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山
梅州市东山学校
摘要: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了情感与品德、健康知识与行为、运动能力与习惯,因此,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技能,更要让学生在学习体育运动技能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能够树立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也要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活动适应学生的需要。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路径
引言
体育是促进学生生长发展的重要科目,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时,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应该同样注重。初中生正值青春期,是身体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时,应该对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使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提高身体素质,使学生在一个健康良好的氛围中成长。
1核心素养的概念
在2014年,教育部提出:研究各个阶段学生发展所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明确学生终身、社会发展中所必备的关键能力及品格。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逐步建立。它是现阶段教育方针的具象化,是实现宏观理念、教育目标以及具体教育实施实践三者之间链接的关键环节。因此,在初中的体育学科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目的,发挥它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核心素养的全名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当代学生能够应对终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所必须的品质与能力。它是新时代教育理念中,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大趋势。
2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作用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对应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慢慢形成学生个人品德发展以及在社会发展中所需要具备的品格与素质,就像是结合了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技能,接收到的情感、方式态度、人生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结合体。
核心素养培养的整体性不仅是在学习中获得的,同时需要切实地利用到生活当中进行实践,发挥出所学到内容的作用。而核心素养是一个整体性的连贯内容,需要做到不断地培养完善,完全发挥出它的真正作用,而核心素养在成长教育阶段的着重点是不同的,不同的教育阶段传授以及培养核心素养的内容也都存在着不同的重点性,也就是一些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在特定的年级或是学习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重点才会取得更优质的教学效果反馈,也是在为未来阶段中的核心素养培养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基础条件。
新课改是对当前环境下教育理念的重大革新,在它的引导下,教师开始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核心素养,在体育教学中也不例外。从我国当下体育课堂的实际教学来看,大多数的体育老师只是抓住学生的运动成绩,旨在帮助他们能够顺利达到考试的标准。体育分数固然重要,但是教师不能只抓分数,而忽略了体育对学生身心方面的作用。将新课改的核心教学方法融入实际教学中,可以帮助教师改变教学理念,在把握体育关键素养教育的同时,向“文化”以及“社会”两个方向扩充,从学生的价值观、情感观、生活观进行突破,培养他们的“抗打击”能力、心理调节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等,通过体育教学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运动习惯,树立健全的人格,助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3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措施
3.1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要实现核心素养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教师就一定要积极转变体育教学的观念,重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置与学生学习能力相符的教学内容,从而实现对学生体育能力的有效增强。当然,在不断提升学生运动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抗打击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诸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体育教师可以引入更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活动,例如,体育游戏、体育竞赛等等,让学生能够在兴趣的带领下更加主动地投入到体育学习当中,促使他们真正建立起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
3.2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合作精神
培养合作精神的前期准备,创建不同的小组团队,以相互学习帮助参加比赛的形式,帮助学生从教学中学习到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合作以及比赛输赢的心理调节。而分组团队,同样也需要参考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团队合作分组,这样做的目的,在提高学生的友好合作共赢之下,可以提高团队的高效协作能力。由于体育竞赛公平公正,同时培养出学生公平竞争的观念,虽然学生在竞赛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困难、遇到挫折,但是他们在过程中不轻言放弃、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在体育竞技运动时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一定程度上的承受能力,可以帮助学生保持面对困难,即使失败也还是抱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可以更好地面对未来会遇到的压力和困难。
3.3运用情境教学模式
初中体育教师一定要重视对情境教学模式的运用,让学生能够在更加生动的情境教学活动中学习到更多的体育技能,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运动意识,从而有效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因此,在涉及体育教学内容时,一定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性和兴趣偏好,把更多深受学生喜爱的元素融入到体育课堂当中,创造生动的教学情境,以此增强体育运动的趣味性,从而保障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跳绳”这项运动的时候,体育教师就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开展教学,先提出一个教学问题“同学们想一想,什么样的跳绳方式是最高效的?”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这一运动项目的了解。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实验,让他们尝试多样化的跳绳方式,如单腿跳绳、双腿交换跳绳等等,让他们在运动实践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这样新颖的教学模式当中,不仅学生的运动能力能够得到极大地提升,他们的运动体验也会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对于培养他们良好的运动习惯和热爱运动的精神来说也至关重要。
3.4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改变教师教学模式
传统的体育教学都是“一刀切”,重视标准化教学。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以及对运动的认知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是统一的,而是根据学生的特点而变化的。因此,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的体育教学,一定要尊重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个性化需求,教师将这种需求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之中,才可以真正达到体育课堂的转型。此外,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把讲授式教学转变为对话+讲授的教学模式。在日常生活中,要将学生放在首要位置,以学生全方位的体育发展为教学中心,帮助学生形成终身运动意识,提升他们的体育核心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最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体育教师应当要注重对学生运动技能、运动意识、以及体育品德的有效培养,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调整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让学生的体育精神和体育竞技能力能够得到个性发展,从而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促使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在不断学习中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许梅花.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2020(27):76-77.
[2]闫海军.试论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J].考试与评价,2020(03):144-145.
[3]付志斌.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2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