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公的激进改革与佛系人生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10期   作者:张琼
[导读] 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文俱佳,其文章风格多种多样,
        张琼
        辽宁师范大学  116029
        摘要: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文俱佳,其文章风格多种多样,其抒写内容大致分为激昂壮志和关注民生疾苦的政治理想与恬淡自然和闲适无华的禅宗佛道。王文公的一生不可谓不奇,他的理想和抱负,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与俗世不同,他就像是一株超脱于繁华奢靡,纸醉金迷之外的青莲,亭亭净植而香远益清。王安石少年英才,才华横溢却宠辱不惊,面对从状元榜首到进士第四名及第的巨大变故,他却觉得微不足道不曾将此事放在心上。任地方官员时朝廷曾多次有意起用,王安石却每每婉辞,而声名愈胜。时人论之,或言其清心淡泊,不为功名缠身;或言其沽名钓誉,实为心机深沉;或敬佩之;或诽谤之。然而他们都错了,我们大都不了解王安石,也未曾真正的走近王安石。这个世界上不是没有正人君子,只是宛若莲花般高尚清洁的君子实在是太少了,以至于我们忘记了“如切如磋”的君子的存在,而王安石正是这样如此的“有匪君子”。王文公不在乎所谓的功名利禄和世俗荣耀,更不屑于故作深沉以求闻达,他不在乎这些外物,他的志向更高更远,他的内心囊括着更大的政治抱负——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王文公前期诗文具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后期诗文多阐发佛道禅理,结果精巧,用词推敲,意境幽远而清新自然,极具自然之美。
        关键字:王文公;挥斥方遒;疏影横斜
        引言:王安石变法使北宋的财政状况和军事力量均得到一定的提升和改善,在文化方面一洗宋初清婉密丽文风。王安石是不同寻常的,他的处事方法,价值观和世界观与追名逐利的官场大相径庭。他拥有豁达的胸襟和开阔的视野,功名利禄在王安石的眼里不过是过眼云烟,他真正看重的是能够为民办实事,办大事。王文公的前期诗文多用典故,好发议论,用字工稳,对偶贴切,却又立意新颖,充满着丰富的情感和想象。王文公的后期诗文更加着重于修辞与意象,在造句、炼字、手法的运用上炉火纯青,结构时常新奇工巧,情感更臻于婉转深思。
        (一)正人君子——王文公
        (1)宠辱不惊的状元郎
        庆历二年,王安石及进士第,因错用典故与原已到手的状元郎之位失之交臂,被宋仁宗从原定的状元榜首降为进士及第第四名。韩愈学富五车,四次参加科举考试才终于考中,三次吏部试考却始终名落孙山,愤愤不得志。科举考试对于古代的封建学子来说是人生道路上举足轻重的一件大事。从状元郎到被第四名的落差之大可想而知,如果是其他的读书人可能会愤懑懊悔,但是王安石只是淡淡地说“钓取薄禄欢庭闱”看其一生的文章作品也未见其对如此落差的些许抱怨。
        (2)两次起用,两次罢相
        王安石于宋神宗熙宁三年被任为宰辅,熙宁八年,复任宰相。两任宰辅,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是王介甫并没有尸位素餐而是“欲与天公试比高”。他积极实行变法,力求革新,改变国家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现状,政绩卓越。
        (3)朴素无华,;两袖清风
        王文公一生质朴清淡,淡泊无华。有萧公子食饼馅,介甫食饼皮为例。北宋重文轻武,优待文官,利禄丰厚,王文公却始终朴素无华,两袖清风,一生如一。
        (4)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王安石一生只有一位夫人,在三妻四妾的古代这是极为不寻常的事情。王介甫终身未纳妾,与其发妻白头偕老,生死不离,坚守纯粹的感情与婚姻。
        (5)后世评价争议不断
        后世人对王安石的评价两极分化,有人说王安石是天下第一小人,宋高宗赵构为北宋的灭亡寻找替罪羊,诋毁王安石为亡国之臣。严有禧甚至将王安石与王莽和贾似道混为一谈,将其列为祸国殃民的乱臣贼子。也有人说王安石是天下第一君子,郑启超评价王文公:“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悠悠千年,间生伟人,此国史之光,而国民所当买丝以绣,铸金以祀也。距公之后,垂千年矣,此千年中,国民之视公何如,吾每读宋史,未尝不废书而恸也。

