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生活化教学提升小学数学教育效果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10期   作者:张璠
[导读] 在小学数学课程的学习中,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张璠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拓东第二小学 650000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程的学习中,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些学生对数学课程不感兴趣,学习效果也无法成为其良好发展的强大助力。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教学效果有待提高的背景下,逐渐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涌现出了生活化教学理论和思想。这种教学手段主要强调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紧密结合,消除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厌学心理,进而达到教学质量以及效率不断提高的目的。基于此,本文深入探究了生活化教学策略促进小学数学实现教学效果提高的策略。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教育效果
引言
        数学课程是一门起源于现实生活,实践于生活实际的基础学科,在数学课堂上实施生活化教学,不仅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知识应用能力,而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借助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去分析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对知识产生深刻记忆,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大幅度提高。
一、小学数学开展生活化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1)重视数学,轻视生活
        小学阶段数学教材中的知识内容相对浅显,大部分数学知识内容都密切关系着学生的具体学习以及生活,两者之间具有密切关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生活化教学策略时,教师应当避免将数学内容与生活进行分割,保证两者的有机结合,如此才能更好地达到生活化教学的根本目的。但是现阶段大部分数学教师在实施教学工作中,往往将教学重点倾向于数学知识的讲解上,忽视了与生活的联系,导致数学知识逐渐脱离了现实生活的支持,学生难以对其产生透彻的理解,这对于学生有效学习数学知识产生了不利影响,同时阻碍了数学知识的科学运用。[1]
        (2)不具备生活化教学思想意识
        尽管生活化教学模式已经在我国教育教学中持续应用了很长一段时间,然而这种教学手段并未得到广泛应用,大部分教师虽然对这种手段有着一定了解,但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却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得生活化教学策略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大部分数学教师尽管正确认识到了生活化教学,其强调的是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进行结合,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不具备生活化教学思想意识,教师难以在课堂教学中科学运用生活元素,难以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层面对知识发挥引导作用,导致无法达到生活化教学目的。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1)生活化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良好的学习情境能够促进学生产生较强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融入课堂学习当中,实现教学效果的提高。所以,作为优秀的数学教师,应当加强为学生构建生活化气息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深刻感悟数学知识,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促进教学效果得到全面提高。

其一,在课堂的提问环节,教师应当积极优化传统教学方法,将学习问题科学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层次,较为简单的问题由学困生来完成,难度适中的问题由中等生来完成,难度相对较大的问题由优等生来完成,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增强学习自信心,而且能够烘托课堂氛围。其二,在与学生的相处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营造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面向全体学生,不对哪个学生出现偏袒现象,保证课堂教学目标公平性。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所保持的学习兴趣与教师存在直接关系,所以,教师需要让所有学生喜欢并信任自己。其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理解前,教师需要为学生构建充满生活色彩的学习情境,教师应避免局限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鼓励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但是需要重视课堂秩序的维护,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尽可能彰显自我潜能。例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相关知识点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准确把握上长方形周长的特定公式,教师可以构建以下教学情境“同学们,还有几天的时间学校准备举行装扮教教室主题的展览活动,对于教室这块黑板该如何装扮,同学生有什么独特的想法吗?如果我们想要通过花边装扮黑板,是不是需要提前明确花边的长度,接下来让我们共同来探索长方形的周长吧。”通过构建生动形象的数学情境,设计悬念,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和积极性,在学生了解计算方法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想身边熟悉的长方形物体,如,课桌、门窗、电视等等,鼓励学生借助所学方法完成现实问题的计算。通过实践活动的体验,促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学习乐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兴趣。
        (2)教学内容生活化
        为了促进小学数学实现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高,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进生活化元素,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教材内容为依托,将其与现实生活进行有机结合,重点放置于学生学习期间的重难点问题上,科学设计教学内容,进而将难以理解的抽象化概念通过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在针对某数学概念展开举例说明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案例内容,将其转化为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熟悉的问题,增进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统计与可能性”相关知识点的教学中,因为学生之前对这一部分的内容知识没有过多的认识和了解,导致学生在理解和记忆方面有着较大难度,基于此,教师可以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教师可以组织相关的实践调查活动,将班级所有学生科学分为若干个小组,引导学生借助多样化的方式完成调查任务,如“幼儿园小朋友喜欢吃的水果”“小区内养花家庭的数量”等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并分享自己所在小组采取的调查方式,教师负责最后的总结工作,并导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统计”,利用这种方式加强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有效结合,让学生正确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统计知识所具备的应用价值,同时提高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2]
结语
        为了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小学数学任课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时应当积极联系生活实际,将教材内容紧密联系于学生的现实生活,通过丰富的思维训练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紧跟教师的教学进度,进而拓展学生的眼界,让学生能够得到数学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最终实现增强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蒋丽.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应用策略[J].新课程(上),2019(10):78.
[2]孙家军.运用生活化教学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J].山西教育(教学),2019(05):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