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鑫 余琼 高月仕 杨宗能 饶苍平
云南电网有限公司红河供电局
摘要:人工智能驾驶技术的实现需要大量的科学技术支持,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大量的传感器定位。核心技术是包括高精度地图、定位、感知、智能决策与控制等各个模块。采用激光SLAM通过安装在AGV前方或顶部的激光雷达自动识别周围环境轮廓并且实现车辆自定位,根据仓库的环境灵活采用多种传感;自适应运动控制算法,实现高精度运动控制,适应各种复杂的情况;进行路线规划,任务调度的配置、发起、监控,路线交通管制。本文开展人工智能驾驶技术与多种传感器的相互结合研究。
关键词:人工智能驾驶技术;AGV;运动控制
一、前言
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也称为无人搬运车,是工业机器人产业中的一个细品分类,是能够按规定的导引路线行驶并自主完成搬运作业的机器人。按照导引方式分类,AGV可以分为电磁导引AGV、磁带导引AGV、光学导引AGV、惯性导引AGV、激光导引AGV、点导引AGV、图像识别导引AGV、GPS导引AGV等。其中电磁导引和磁带导引技术较为成熟,具有稳定可靠、经济适用的优点,但是也有如下弊端:
(1)电磁导航需要对地面进行开槽、回填,破坏原有的地面完整性;
(2)磁带导航需要在地面粘贴,后期容易被其他车辆与人员碾压坏;
(3)后期工艺要求修改AGV路线,需要重新施工铺设,增加成本;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AGV的电磁导航、磁带导航的弊端明显,急需另一种新的AGV导航方式解决AGV导航的可拓展性问题。
二、基于激光SLAM导航的AGV
2.1激光雷达的原理
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激励源提供能量打破激光器内热平衡,粒子在激光器谐振腔中受激放大,达到出射阈值后,激光从激光器中发出,激光调制器通过控制光束控制器,决定输出激光的方向、光束半径等,最后激光经过光学系统发射。光电探测器负责探测经过反射的激光,产生接收信号,利用高精度时钟确定发射时间和接收时间,经由微处理器计算测量距离、角度、发射强度等信息。利用软件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可以获取目标的表面轮廓与物理距离,从而进行建模或者数据分析。如图2所示。
图2 激光雷达测量显示图
激光雷达测距原理如式(1)。
R= (C*T) / 2 式(1)
其中,R—传感器到被测采样点之间的距离;
C—光速;
T—激光脉冲从激光器到被测采样点的往返传输时间。
2.2激光雷达的划分
(1)按照扫描线数进行划分,激光雷达可分为单线激光雷达和多线激光雷达。
(2)按照成像方式进行划分,激光雷达可分为一维激光雷达、二维激光雷达、三维激光雷达,如表1所示。
(3)按照发射的波形划分,激光雷达可分为脉冲激光雷达和连续波激光雷达、脉冲压缩激光雷达和成像激光雷达等。
(4)按照扫描方式划分,激光雷达可分为扫描式和非扫描式。
· 扫描式:有机械扫描、电学扫描和二元光学扫描几种选择,机械扫描能够进行大视场扫描,也可以达到很高的扫描速率,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方式。
· 非扫描:采用多元探测器,作用距离较远。
2.3SLAM导航原理
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即同步定位与建图,指机器人在未知的环境、未知的位置中,一边移动一边利用自身携带的传感器(编码器、IMU、激光传感器或者视觉传感器)测绘出该环境的完整地图,并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基于激光SLAM导航的AGV中,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通过编码器与惯性测量单元计算获得里程数据,根据机器人的运动模型计算机器人的位姿,通过激光雷达数据,建立基本地图模型,在移动过程中,更新地图,同时结合观测模型对机器人的位姿进行精确校正,得到机器人精准定位,然后把机器人位置添加到栅格地图中,反复如此,最后完成整个场景的地图构建。构建的地图与室内位置对照如图3所示。
图3 构建的地图与室内位置的对照
完成场景地图构建后,AGV要在构建好的地图基础上进行路径规划实现AGV导航。在AGV运动过程中,AGV的里程计和激光雷达配合,计算出AGV的实际位置,与栅格地图进行匹配,实时获取AGV的精准位置和位姿,同时,根据当前位置、目标位置和四周环境进行路径规划,遇到障碍物及时更改路径,使AGV实现自动行驶、智能避障。
三、基于激光SLAM的AGV关键技术
3.1激光雷达
在技术发展方向来说,激光雷达在移动机器人中的应用是大势所趋,但是目前激光雷达并未得到国内移动机器人厂商的大规模应用,短期内也暂时无法突破高昂成本的壁垒,出现爆发式增长。主要原因就是激光雷达的低产能、高成本。激光雷达结构精密复杂,量产难度大,国外激光雷达厂商很少自建生产线,大部分选择代工厂代工;国内激光雷达的研发事业刚起步,技术和产能也有一定困难,造成了激光雷达想要追求高质量就不得不提高成本的问题。
