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途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10期   作者:李明
[导读]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高等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对于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
        李明
        西安海棠职业学院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高等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对于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有着重要意义,而党建工作的有效融入,则能够有效促进思政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基于此,下文将对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了二者的发展途径。
关键词:高质量党建;高校思想政治;发展途径

1 高校党建工作对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1.1 加强党对高校工作全面领导的需要
教育是国之根基,高校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是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需要加强和做好高校党建工作。政治引领是魂,高校党建重在铸魂。要着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做好大学生基层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壁垒。
1.2 有助于强化高校教育工作时效性
在推动协同育人模式开展的过程中,不仅与高校教育教学理念相符合,也能强化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效果,实现对学生有效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引领,还能为学        生未来健康发展与成长奠定基础。比如,在两者协同育人工作中,可以结合两者教育内容方向的一致性,深入挖掘思想、行为等方面的教育价值,还会通过将二者有机结合,构建完善教育体系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强化高校教育整体效果,也能推动高校党建工作的健全发展。在协同育人工作中,能够让每个学生都能了解思政教育理念和价值,并且结合党建工作的先进性和准确性特点,帮助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内涵,实现协同育人模式的顺利推进和发展,将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培育等工作落实到位。
1.3 党建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托
在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中,特别注重对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培养,而党建工作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大学生而言,向党组织靠拢是每一位大学生的追求。在大学整个入党的过程中,        从前期学习党校知识到经历入党仪式再到入党后的监督和考察这整个过程就是青年形成信念、追求知识、提升综合素养的过程。但这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体现。
2 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2.1 开展教育方式单调
对于开展思政工作,大部分是关于完成固定的工作要求,并且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以刻板和老套的方式进行教育推动,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投入。在党建教育时,高校党务工作者更多地注重党的理论宣讲,并未系统地将时事政治与党的历史进行传播与融合。在思政教育时,教师更多地注重基本思想素质提升,        并未将党的优秀精神与优秀历史进行讲授,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水平不能得到共同提升。
2.2 缺少协同创新机制
在思政教育与党建工作协同中,未能结合立德树人的认知和理念,加强协同育人工作机制的建立,没有将思政教育与行政工作有机结合,缺乏对党建工作教育价值的重要性认识,也没有通过优化两者融合工作内容的方式,组织多样化党建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等,进而导致协同育人工作不能有效落实。难以保障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降低其协同发展工作有效性。
2.3 高校党建工作重视不到位
根据现阶段我国高校的教育特点来看,普遍存在着“        轻党建、重教学”的现象,这主要体现在很多高校把教学任务与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放在教学中的首要位置,对党建工作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极度不重视。在很多高校的课程设计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所占的比例较小,在短暂的课堂上很难吸引学生的高度注意,因此很多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都缺乏系统性的认识。在党建工作中,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对党员的约束力大打折扣,这也导致很多高校的党建工作很难进行有效的开展。
3 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途径
3.1 丰富活动形式,优化教育过程
在追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工作实效性时,最重        要的就是寻求适合两者的合作形式,一是通过组织部党建工作的要求,对思政教育提出指导方向,提高思想政治的教育水平,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二是通过党建工作的中的党员教育过程,加强对全体的思想建设,在开展初级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发展对象培训班等组织过程中,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向群众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做好思想引领作用。

三是做好信息协同发展,将网络信息资源与校园网作为平台,在活动通知时,向学生讲解党建发展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提高党性认知与理解,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与党建活动。四是创新形式,新媒体时代条件下,将思政教育与基层党建模式进行创新合作,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平台,加强互动交流,全方位、全方面、全覆盖地向学生传播思想文化与政治理论,        推动更高水平发展。
3.2 坚持协同创新理念
首先,坚持立德树人的发展目标,积极创新协同发展理念,充分发挥高校教书育人的职能和作用,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标准,坚持协同创新理念,实现思政教育党建工作协同发展。在协同发展中,可以将党建活动、党建方案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在培育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同时,融入党史、党的理念、党的知识等相关内容,也可以采用在党组织内部开展思政工作的方式,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要求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工作开展中,保持高度一致的工作理念和思想,提升二者如何开展的工作效率。其次,可以共        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与发展目标,积极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做好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工作职业生涯规划等工作的有机结合,积极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弥补,还可以采用将党建工作与职业岗位、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方式,培育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爱岗敬业精神,最大程度地让教学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以新媒体平台为载体,拓展党建工作覆盖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高等院校思政教育和党建工作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坚持引导建设各具特色的院系文化、学科文化、社团文化。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        体成为高校党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载体。通过新媒体和新技术充分展示了学校的教育、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工作,构建了“五位一体”宣传平台和“五位一体”宣传工作队伍,产生一批知名的新媒体平台,打造一批影响广泛的网络文化品牌,丰富了党建工作的内容和载体,唱响了社会主义主旋律,初步实现学生思政工作线上线下全覆盖。
3.4 深入创建文明校园,优化育人环境
通过提高高校师生的素养来创建精神文明校园,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树立学生的文明形象,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活动中进一步加强师生对于爱国、爱党的认识,不断的提高学生和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为高校的党建工作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通过对党建工作进行加强和改进,来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的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高品质、高修养的优秀人才。同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学生能够保持一颗与祖国共同奋斗和发展的爱国之心,不断地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使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王思绮.高校党建工作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模式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24):154-155.
[2]董宇婧.探索高校思政教育与党建工作如何协同发展[J].作家天地,2021(08):105-106.
[3]胡国宝.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研究[J].改革与开放,2020(22):43-46.


姓名 李明 西安海棠职业学院

(出生年-):        1990.02.14
性别:        男
民族:        汉
籍贯:        山西吕梁人
职称:        初级会计
学历:        本科
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
邮寄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东郊水安路30号西安海棠职业学院
电话:        13488112733

【署名单位】
单位名称:西安海棠职业学院
省市:陕西省西安市
单位邮编:7100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