实训任务紧跟时事,立体构成的实训项目为“建党百年”构成与党史相结合,学生为了做出更多有意义的作品,积极到图书馆看书,看热播剧《觉醒年代》,上网收集资料等了解学习党史,学习了李大钊、陈独秀、陈延年、陈乔年等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透过这些故事所展现出来的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意志磨砺和家国情怀。学生利用构成点线面基本元素、重复、渐变、发射等表现方法进行设计呈现,将二维方案以三维和空间形态造型的形式进行表现,通过不同类型、不同的材料运用,探索结构形态。实训项目与党史知识结合的运用,不仅注重提升专业知识、技能,还了解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努力的奋斗历程,提升道德素养、社会责任、团队合作等综合素质,弘扬创新精神、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素质结构。
三、结语
构成形态与设计课程作为环境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本文仅从几个方面思考课程思政元素,对于课程思政的融入,通过学习和实践,为以后的设计课程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使同学们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获得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加以创造出属于新时代的中国创作,增加了学生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激发了爱国热情。
参考文献:
[1]高德毅.宗爱东 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