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班主任如何利用功过评价机制进行有效管理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10期   作者:芮琼
[导读] 有效管理 功过 记录 反思 能量少年
        芮琼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杜鹃小学 314100
        【关键词】 有效管理  功过 记录 反思 能量少年
【摘要】借鉴袁了凡功过四训格,再结合小学生特点的评比特色,制定了能量少年功过评价机制。操作程序将以往的学校单一评价方式转变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评价模式,通过记录、反思、整改,培养学生自觉自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整个社会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当前班主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如今,我们班主任的工作现状却不容乐观,许多管理的手段都缺乏有效性。主要存在了以下两个问题:
        1、当前,生活质量的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和放任造成许多不良习惯。同时,在城市日新月异发展的时代,外来民工子女大量涌入,他们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更是现今我校教育面临急待解决的问题。
        2、“我是小小红旗手”之类的评比栏里各种图案的贴纸或奖章确实对孩子们起到了鼓励和促进作用。但是这样的教育手段越来越显现出他的力不从心。“常规”评比如今到底有多少分量,这个值得我们思考。
一、功过评价机制的定义。
        从袁了凡的《四训功过格》得到了启发。袁了凡是明朝思想家,是迄今所知中国第一位具名的善书作者。他的《了凡四训》融会禅学与理学,劝人积善改过,强调从治心入手的自我修养,提倡记功过格,在社会上流行一时。
        借鉴了袁了凡的功过四训格,再结合小学生特点的评比特色,“功过格评价体系”形成了。操作程序将以往的学校单一评价方式转变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评价模式,通过记录、反思、整改,培养学生自觉自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有效开展功过评价活动的具体操作手段。
1、扬功德,记过失。
        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学生对自己的评价首先要有依可循。通过班主任会议,制定了一系列评价的细则,来帮助学生们反复对照。久而久之,这样的行为准则就深深的印刻在孩子们的心头。
        在班级中,学生每日每周根据自己在校的表现情况记录个人的功过。在家里,请爸爸妈妈们也来帮忙。根据学生在家中的孝行表现,由家长给孩子打分,如实记录在孝行记录本上。在社会上,学校联系社区和单位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对敬老院、特困家庭的服务,社区专场演出等)。学生参与完成后,由单位签字或敲章,记功。

学生利用双休和假期自发形成的善举,由服务单位或个人签字,班主任核实,记功。
2、勤反思,修善行。
        对于小学生而言,反思是指反省、思考,改进和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包括对态度的反思、行为的反思、方法和效果的反思。如果只知道一味的记录自己的功和过,那么显示在学生面前的仅仅是数字。学生无法真正审视到自己的问题,也无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我们的此项活动特地为学生设计了反思的环节。
        首先是对于班级中的问题采取“周周思”的方式,让学生对照自己一周记录的功和过,来正确认识自己存在的问题,认识到主要是哪些地方出错了,孩子才能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注意避免。其次,在家庭里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孝行记录,写下孝行日记。在日记的过程中,总结出半月来自己在家中的得与失。
3、积能量,树榜样。
        每月功过相抵之后,产生的分数为孩子的能量分。通过能量积分榜的数据记录,全班选出5名能量分值最高的学生和5名分值进步最大的学生为当月的班级“能量少年”。颁发能量章。学期结束根据能量章的数量评选出校级“能量少年”。能量少年的评比和表彰,既是对优秀学生的肯定,也是对其他学生的一种鼓励,激励他们继续向着这样的榜样前进。
4、换奖励,得成果
        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曾这样说过:“教育,就是给人积极向上的影响力,教学艺术就是激励的艺术。”虽然物质的刺激和奖励不是最终的目的,但它在一定的阶段却能成为一种值得利用的动力。它能够激励学生再学习,激励学生向下一个目标努力。能量分高的学生要有“糖”吃,“能量”成果应及时得到兑换,让学生体验到“有付出就有回报”。
        学生们通过记录的能量积分卡,可以到学校开设的“能量超市”兑换一定的奖励。物质奖励分值低,主要“商品”是学生的学习用品和有趣的课外书籍。精神奖励需要的能量值较高。可以是参加学校某个社团的入团证,可以是请爸爸妈妈到学校参观听课的邀请卡……,
        这种新的评价机制代替了过去老旧的评选办法,这种评选办法的改革,实际上就是将评选过程融入到了整个日常行为中,操作性强,实效性高,深受学生的欢迎。通过“能量少年”功过评比系列教育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热爱学习,积极进取,诚实守信,团结互助,尊敬长辈的优秀品质。使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学习习惯。 每一位学生都踊跃接过这能量的火把,将这样的正能量传播到更多人的心中。
【参考文献】
袁了凡    《了凡四训》1602年
王慧霞    《探索“品行评价机制”培养学生良好行为品德》201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