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10期   作者:陈兰
[导读] 为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陈兰
        重庆市忠县新立中学校 404325
        摘要:为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本文就以下内容对史料实证进行概念性的阐述,并结合现今的高中历史教学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策略,其中包括提升学生的史料搜集能力、塑造学生的史料分析意识以及帮助学生建立史料实证思维等。利用这一些策略提升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评阅史料的水平,整体上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关键词:高中历史;史料实证;培养策略
前言:
        史料实证是高中历史学科素养中重要组成内容,学校应该充分利用高中历史内容来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在史料实证中,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知识能力对历史资料分析、探究以及反思,对学生内化历史内容中的价值观念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通过以下内容探究分析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策略方法,以此为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一些建议。
        一、史料实证概述
        新课改的倡导下,教学侧重点不仅仅是学生对理论知识内容的掌握,还重视学生的学科素养的培养。高中教学中历史学科是重要的学科,提升学生历史学科的素养是高中教学目标重要成分之一。提升学生历史学科的素养则需要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利用教学方法来向学生传达学科中的价值观念。而史料实证素养则是要求学生能够在历史学习的时候,对历史内容中的史料充分的挖掘和分析,并结合客观的材料来审阅史料,以此来实现取之精华去其糟粕的效果,并最终给出对这个历史事件合理的分析过程以及结果。其中史料实证的过程就包括收集史料、想象探究、内容重现、辨析讨论的过程,学生掌握史料实证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很好地认识历史内容,以及利用现有的资料对历史内容重新辨析,给出新的看法和态度。历史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从而实现整体实力的提升。
        二、史料实证培养策略
        (一)借助现有搜索方法,提升学生自主搜集史料能力
        史料实证中有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搜集有效的历史资料,关键的信息内容对实证过程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之前首先要提升学生搜集史料的能力。学生的史料信息来源一般是教科书、课外书籍以及网上搜索,教科书上的内容简略,课外书籍内容以及网上信息则呈现着海量且繁杂的特点,与此同时还存在观点伪科学的情况。所以教师要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方法来帮助学生提升个人史料收集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较为官方的史料收集网站,或者在讲解相应历史事件或者历史阶段的时候,教师可以分享一些相关的书籍内容,让学生自行搜集观看。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较为方便的史料检索方式,比如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内容来搜索关键字条,以此获取相关的知识内容。学生掌握有效的史料搜集方式,学生可以拥有更为全面的资料来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探究,从而获得更加客观的态度和见解。


        例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地学习中,教师可以针对“五四运动”这一个历史事件来向学生展示史料搜集的过程。比如可以观看有关于“五四运动”的纪录片以及影视材料,利用可视化的方式来直观地感受“五四运动”中历史人物的风采。或者可以去图书馆相关区域搜集那个时代的有关书籍,查阅那个时代的人对“五四运动”的态度观点以作参考。这些方式可以获取相关的史料内容来完善学生对这个历史事件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完成史料实证的过程。
        (二)利用最新史料内容,激发学生的史料分析意识
        由于历史材料呈现的方式以及呈现的内容过于单一,学生对史料的研究一直保持一个兴趣泛泛的态度。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兴趣,激发学生的史料分析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激发学生的史料实证兴趣,教师可以从历史材料的内容以及展示方式入手,如可以针对一个历史事件来纵向和横向地拓展其内容,比如介绍历史事件中人物背景,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以及这个历史事件衍生的其他历史事件。拓展了历史事件的思考空间,学生可以从多个维度来看待历史事件,感受史料实证的魅力,以此产生兴趣。或者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方式来向学生展示史料实证的过程,首先利用多媒体可视化的方式来展示史料各方面的内容,其次借助科学技术来现实史料的逻辑脉络,简化学生史料实证的过程,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知史料实证的逻辑过程。
        例如在《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方式展示列强入侵的历史证据,比如历史图片、文书报纸以及相关的记录。学生直观史料,可以有效推动学生对史料共情,驱动学生充分发挥个人能力进行史料实证,并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个人的史料实证素养。
        (三)融合课堂提问方法,建立学生史料实证思维
        学生对史料实证的过程一直存在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认为史料实证就是阅读材料,并基于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分析探究,与此同时学生在史料实证的过程中没有发掘其中的逻辑规律,降低了史料实证的效率。教师作为课堂学习的重要引导者,要合理利用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史料实证思维,从而提升史料实证意识,培养个人的史料实证素养。课堂提问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方向,并在循环渐进的思考中建立个人学习思维,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史料实证思维,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注意课堂提问的合理应用,比如课堂问题难度以及内容上的设计要有阶梯式的逻辑过程,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其中的逻辑规律,以此来建立一个有效的思维模式。
总结:
        在历史学习中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教师要在教学的时候要提升学生的史料搜集能力、塑造学生的史料分析意识以及帮助学生建立史料实证思维,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有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掌握知识内容以及价值观念,从而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实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胜海.运用史料还原历史——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J].试题与研究,2021(15):15-16.
[2]刘刚.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37):133-134.
[3]刘世忠.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素养培养途径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08):119-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