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思妙解,精确快速——浅谈小学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10期   作者:白志壹
[导读]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和行为发展的黄金时期,
        白志壹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板蚌乡板蚌中心学校  663305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和行为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对他们的言行进行良性引导,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引导学生养成正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对此,本文也将以小学生的成长为切入点,立足于数学课堂的设计,从速率提升的角度入手,分析小学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启示,构建更加生动的现代化课堂,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际问题;解决方法
引言:
在素质化教育和新型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当下国家在宏观上对学校课堂的要求相较于以往而言,也有了更加明显的调整和转变,不再以简单的理论知识背诵为本位,而是更加强调技能的延伸和拓展,这种变化也给教师的创新提供了更加鲜明的思路。数学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也应当受到更加高度的重视和关注,特别是就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要尤为强调问题解决的重要价值。
一、鼓励学生发展审题能力
题目主旨的分析和提炼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前提,如果学生不能从题目中找到切入点,或者是题目的理解出现了偏差,那么他们之后的时间也会受到极大的        阻碍和限制。当下,很多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都会出现操之过急的问题,他们的理解相对混乱,不能履行关键词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容易混淆,例如小于,大于,不多于,至少,至多等等,而这也让学生的思维判断变得十分混乱,这就大大降低了做题的准确性。久而久之,学生也会产生抵触和畏惧情绪,他们会留下极为深重的阴影,丧失探索的兴趣和自信心。因此,教师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懂得从多个角度出发去判断出题人的意图。 具体来讲,教师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让学生保持足够的耐心和热情,应当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阅读题目,如果题目的阅读不        清楚,那么解题也更是无从谈起。在这里,学生需要一字一句的,认真分析题目中列举出的条件,特别是关键词要分清其概念和本质。而学生也不能用自己的主观臆断或者是历史经验去随意判断题,也不能随意更改词语,必须要放慢速度,确保审题的细致。二是要懂得区分常见的难理解的词,例如,小明摘了30个橘子,而姐姐比小明多摘了5个橘子,那么姐姐摘了多少个桔子?这是相对简单的题目,大多数学生都会使用加法求得答案。如果教师对条件作出改动,姐姐比小明摘的橘子多,并且两人之间相差5个橘子,此时姐姐摘了多少个橘子?这就会让学生感到疑惑不解,容易用减法去进行思考。亦或者,若是再增加条件:小明和姐姐一共摘了几个苹果?就进一步提高了运算的难度,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懂得把握题目意图,提高学生理解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分析相似的问题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没有实现知识的举一反三和迁移运用,只是盲目的依赖公式和定理,在解题的时候加以套用,如果题目改变了形式,学生的方法就会出现很多差错,最终导致解题效果并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当让学生分析相似的问题,从不同的类型        中作出比较和分析。在这里,教师应当适当增加学生练习题目的数量,适当修改题目的条件或者是问题的形式,在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让学生自行修改参与练习。例如:商店正在销售不了,第1天卖出了2/9,第2天卖出剩余的1/5,第3天又重新补货了第2天的1/3,此时还有存货300米,那么原来的布有多少米?当学生算出答案之后,教师可以再继续变换题目的形式:如果第2天卖出了总全部的1/7,那么原来有多少米的布料?这种条件的改变,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活性,让学生展开逻辑推理和论证,充分理解变形题目考查的定律和公式。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小学生的分析能力是相对有限的,所以教师也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保持足够的热情耐心引导,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要积极鼓励他们改正[1]。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
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在这其中,教学领域也自然不会例外,以多媒体的使用最为突出。对此,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塑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可以播放图片或者是视频,让学生获得充足的视听体验,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和好感。例如,假设甲乙之间的公路全长为200千米,张涛骑        电动车从甲地到乙地办事,在去的路上每小时行进20千米,返回时每小时行进15千米,那么张涛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并由此,在多媒体上展示出两段路之间的平面图,学生会在这种生活化情境的引导下,联想到自己的所见所感,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但同时值得注意的,并不是所有的数学问题都能直接用多媒体来表示,教师在展示完动画之后,也需要引导学生实现具象到抽象的总结,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
四、认真反思并总结
小学生是意识和思维独立发展的个体,他们的学习能力是存在区别的,都处于各自的层次,所以教师的设想并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较为良好的成效,也不一定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也需要针对课堂做出有效的反思和总结,积极改进课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分配课堂时间的时候,也要为学生保留充分的空间和余地,要让学生能够自主思考并分析,鼓        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让学生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成就挑战自我,获得更多的满足感与成就感。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当利用多媒体技术建立学生档案,记录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成果和进步情况,从课堂参与度,学习态度,平时测验成绩,终局性考试等多个角度出发,反映学生的综合学习水平,给予学生最为客观且公正的评价,并从中做出纵向和横向的对比,找出学生身上发展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展示        自己的优势与特长,这样更是能够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2]。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持续性推动小学数学实际问题的解决是合理且必要的举动,这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应有之策,也是锻炼学生应用能力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审题能力的培养,相似问题的对比,多媒体技术的灵活运用,课后反思与经验总结这几个角度,论述了小学数学实际问题解决的方法,充分结合了小学数学的基本内容,尊重了学生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能够作为教师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李慎发. 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C]// 2020年南国博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 2020.
[2] 刘杰锋. 浅谈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J]. 女报:家庭素质教育, 2020(2):0271-02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