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安全性的研究与应用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中国电业》2021年第11期   作者:代东举
[导读]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电动车产业有了更大的发展规模,
        代东举
        天能新能源(湖州)有限公司  313000
        摘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电动车产业有了更大的发展规模,车用动力蓄电池发展呈现明显的标准化趋势。锂离子动力蓄电池优势在于高比能量与循环寿命长,成为现阶段动力蓄电池的重要选择,其安全性深受人们关注。基于此,针对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安全性研究与应用相关知识,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简单地分析,希望对相关领域研究有帮助。
        关键词: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性;应用
引言
        作为一种高性能电池,锂离子电池虽然研究时间短,但商品化进程却非常快,以其独特优势广泛应用于各行业领域。该电池电压与比能量比较高,有很好的循环性能与环境,因而在3c市场、电动车与混合电车、军事领域及空间技术等相关领域有了更大的应用范围。与金属锂二次电池相比,锂离子二次电池安全性更好,但却有很多安全隐患,比如电池比能量太高,有机易燃物电解液,假若电池热量形成高于散热,就会引发安全事故。相关研究发现,如果使用不规范,锂离子电池温度超过700℃引起铝集流体熔化现象,电池就会出现冒烟、着火及爆炸,威胁人员生命安全。因而,锂离子电池研发工作中,电池安全性指各类测试状态下,规避冒烟、着火及爆炸等电池隐患,不规范应用电池时也不会影响人员生命安全,这些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安全性能影响因素
        1.1蓄电池材料安全性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进步,材料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断提高,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以往的LCO(钻酸铿)到NCA(镍钻铝)、/NCM(镍钻锰三元复合材料)、LMO(锰酸铿)、LFP(磷酸铁铿)等,当前该蓄电池材料以NCM,LMO与LFP为主,原因在于该材料安全性满足动力领域需求。单体电池来讲,电解液与负极材料对电池安全性也有一定的影响,不同MCMB有不同的热失效温度,表明不同负极材料对电池安全性会带来不同的影响。负极方面,石墨材料是比较常用的。现阶段,积极研究LTO钦酸铿材料的应用。充放电情况下材料不会发生膨胀,该材料即为“零应变”。材料安全并非意味着单体电池就是安全的,作为复杂电化学体系的一种,锂离子蓄电池组单个电池组件包含正负极、隔膜与电解液,其“底板效应”与自身安全性密切相关。所以,独立LFP材料安全性搞过其它材料,LFP蓄电池就有更高的安全性这一结论是比较片段的,与系统工程理论不相符。
1.2制造工艺方面的影响
        锂离子电池生产制造过程中,圆柱与叠片式是主要制造工艺,无论其结构属于哪种类型,电极制造与电池装配等生产过程对电池安全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制造工艺主要包含:正负极混料、辊压、涂布、裁片、极耳焊接、层叠或卷绕、封口、注液及化成等,这些工序都会影响电池自身安全性能。此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表现为:(1)正负极容量配比。电池使用寿命与安全性能取决于正负极活性物配比,特别是过充电。假若有较高的正极容量,负极表面沉积金属锂;反之负极有太高的容量,也会造成损耗电池容量。为了保障电池安全,通常要考虑电池正负极循环特点与过充情况下负极锂接受能力,以此合理设计冗余。(2)有效控制浆料均匀度。其对电极上活性物质分布均匀性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电池安全性受到影响。制浆时间太短而且浆料均匀性差,充放电情况下电池负极材料的膨胀与收缩比现象严重,使得金属锂极易发生析出;假若制浆时间太长,使得浆料太细就会增加电池内阻。(3)加强控制涂布质量。