过去几年,激光雷达组件成本逐渐降低,国内激光雷达厂商发展态势良好,使激光雷达的价格有所降低,但总体价格仍然让应用厂商无法大规模采购。据了解,百度、谷歌无人汽车采用的激光雷达,成本在2~8万美元,价格几乎与汽车本体相当。激光雷达成本如此高昂,导致激光雷达与移动机器人结合的产品无法得到普遍客户的认可,对于中低端移动机器人厂商来说,激光雷达目前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3.2地图构建
人们一般采用地图的方式来展示环境的总体信息。AGV独立构建的地图可以分为拓扑地图、几何特征地图和栅格地图三种。在选择地图类型的时候,要根据AGV的环境、使用的SLAM算法和AGV的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正确快速地构建地图对于AGV的作用非常显著,它能够在完成基本的地图构建上提高效率,还可以更好地指导导航和避障工作,提高实时性和AGV的反应速度。
1.栅格地图
栅格地图是众多地图表达方式中最基础的一种。其工作原理是先把待测环境进行分割,分割成为同等大小的网格,网格的状态分为“被占用”和“未被占用”两种状态,在算法中用“1”和“0”两个数值来表示上述两种状态,每一个网格用处于0到1之间的数字来表示被占用的概率,也能用来指代在真实环境中对应位置存在障碍物的概率大小。
在构建地图时,如果所收集的数据来自于激光雷达,栅格地图这一方式具有很大的优势,因为它更容易创建和维护,并且在临时信息出现时,比如过往的车辆行人等,也能很方便地更新地图内容。栅格地图能够显著划分出可通行区域和障碍物边缘与位置,因此十分适合轨迹规划和避障导航。栅格地图的分辨率取决于栅格的数量大小,如果要提升栅格地图的分辨率,那么必须要减小各个栅格的尺寸,使用数量更多的栅格来表示[2],栅格数量越多,需要的计算量就越大,需要占用更多内存来存储地图,在高精度和实时性之间的矛盾里,目前的解决方案是在面积较小的室内环境使用。目前,无论是2D激光SLAM还是3D激光SLAM,应用最广泛的地图种类是占据栅格地图。
2.拓扑地图
与通过笛卡尔坐标系来表示位置的方式不同,拓扑地图借鉴了拓扑图的结构和思路,采用各个节点和用来连通这些节点的边的方式来实现地图的表达。在这样一种地图里面,各个节点与外部实际环境中的各个物体相对应,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各个边则代表这些物体的相互邻接关系,直接路径的存在表示为这两个物体之间存在一个连接两者的边。这种表达方式优势在于,能够占用更少的资源来记录整个地图的信息,节点之间的连通性和路径的存在更加直观,但是这种抽象地图导致其具有较差的可读性,人机交互能力差,因此拓扑地图更加适合路径规划而不是地图构建。
3.几何特征地图
在探测环境时,几何特征地图将以环境探测到的物体的几何特征(如线段、曲面、点等)来表示物体,因此,构建出来的几何特征地图更加贴近于人眼观察到的环境。这一表达方式的主要流程为:在得到传感器所采集到的原始环境信息之后,利用从环境信息中提取出的环境的几何特征来表示这些环境,并使用这些环境特征进行地图构建。
几何特征地图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直观性强,能够快速识别出物体在环境中的位置,并且相比较于栅格地图,几何特征地图占用的内存空间更小。但是在面对复杂环境时,无法显示出具体细节。在出现临时障碍物或者地图更新时,局部地图需要和全局地图进行匹配,更新时间比栅格地图缓慢。复杂环境中,对AGV的位姿进行精确估计需要大量的扫描匹配,几何特征地图的概括性可能会导致这一扫描匹配环节不成功。
总结
SLAM最早由国外学者提出,1990年的一篇文章中,使用扩展卡尔曼滤波求解SLAM,并成为以后SLAM问题的主导模型。SLAM技术在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领域应用比较广泛,并得到了深入研究,技术也比较成熟,就今后的发展本文做如下几条总结。
激光雷达想要普遍应用于各种场景,主要难点在于(1)工作环境对激光雷达干扰大,如雾天难以工作;(2)价格太高,通常在万元以上。对于激光雷达功能短板,可采用多传感融合的方式解决;对激光雷达大规模应用形成最大阻碍的价格问题,目前有两个主要解决途径:一是在机械旋转式激光雷达产品中,实现电子元器件的高度集成化与芯片化,二是研发固态激光雷达。感器融合;提高激光SLAM算法的鲁棒性与实时性。随着激光雷达技术的成熟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低成本激光雷达被民用化,同时将会有更加鲁棒的激光SLAM算法产生,基于激光SLAM的AGV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训栋,张鑫.AGV视觉导航技术研究进展[J].物流科技,2019,42(6):56-59.
[2]张东,江亚峰,姜烽,等.一种AGV改进惯性导航系统的设计及实现[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9,48(4):192-195.
[3]钱晓明,张浩,王晓勇.基于激光扫描匹配的移动机器人相对定位技术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16,47(3):14-21.
[4]皮燕燕,王远明,刘为任,等.二维场景中SLAM算法对比研究[C]//2018惯性技术发展动态发展方向研讨会文集,2018.
[5]邓伟,梁岚珍,浦剑涛.大范围环境中EKF-SLAM问题的改进算法[J].计算机仿真,2014,31(11):345-34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