”[梁启超《王安石传》2015年5月第一版
]后世评价如此两极分化的宰相在中国的历史上恐怕就只有王文公一人。
        (二)挥斥方遒——忧国忧民的改革家
        历史上的北宋政治上重文轻武,大兴科举;军事上内守虚外,“将不识兵,兵不识将”;经济上“不抑兼并”,经济发展迅速却仍旧积贫积弱。在内冗兵、冗官、冗费的政治社会问题严峻,于外夏、金、辽虎视眈眈。如此内忧外患的境遇,王文公胸有丘壑,积极变法革新,杀伐果断,激进无畏。在财政方面颁布青苗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方豪绅对农民的盘剥,促进了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国家的财政实力得到提升;在军事方面实行置将法、保甲法、保马法等,国家的军队战斗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在文化方面,改革科举制度,为推行新法培育人才,反对宋初西昆派空泛的靡弱文风,认为文学应当有补于世为上。社会的文化氛围逐渐从纤维瘦弱转为务实求真。
        这位忧国忧民的改革家,前期诗文多为“不平则鸣”,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他的诗词文在内容上多为揭露社会时弊、关注民生疾苦、反映社会矛盾、注重社会现实,在形式上长于议论说理、刻画写实。
        《感事》《兼并》《省兵》三篇长诗,从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方面描绘了北宋国势积贫积弱和朝廷政治腐败的社会现状,指出“不抑兼并”对于国家财政赋税和人民生活的危害,同情下层人民生活的无奈与困苦,替贫苦人民发出了不平之声;《登飞来峰》《游褒禅山记》两诗,豪迈激昂,俯视群雄,激励自己改革变法;《商鞅》《贾生》两诗,从商鞅和贾生变法的功过得失中抒发了自己的新的见解和看法;《试院中》《评定试卷》两诗,抨击以诗、赋取士固化刻板的科举制度,要求起用经世之才,破除陈旧的科举规则,文人面貌和官吏面貌焕然一新;《元日》《歌元丰》两诗,热情地赞颂了变法革新带来的社会的欣欣向荣和人民得欢乐。
        (三)疏影横斜——清淡自然的佛教徒
        王文公晚年退出风云诡谲的政坛,多作清静恬淡,闲适佛理之文,以山水诗和咏物诗居多,前期的政治诗逐渐销声匿迹。“穷而后工”,王文公的诗文在艺术表现上更加臻于圆熟,注重炼意和修辞;内容含蓄深沉,深婉不迫;风格丰神远韵独树一帜。
        《梅花》,精巧细致,观察入微,意境幽远而清新;《泊船瓜洲》,反复推敲,穷而后工,淡泊自然,音韵和谐;《钟山即事》,悠然清静,描写自然风光之美,心闲而意适;《望江南》,充满佛理禅意,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平静祥和。
        结语:王安石的变法革新对后世的影响深远,1908年,百日维新十周年之际梁启超为王安石立传,称赞其为:“以不世出之杰,而蒙天下之诟,易世而未之湔者,在泰西则有克林威尔,而在吾国则荆公。”[梁启超《王安石传》2015年5月第一版]1906年,前布尔什维克领袖列宁的土地国有政策就是以王安石的方田均税法为模板。1944年美国副总统华莱士对王安石变法革新的政策大为赞赏,王安石颁布的青苗法对1929年经济大萧条时期局势的扭转有很大的参考意义,与美国实行的农业贷款有异曲同工之妙。
        王文公的诗词文成就卓然,是北宋中期开展的诗文革新运动的重要推手之一,一扫宋初风靡的浮华余风。王文公的诗文,大致可以从熙宁九年,即王安石第二次罢相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在内容和风格上都有较为明显的区别。前期创作风格写实激进,多为“不平则鸣”,或为变法革新做辩护,或激励己身,或描写百姓疾苦与官僚腐败。但有时过于强调文学的“实用性”,对艺术的追求有所忽略,政治倾向性十分明显,议论说理成分过重,缺少些许诗文韵味;后期诗文苍茫淡远,或抒写情志,或阐释佛理,或描写山水田园之妙。但一些诗篇,论禅说理,不免晦涩难辨。
        
        参考文献:
        (1)《王安石传》
        (2)《石林诗话》
        
        张琼,女,满族,辽宁省葫芦岛市,1999年2月20,本科,学生,辽宁师范大学(116029),研究方向:宋代文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