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开发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10期   作者: 陈德心
[导读] 现阶段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核心理念就是通过合理的教学内容与高效的教学手段来提升高中学生的地理能力素养
        陈德心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度尾中学 351266
        摘要:现阶段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核心理念就是通过合理的教学内容与高效的教学手段来提升高中学生的地理能力素养,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结合乡土案例开展教学活动,在为高中学生传输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其掌握应用以及内化地理知识的方式方法。本文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主要论述了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中如何开发和应用乡土案例的方式与方法。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乡土地理;教学案例;
        引言:传统教学中的地理教学课堂往往采取“教师照本宣科讲解知识,学生机械化的记录、背诵知识”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虽然会在短时间内提升高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却无法有效提升其地理素养,无益于其长远发展。由此就需要教师能够掌握合适的教学方法,在地理课堂中利用高中学生较为熟悉的乡土案例来提升其学习效率,深化其理解程度,加强其地理核心素养。
        一、结合教材开发乡土案例,提升高中生的区域认知
        教师应该在设计教案之初就要对教材进行透彻的分析,并结合高中生的真实学习水平,制定一个更加清晰的教学目标,进而开发出更具实效性的乡土案例。现如今地理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以培养、优化高中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首要目标,由此就需要教师能够以高中学生的视角去看待地理教学课堂内容,从而结合教材内容,为其开发出其更熟悉也更加感兴趣的乡土教学资源与案例,使其在学习中完善其地理区域认知结构[1]。以人教版地理必修二中的“农业的区位选择”为例,在学习这一部分的知识时,教师首先就应该明确本节课“使高中生了解并掌握各种因素对农业生产布局以及变化的影响”这一教学目标,以此作为开发相应乡土案例的主要依据,并做到在提升高中生学习效率的基础上加强其地理区域认知能力。教师可以结合书中“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的教学案例来引导高中生结合当地地理位置、地理特征等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来开发出更具有本土特色的案例。以福建省仙游县度尾镇文旦柚作为选题角度,教师就可以带领同学们去详细地调查当地的地理资源、自然环境、以及地理位置等方面对本区域的土地自然生产力、种植业区位决策的影响,开发出如“影响文旦柚种植的区位因素”等本土地理案例,引导高中生在学习、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完善其地理区域认知结构。
        二、开发案例时注意问题引导,提升学生综合地理思维
        为了有效提升高中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教师在开发乡土案例的同时还需要结合案例中的知识点来创设出具有一定引导意义的教学问题,用以刺激其头脑,促使其智力水平以及综合地理学科思维获得提升[2]。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中“人口变化”这一章节的知识内容为例,在针对这一部分的内容开发乡土案例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以及其所在地具体情况来为高中生开发诸如其“近十年人口数量变化”、“人口空间变化”、等乡土案例,同时结合案例中的知识重点来设计案例分析问题,意在全面提升高中生的综合思维。

如“结合本地近十年的人口变化分析居民生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外来务工人员、大学生等群体对本地的人口数量与人口空间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应如何改善?”等。核心素养理念下的乡土案例开发以及地理教学活动的设计更加强调提升高中生的思维能力,乡土案例分析问题的意义与之不谋而合,对高中生综合地理思维素养的提升具有极大程度的积极影响。
        三、结合实际问题开发乡土案例,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在开发乡土地理案例时,教师除了要运用一定的问题来刺激高中生的综合思维之外,还要注意对其地理实践能力的引导,使其能够以掌握高效解决问题的方式,进一步地提升其地理知识的应用与实践能力。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水资源的合理运用”为例,为了加强高中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提升其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教师就可以结合当地水资源运用与安排的实际问题来设计乡土教学案例的具体内容,开发出如“福建省水资源分布存在的问题”“福建省水资源污染情况”等乡土案例。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高中生在分析、开发时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绘制出当地的水资源分布图,并且结合当地的农业、工业发展情况以及水资源污染问题与其所学习的地理知识来规划出水资源的合理运用方案以及改善工业、农业污染,增加可利用水资源的举措。教师应该注意的是此举的教学意义并不在于使高中生设计、规划出高效且科学的方案,而是要使其在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中逐渐地掌握一定解决问题的地理实践能力。
        四、利用乡土案例的开发,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
        教师为高中生开发出更具本土特色的乡土案例不仅要使其加强对相关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程度,进一步地提升其对其所在地地理环境的认知与了解程度,同时也要能够使其在学习完地理知识内容与分析过相关乡土案例后能够以更加客观的角度去看待其自身对自然、人文等地理环境的影响,进而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养成正确的人地观念,促使其心灵与智力皆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3]。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为例,教师在讲解完本章节的基础知识之后就可以结合当地的真实情况,以培养高中生人地观念为目标,顺势为其开发出诸如“当地工业区域的形成”“当地工业发展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当地工业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等案例。利用比较有争论的案例来构建与高中生探讨、交流人地观念的“平台”,激发高中生的思考,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个人对自然环境以及他人的责任与义务,使其做到将地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如今的高中地理教师不仅仅要做到“教书”,同样也要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强调“育人”,结合兼具趣味性与实效性的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与乡土地理案例,为高中生提供更加自由的学习环境与相对更加轻松、愉悦的学习体验。同时使其人地观念与地理知识认知程度上升至更高的水平层次,使其在充分感知到学习地理知识的乐趣,进而落实地理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正荣,谭晓宇,张小东,刘守江. 浅谈新课标视野下的地理案例教学方法——以2016-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旅游地理”为例[J]. 地理教育,2020,(S1):73-74.
[2]刘聪慧. 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案例开发[D].内蒙古师范大学,2020.
[3]张文娟. 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开发与应用的实践研究[D].河南大学,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