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引领高校党建发展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10期   作者:樊杰
[导读] 高校的党建工作是落实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关键
        樊杰
        西安海棠职业学院
        摘要:高校的党建工作是落实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关键,良好的党建工作能够有效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并对学生的思维及价值观产生影响;同时,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也能够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有效性,其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基于此,下文将对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工作的协同发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党建;发展

1 做好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工作协同发展的重要价值
        1.1 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身处时代改革浪潮中,需要高校培养的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勇担重任,不负历史使命。对于培养新时代青年的艰巨任务,更加需要扎实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把坚定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与丰富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新时代的“四有”青年。
1.2 有利于提升思政理论教育和价值
在开展协同育人工作中,可以发挥党建工作对于思政理论教育和价值的一定作用,积极结合高校学生群体的特征,开展与特色主义教育有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        作,增强学生对现代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方向的正确认知和理解。同时,也能充分发挥党建的育人作用和价值,向学生传授更多与党的先进精神有关的知识内容,不断对学生的思想和价值理念进行熏陶,增强学生对党的先进精神的认同,还能合理挖掘协同育人背后的立德树人思想和素质教育内涵,全面实现对学生完整核心价值观和能力的培养。另外,在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中,也能调动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党建有效引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强化学习水平和实践能力。
2 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间的关联性
2.1 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具有统一性
        首先,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的目标基本是一致的。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重要阵地。开展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其次,党建工作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工作方式存在较多的相似之处。两者都是在“人本理念”的基础上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培养学生道德意识和提高学生政治水平的同时,为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第三,两者在教育的结构上也高度相似。在落实教育实践的过程中,都是从政治理论着手,在帮助学生确立道德素养和自我信念的同时,对学生        进行深层次的爱国主义教育。虽然两者在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上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但本质上没有明显的区别。
2.2 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补作用
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其中,高校党建工作能够通过确保高校可以认真贯彻和落实党的路线方针,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宏观的方向指引。思想政治教育则能够在教育中拉近党和学生的距离,增强党吸收并培育优秀大学生成为党员的能力。从这一角度上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为高校党建工作奠定了基础,通过让学生掌握更丰富的理论知识,能够使党建工作不再是无根之水、无本之木。而高校党建工作则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指引,能够通过思想引领,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与升华。由此可见,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合力,能够通过协同        育人模式推动教育工作的创新,发挥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引领作用。
2.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证了党组织活动的有序开展
高校的党建工作实际上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包括思想方面的工作和教育,同时也包含高校文化建设、组织建设、体系建设和制度建设等。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如果想要正常开展一些活动,只有在保证好工作开展到位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各项党建工作活动的有序开展,才能更好地保证高校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和科学性。

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群体成员具有较强的多元性、独立性和可控性,在组织各种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        活动时就应将群体成员的这种特点很好地发挥出来,帮助高校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 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协同发展途径
3.1 建立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紧紧围绕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建立长效的工作机制以发挥出协同育人的教育价值。高校应形成统一的协同育人理念,对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价值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剖析其育人机制,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理念。在协同育人中需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原则,通过实践增强育人的先进性和广泛性,加大对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培养力度,并建立完善的引导和监督体系,从而形成长效的协同育人机制。此外,高校应不断优化协同育人的组织结构,通过发挥管理层的统筹协调作用,为协同育人的展开提        供资源、环境、条件等方面的支持。
3.2 强化理论学习,完善教育内容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与党性修养,需要强化理论武装,在学深悟透上做深做实。一是要加强党的政策宣传,不管是思想政治教育课还是党组织教育,都要将党的理论宣讲做到学生中间;二是要着眼于学生产生问题与感兴趣的方向上,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与基层党建的授课内容过于单一枯燥,导致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不高、传播性不强,在遇到国际国内重要大事节点上,应及时结合做好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好正确的思想引导。三是要加强实践的教育意义,时刻思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开展多种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等,在服务与实践中学思知行感悟,联系实际,做到实践出真知,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通过构建党员职责划分,旨在最大程        度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透过优秀党员的思想修养和行为给周边学生带来正向影响,从而提高党员以及积极分子的政治素养。
3.3 实现教育方法的协同化
高校的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顺应时代发展,适时吸收互联网和电子信息等先进技术,不断地更新自身的教育方式,明确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从而满足学生更加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保证育人目标的顺利完成。可以根据现在发达的互联网来进行教育上的宣传,在这期间,教师不能忘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校园中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更为亲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教育教学效果的良好运行。
3.4 优化协同创新平台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可以优化与党建协同创新和发展的平台,不断完善针对大学生能力培养的新媒体        媒介和平台,全面发挥网络化功能和作用,促进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发展。在创建协同发展平台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新媒体平台的优势,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构建完善的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系统发展体系,积极优化相关课程内容,还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传播党建思想和思政教育理论内涵,也可以通过两者都协同创新平台,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和四个自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不断开拓学生学习视野。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政教育与党建工作协同发展,最主要的是坚持协同创新理念,加强相关工作理念的有机统一,还要结合协同发展工作的价值和作用,做好思政教育和党建工作两手抓的相关工作,从而才能推动协同工作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登攀.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的建构[J].陕西教育(高教),2021(06):43-44.
[2]王思绮.高校党建工作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模式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24):154-155.
[3]曹文涛.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路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10):106-107.

姓名:樊杰  单位名称:西安海棠职业学院
(出生年-):1990.03.10
性别:男
民族:汉
籍贯:甘肃张掖
职称:???陕西省人力资源师(二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邮寄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东郊水安路30号西安海棠职业学院
电话:15289358815

【署名单位】
单位名称:西安海棠职业学院
省市:陕西省西安市
单位邮编:7100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