对于涂布而言,温度与时间是影响其质量的重要因素,加热温度太低或烘干不充分,溶剂残留在电池表面,只能溶解部分粘结剂,剥离出部分活性物质;一旦温度比较高,粘结剂就会发生结晶现象,活性取证脱落后电池内部出现短路现象。另外,涂布厚度及均匀性也会影响活性物质中锂离子嵌入及脱出。实际工作中,如果负极膜太厚或均匀性差,充电时各处发生极化现象,都会沉积在负极表面的局部部位。
1.3电池组安全性能造成的影响
        锂离子单个电池应用时,必须要配置防过充、过放与过流等相关装置,保障电池安全。动力锂离子组合电池使用情况复杂,相较之单个应用,电池组合应用情况下过充及过放现象发生几率高而且发现比较难。电池组中各电池存在不一致性,也有不同的循环充放电,会加剧单体电池容量衰减,电梯电池中最小容量也影响着串联电池组容量,所以此类差异很大程度上会缩短电池组使用周期。此类不平衡的出现主要是因:电池制作时,受制作工艺影响,就算同批次的电池其容量与内阻也会不同,甚至自放电率也有差异,积累一段时间后电池出现容量差;应用电池时,在温度或电路板等不同使用环境中,电池容量难以达到平衡。为了确保锂离子电池组不受影响,电池组充放电时要保障电路均衡性。
        现阶段,锂离子电池组平衡控制方法,主要是结合平衡时电路耗损的能量,其可划分成能量耗散及非耗散两大类。前者主要指电阻并联到电池组各单体电池后产生放电分流,保持电压均衡。其有简单的电路结构,单体电池容量高会消耗能量,能量浪费与热管理问题无法避免。后者电路能耗明显低于前者,电路结构复杂,因而将其划分为能换转换均衡与转移式均衡两大类。现阶段锂离子电池通常是结合电池组电压判断其电池容量,制定均衡方案,属于电压均衡模式,电压检测准确、精度与漏电流情况对电池组一致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2、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安全性改进与展望
        当前,蓄电池安全性备受关注,相关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国生产厂家来讲,要做好以防几方面工作:(1)注意蓄电池时效性。使用后期考虑蓄电池安全性能,到当前电池安全性检测只能抽检新蓄电池,但各类安全事故中,新蓄电池占比比较小,使用一段时间后的蓄电池是安全事故的主要元素。因而,要及时构建评价指标对劣化后蓄电池做好安全可靠性的评估,有效融合蓄电池安全性检查及电动车应用。(2)蓄电池有有更高的一致性能力。当前,我国蓄电池连接及时发展一单一化螺栓连接为主,根本原因在于考虑后期维护方便,我国动力蓄电池没有很高的一致性。该问题处理好后,民用蓄电池发生一致性的问题就会很容易的解决,自动化技术发展日益成熟,以此有效增强了蓄电池安全性能。(3)蓄电池冷却技术发展要打破单一化风冷技术束缚。因风冷技术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无法均匀散热、风源自身温度控制等方面的问题,使得蓄电池间一致性不断劣化,因而要积极开发并应用液冷冷却方式。(4)进一步晚上整车设计理念。把电动汽车看作是新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不能时常处于改装简单地线路,要尽可能有机统计蓄电池与电动车。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些年,锂离子蓄电池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锂离子动力电池开始进入市场。现阶段,其还处于发展阶段,要进一步改进完善以此更加满足工业环境时代高倍率充放电循环、恶劣环境维护及高低温条件等使用需求。深入研究电池体系与材料等方面的安全问题,基于设计、生产与使用方式等方面入手保障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安全性,以防发生不安全事故,为锂离子动力电池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建龙.锂离子蓄电池的安全标准及安全防护探究[J].中国自行车,2021(01):66-67.
[2]李广友,史宁.锂离子动力蓄电池认证策略研究[J].质量与认证,2019(07):75-77.
[3]田崔钧,田君,陈芬,佟蕾,高申,徐春常,王子冬.锂离子电池安全性测试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8,32(10):34-39.
[4]陶文玉,张敏,徐霁旸,李寿年.动力锂离子电池测试标准比较和分析[J].电池,2018,48(02):122-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