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生德育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10期   作者:林仕虎
[导读] 文章指出了当代中学生德育素质现状与问题和中学生道德现状存在问题的原因
        林仕虎
        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
        摘要:文章指出了当代中学生德育素质现状与问题和中学生道德现状存在问题的原因,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家庭影响和学校影响。分析了中学生德育问题的有效对策,需要加强德育内容的现实性,优化德育方式,积极组织实践活动。
        关键词:中学生;德育教育;问题;对策
        
        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的关键因素,事关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发展,中学生也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德育是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加强中学生德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然而,在中国几千年传统科举制度的影响下,教育改革也停留在教学改革中,素质教育仅仅是口号,教学改革最终停留在形式上,真正的素质教育并没有落到实处[1]。“重知识轻德育”仍然是我国教育的一大难题。德育观念对德育的过程和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受考核制度的影响,校园欺凌事件和不断攀升的青少年犯罪率层出不穷,正是这种教育负面影响的真实写照。
        一、当代中学生德育素质现状与问题
        (1)传统的德育思想缺失
        在当前我国中学生的教育过程中,首先,我们中学生缺乏敬畏和信仰,缺乏传统的良好德育思想。目前,部分中学生贪图幸福,不尊重知识、不尊重老师、不关心社会和他人,缺乏抱负和理想,部分中学生之间缺乏信任和团结,没有追求进步的精神。这会使中学生长大后缺乏社会价值,没有基本的尊重[2]。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当前的教育现状之一是中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无法积极融入集体,对同学缺乏基本的信任,长此以往,容易造成的后果是,中学生就会缺乏良好的道德感,在平时的活动中不关注集体利益。
        (2)缺乏道德教育,日常行为不规范
        在我国当前的中学生德育中,德育缺失和日常行为不规范是中学生素质低下的重要表现。这种在学习上的表现是,有的学生学习不认真,作业抄袭、考试抄袭,不爱学习甚至厌学,不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严重违反中学生的基本行为准则等现象,对中学生的个人发展和价值观的确立非常不利。道德教育的缺失和日常行为不规范也体现在,有的学生不主动打扫学校的卫生,烫染头发,经常穿着花哨的衣服,日常行为不规范,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整体风格,对学校建立良好的校风和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3]。
        (3)中学生德育思想的错位
        在我国目前的中学生德育中,除了以上两点,还存在着德育思想的错位。一些中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错位,不能专注于他人的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他们长期以自我为中心,以利己为导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而产生冲突和矛盾,对自己的个人和社会定位缺乏正确认识[4]。这些造成中学生因为观念不同对他人缺乏礼让,对长辈不孝,对老师不敬,这对中学生的个人发展和我国未来的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二、当代中学生道德现状存在问题的原因
        1、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
        现实社会中的腐败、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利因素导致青年思想和行为的导致道德失衡现象。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这些思想功利化现象明显,严重腐蚀了青年的思想。
        2. 家庭影响
        如今,许多父母无原则地放纵、纵容孩子,养成了他们懒惰、任性、自私的坏习惯。极少数的未成年人也会发展出极度自私,无法与社会沟通[5]。同时,很多家长做了一些违背道德甚至违纪的事情,源于道德也有问题,本身对孩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3.学校影响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接力棒下,学校德育方法单一,重在说教、灌输,以追求升学率作为生存和发展的目标,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中学重智育多于德育,与学生的自我实践和自我教育严重脱节,导致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松懈。
        三、中学生德育问题的有效对策
1.加强德育内容的现实性
改革开放为我国的发展引进了外资,在外来文化观念的冲击下,同时也引进了其他国家的思想和意识形态。在此背景下,学校要坚持德育的根本原则,形成一套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德育体系,因为大多数学生的思想活动是独特的、多变的、不同的[6]。结合当前的形势和当前学生的具体情况,基于多种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并存,为了有效增强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让学生了解真实的社会情况,始终坚持德育的基本主体性,形成一套更适合学生内心思想和心理状况的德育理论和实施方法。坚持正确的信念,增加真实的社会案例,并结合具有时代特征的现实题材,加强德育内容的现实性。
2.优化德育方式
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也是学校德育的主要目标。实践导致真知。学校应打破传统的灌输教育方式,注重实践部分,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为德育创造更多空间[7]。德育教学要充分利用、QQ交流群、网络微博等各种网络社交媒体和软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德育对学生的吸引力。大量的心理实验证明,鼓励和支持的教育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要从传统的批评、禁止、禁止向鼓励、支持、引导转变,实现德育目标。同时,学校还可以开展举办德育相关知识竞赛、辩论赛等适合学生生活的活动,优化德育方式,转变教学思维方式。
3.积极组织实践活动
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学校规定时间内都有一定的社会服务实践和义务劳动。事实证明,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走出校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集体主义和服务社会意识方面也是有效的[8]。德育的目的是为现实生活服务,通过社会服务和志愿劳动,学生志愿者的活动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使德育成为面向社会的实践活动,这些活动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通过社区服务走向社会,学校德育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信念,大大提高了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关于新时期中学生德育教育的探讨[J]。韦桂才。广东科技。2013(24).
[2]初中学生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李传胜。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3).
[3]网络直播对中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与应对[J]。吴向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18).
[4]关于民族地区中学生德育教育方式的探讨[J]。依力亚·艾尔肯。中国民族博览。2019(02).
[5]浅析家长义工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J]。赵彩琴。文学教育(下)。2019(02).
[6]浅谈如何加强中学生德育教育[J]。王丽莉。考试周刊。2019(36).
[7]浅谈中学生德育教育[J]。李源清。东西南北。2019(16).
[8]新时期中学生德育教育时效性研究[J]。马楠。祖国。2016(24).

作者简介:林仕虎,现任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高中数学教师、文科特尖班班主任、高2018级年级组长。追求卓越,争做优秀教育工作者。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