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军
国网仙居县供电公司 317300
摘要: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我国城镇配电网上采用电力电缆供电。电力电缆供电的最大优点为安全、可靠、稳定并且能够将城市美化。由此可知城镇负荷增长以及城镇建设要求下其电力电缆的铺设成为整个配电发展趋势。基于此情况,本文就探析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故障点测寻方法,就其中急剧增加的电缆数量,造成的故障频率分析,由此排查故障问题。目前大多数县级城镇电缆的铺设方式比较单一化,即为直埋敷设形式,那么这种直埋铺设形式会影响到电缆的运行以及维护,不利于保持电网可靠的供电。本着探讨电缆故障发生的原因及探寻方法与原理,进一步探测电力电缆故障,进而精准的查找出直埋电缆故障点,以此来提供城镇电缆供电的可靠性,确保其优质的服务水平。
关键词:35kV;电力电缆;故障点;测寻;方法?
一、电缆故障的原因
众所周知,形成电缆故障的原因有很多,具体分析以下这几种最常见的电缆发生故障的原因。第一种为电缆受外力损伤。电缆发生由于外力损伤而引起的故障,其实多是因为市政建设管理部门没有严格监管,相对应的是施工单位没有足够的电缆保护意识,又或者是供电企业没有增加其巡查力度。这些方面占据着电缆事故发生概率的40%。第二种为电缆外部机械损伤。此故障多见于电缆施工单位没有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要求展开相关施工与督查工作,导致施工的质量过低。又或者是质量监督人员没有监管到位,由此而造成了电缆外部损伤以及电缆铺设存留隐患。一旦形成电缆外部机械损伤及电缆运行一段时间就会被击穿,留下安全隐患。第三种为电缆负荷过大。众所周知电缆需经历供电负荷高峰时期的长时间过负荷运行,那么如此高强度以及期限的运行,会让电缆的整体运行温度高出电缆正常运行的允许温度,由此而造成了电缆终端接头、中部接头以及电缆薄弱处被击穿的可能。第四种为电缆受外界环境影响。地质条件很可能让电缆保护层受到化学与电腐蚀,然后在经过长时期的潮气侵入,进而让整个保护层失效,最终造成电缆被击穿的现象。甚至于一些污秽严重的地区,电缆的终端套头会出现污闪,发生短路。第5种为常发生过接地短路故障。一般来说,即使电缆处于持续运行状态,其潜在的故障还是有很多的。在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很可能就会出现电缆击穿现象。第六种受施工工艺的影响。通常出现此故障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电缆施工人员没有得到专业的培训,所以在施工上并没有达到标准施工要求,相对应的制作电缆头或者中间接头工艺质量较差。那么其电缆的运行状态就会受到影响,严重的会出现电缆头或中间接头爆裂现象。
二、电缆故障测探的初测方法
2.1电桥法
使用历史最久远的电缆故障测寻方法为电桥法,当前虽然已经开发了各类型的电缆故障测试方法,然而使用最广泛的测试方法还是电桥法。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电桥法能够精准并便捷的测寻如单相接地以及相间短路的电缆故障。具体分析相接地故障,会在电缆线路的另一端把故障向导体跨节绝缘良好相导体,由此而形成测试回路。那么分别在测试端接入a、b,如此一来就可以在电缆故障接地点两侧的电缆导体促成电桥的两个桥臂。接着还需要不断的调整可调电阻,以此来达到平衡状态下的电桥,此时的电流器中的电流指数为0。
电桥平衡时其导体长度与电阻是形成正比的,两个桥臂电阻之比则是故障点两边电缆长度之比。测寻直埋电缆的电阻接地故障以及三相短路接地故障最经常应用到电桥法。尤其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世界各地发达国家都均采用电桥法。由此可见,几十年来电桥法得以广泛适用,最大的原因就是精准度极高。当然要是细究其存在的缺陷,应该是相对应的电缆必须要有一个绝缘良好相,同时还需要明确了解电缆准确长度等原始资料。除此之外就是使用电桥法测量故障时,还需要借助高压设备烧穿故障点,进而降低故障电阻值。然而故障点烧穿这一工作环节需要花费的时间极长,所以很大程度上电桥法受到限制。
2.2低压脉冲反射法
了解到必须要在电缆线路上形成一定的速度传播,并让传播的距离与时间组成线性关系才可以形成脉冲波。基于脉冲波的电缆原理,进一步发送高频率的低压脉冲到电缆中,由此而阻抗失配的不匹配点。低压脉冲反射法可通用于直埋电缆低电阻接地故障的测寻中,其优点就是并不需要精准的电缆长度等原始技术资料。与此同时,还可以借助脉冲反射波,进一步快速识别电缆接头以及分支点的位置。然而由于实际现场中的故障电缆没有清晰的放电现象,又由于其电力电缆很容易受潮,导致接收不到清晰的反射波,所以低压脉冲反射法更适合应用到测试电缆全长之中。
三、电缆故障精准定点
3.1冲击放电声测法
很大程度上冲击放电声测法,会借用直流高压测验设备进一步帮助电容器充电以及储能,进而确保电压处于某一数值之后能够精准的击穿球间隙。此时的球间隙会结合高压试验设备与电容器的能量向电缆故障点放电,由此而形成机械振动声波,此声波一般比较靠近故障点。与此同时,借助拾音器在沿着电缆线路进一步接收来自故障点发出的放电波,如此一来就可以明确其故障点的精准位置。
3.2声磁信号同步接收定点法
众所周知,声磁信号同步接收定点法是基于电缆加冲击直流高压下,促使其故障点发电,在形成感应环流之后,就可以产生脉冲磁场。与此同时,感应接收仪器还可以快速的接收脉冲磁场信号以及故障点发出的放电声信号。这就意味着在监听声音信号的时候,就可以同步判定该声音是否就是故障点所放电而形成的。如果是,可认定附近就是故障点位置。否则就可以明确为干扰声音。当然一切为了更加精准的测定故障点位置,还会结合探头测试到的声磁,两种信号时间间隔最小的点。通过精测定位,确定故障电阻的高低,结合声磁同步法精测定点。
结语
本文就探析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故障点测寻方法,就其中所使用的基础电缆故障测试故障方法,规定测试人员的技术与经验要求,由此而提高实际现场故障的判断精准率。与此同时就是提高相应电力电缆运行管理人员的监管力度,并让其选择最佳的测试方法,从而提高电缆故障测寻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广玉.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故障点测寻方法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000(003):533.
[2]冀维成.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故障点测寻方法[J].硅谷,2009(1):104-106.
[3]卢岩.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故障点测寻方法研究[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0,v.4;No.32(02):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