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静夜思》英译看诗歌可译性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10期   作者:许诺
[导读] 中国诗歌翻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关于诗歌可译性的讨论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许诺
        大连外国语大学 辽宁大连 116041
        摘要:中国诗歌翻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关于诗歌可译性的讨论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意从中国诗仙李白广为流传的诗作《静夜思》分析诗歌可译性,从译作内容、意象、格律等方面评估。目前该诗英译本已有三十余种,本文选取翁显良、许渊冲与徐忠杰译本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诗歌可译性 三美论 《静夜思》英译
        一、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学界关于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探讨从未停止。很多学者认为诗歌不可译因为英汉的形成结构与表达方式均不同。如汉语属于声调语言,而英语为非声调语言;汉语诗歌多为短句,少虚词,英语多从句,虚词也较为常见。这些不同均造成翻译中的音和形转换障碍。同时,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转换也对于翻译造成挑战。翻译学家朱光潜称:“有些作品根本不可能翻译,尤其是诗”,国外学者如卡特福德、波波维奇等也探讨了可译性的问题。卡特福德区分了两种不可译性即语言的不可译性和文化的不可译性。波波维奇也区分了两种不可译性,分别涉及语言元素和表达意义的关系。
        无可否认,通过翻译再现原诗全貌并非易事。但翻译历史上不乏优秀的诗歌译作,不仅推进语言文化交流,也促进翻译理论发展。诗歌翻译事业未曾停止。刘重德教授认为“诗歌可译,但难译”。鲁迅先生最早提出了“三美”之 说,即“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 也。”许渊冲先生在《毛主席诗词四十二首》的序言中把鲁迅“三 美”运用到诗歌翻译,“译诗要像原诗一样能感动作者的心,这是意美;像原诗一样有悦耳的韵律,这是音美;还要尽可能保持原诗的形式,这是形美”。
        尽管关于可译性和不可译性学术界争执不休,但诗歌翻译发展仍在发展。由此可见,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译性。下文将通过分析《静夜思》英译本进行诗歌可译性的探讨。
        二、原文《静夜思》赏析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在李白众多诗歌中,《静夜思》风格迥异,其既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无天马行空的想像,仅用平实的第一人称描写游子思乡之情,但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夜晚宁静,月光清幽,诗人抬头望月,低头思绪万千,俯仰之间,视角转换,产生渺远情思。诗人并未描写思念家乡具体事物,并未把乡思说尽,仅用“思故乡”三字留给读者自由想像空间。诗中思乡之情的表达如诗中文字一样清淡,如月光般轻盈,易于读者产生共鸣,成为表达古今游子思乡的佳作,流传千古。
        三、英译本赏析
Nostalgia

A splash of white on my bedroom floor. Hoarfrost?
I raise my eyes to the moon, the same moon.
As scenes long past come to mind, my eyes fall again on the splash of white, and my heart aches for home.
(翁显良 译)

A Tranquil Night

A bed, I see a silver light,
I wonder if It's frost around.
Looking up, I find the moon bright;
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
(许渊冲 译)

In the still of the night

I descry bright moonlight in front of bed.
I suspect it to be hoary frost on the floor.
I watch the bright moon, as I tilt back my head.
I yearn, while stooping, for my homeland more.

(徐忠杰 译)
        翁显良、许渊冲、徐忠杰三位译者根据自身对诗的理解、围绕诗人的思想情感,对该诗进行了翻译。

在题目翻译中,三个译本就已显示出不同:翁显良对题目进行改写,采用“Nostalgia”(思乡曲)一词直接点明全诗中心情感,突出了原题目中的“思”;许渊冲与徐忠杰保留了原题目中交代的诗人活动时间——夜晚,并对其进行了修饰,许渊冲采用“A Tranquil Night”(寂静的夜晚)译法,名词短语作为题目,徐忠杰则采用“In the still of the night”介词短语为题目,仅交代了时间背景,引人想像,可见两者则突出原题目中的“静夜”。
        《静夜思》为五言绝句,格律工整对仗:第一二四行押“ang”韵(“光”、“霜”、“乡”)、第三四行对仗协调,相互照应,“举头”对“低头”,“望明月”对“思故乡”。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洗练含蓄的特点,音美与形美体现得淋漓尽致。
        然而,在音美与形美的再现方面,三位译者中仅有许渊冲实现了两者的有机结合。许渊冲的译文排列整齐,同时采用了abab的韵脚,译文工整平稳。该译文第一行的light与第三行的bright,第二行的ground与第四行的drowned尾韵、辅音韵成就了全诗的音韵之美。另外,译文中一诗行由六至七词组成,与原文五言绝句格式较为相近,体现了译文的格式之美。
        徐忠杰的译本也实现了abab式的尾韵(“bed”与“head”、“floor”与“more”),而且每个诗行均以“I”开头,实现头韵工整的效果,同时可起到加强情感的作用。然而,与原作相比徐忠杰译本篇幅略长,每行八至十一词不等,在形式美方面略逊于许渊冲译本。翁显良则采用散文诗体再现原作,而放弃了对原作音韵格式的追求。该译作也体现了翁显良的翻译理想,即保留原作精神为翻译中文古诗的重中之重,因为诗歌的美学价值与艺术价值主要在于其内容而非形式。只要能传达出原诗的情感,就不必拘泥于原文形式。
        三位译者的译本也各具特色。翁显良译本充分体现了译者的创作性,如将原诗第二行“疑是地上霜”用一个单词与问号相连代替“Hoarfrost?”;“As scenes long past come to mind”则是译者增译内容,表示过去的记忆场景不断涌现,在全诗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虽有所增减,但内容仍忠实于原文。许渊冲译文与翁显良译本中,首句均未点明“光”是月光,增添了神秘色彩,引人入胜。同时徐忠杰译本中动词的使用体现了诗性语言的特点,如“descry ”“tilt ”“stooping”,选词考究。
        四、结语
        上述三译文距离原文原貌均存在一定距离,无法在词义、词形、语音、句法、行法、节法、格律、韵律、 比喻和意象等层面完全再现原文,但均有所取舍,已达到传神传意的效果。可见诗歌的可译性并非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人们认识自身及世界过程还是相似和相通的,这使人们跨越了语言习惯、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使诗歌翻译成为一种可能。所谓的不可译性体现了诗歌翻译的困难,但译者充分理解原文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可部分再现原文的。
        意美、音美、形美是译诗中最重要的三个方面,也是衡量译文质量的重要标准。中英文两种迥然不同的语言体系,在对等翻译中要做到三者兼顾是很难的,但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这需要翻译工作者对这两种文化更深入细致地去学习、融会贯通。意美是形美与音美的基础,也是全诗翻译的灵魂,在实现意美的同时,音美与形美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因此,诗歌的可译性是相对的,译者应平衡三美原则,使译文接近原文,再现原文。

参考文献:
[1]Hatim, Basil & Ian Mason.2001.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2]陈丹.论可译性的不同程度[J].上海翻译2017(5):47-51.
[3]田庆芳.语言的不可译性与文化的不可译性比较[J].上海翻译,2007(2):47-51.
[4]许渊冲.2016.文学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5]张积模.1992.试评翁显良教授《古诗英译》一书的得与失——兼谈散文体译诗的利弊[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4):93-97.

作者简介:许诺(2000.05-),女,汉族,籍贯:辽宁沈阳人,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18级在读本科生,专业:英语专业,研究方向:翻译方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