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渡小学适应期之家长攻略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10期   作者:王志娟
[导读] 聚焦小学适应期,从小学视角谈幼小衔接。幼小衔接不等于知识储备

        王志娟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实验小学 福建 莆田 351200
        【摘要】聚焦小学适应期,从小学视角谈幼小衔接。幼小衔接不等于知识储备,也不等于突击教育,应贯穿于整个学前阶段。着重培养良好习惯,提升学习能力,养成优秀品行,并重视体育锻炼,为进入小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适应期  习惯养成  能力提升
        让学前儿童平稳顺利地进入小学生活,是家长的愿望,也是学校和老师的殷切期望。必须明确是幼小衔接并不等于知识灌输,也不等于突击教育,整个学前期都应该是为孩子入学打基础的时期。那么,家长在衔接准备中应该从何入手为孩子保驾护航呢?以下从一年级适应期新生的几种突出现象切入,为家长指点迷津。
一、培养独立意识,养成良好习惯
        在孩子刚进入小学时,经常会出现这样一些情况:上课铃声响了,孩子们在操场上玩得正欢。上课了,有的孩子找不到课本在哪儿,作业在哪儿。还有的同学没有笔,但也不说,就默默地坐一节课。放学了,该排路队回家了,可总也排不齐。教室外的孩子背好书包叽叽喳喳,教室内的孩子手忙脚乱,怎么收也收不好书包。究其原因,是由幼儿园和小学的不同环境和不同授课形式造成的。
        (1)培养独立意识,走近小学生活。
        家长可以通过布置一些小任务,加强孩子的这种意识,比如每天阅读、画画、玩玩具、做手工等,都给孩子安排一个固定的场所,让孩子自己准备所需物品,孩子在完成后,要多表扬鼓励,使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可以提前带孩子熟悉小学校园,了解小学生活,消除陌生感。在作息时间上,要适当地向小学靠拢,有选择地调整游戏、户外活动和午睡时间。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包括每天阅读的习惯,完成作业的习惯,正确的握笔习惯等等。比如引导孩子按时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不是上小学后才开始要求的。幼儿园经常会布置一些活动作业,如口头日记、讲故事、阅读、手工制作等,建议家长首先要有认真对待的意识,并带领孩子一起抱着“必须要认真完成”的态度去完成,遇到困难一起想办法克服,让孩子形成对“作业”的初印象,有利于养成自觉完成作业的习惯。
    又如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家长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阅读环境,购置适宜的桌椅及台灯,并在每天确保一段相对固定的阅读时间。建议在习惯培养的初期,要让家长陪同幼儿共同阅读,到了小学,教材还安排“和大人一起读”的学习方式,同样需要家长全力配合。
   (3)注重专注力的培养。
        长期的学习实践证明,专注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孩子学习成长发展的状态程度。
有研究表明,孩子3岁左右就可以进行专注力的训练。也就是说整个学前阶段都是专注力训练的最佳时期。首先,家长要为孩子创设安静、简朴的学习环境,当孩子安静地玩游戏或学习的时候,切记不要轻易打断。其次,要鼓励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项任务,养成专心的好习惯。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设计活动和游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通过阅读、绘画、积木搭建、拼插游戏等孩子感兴趣的、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活动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当然,专注力训练是一门大课程,需要的是科学的方法和持之以恒的训练。


二、提升学习能力,实现学习过渡
        小学新生的课堂上,有很大一部分孩子看不懂课程表,孩子往往通过认识老师来识别这节该上什么课,该准备哪些课本。有些孩子会写自己的名字,能听懂老师说的话,做出相应的反应,表达自己的观点,而部分同学上课基本不发声,对老师的话似懂非懂;读一段文字,有的同学要3分钟,有的要20分钟,甚至更长,同样的内容,有的说一遍就记住,有的五遍也记不住。究其原因,就是学习能力的差别。
        小学以课堂为组织方式,对孩子进行系统的学科教育,综合有关学科特点,基本的学习能力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即听、说、读、写、看、想、记、问。小学阶段,每一项课堂活动几乎都涵盖了这些学习能力,既依赖于这些学习能力,同时又致力于这些学习能力的提升。
        作为家长,要坚持每天给孩子讲故事,要求孩子静坐倾听。若是没有专门的时间,那么也可以给孩子播放一些语音故事,给孩子营造一个优质的语言环境,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语感。随着幼儿能力的提升,可以尝试让孩子说故事,鼓励孩子大声朗读或诵读。还可以经常带孩子到大自然中活动,观察自然风光,陶冶孩子的性情,在交流中引导孩子注意观察,提高表达能力。比如说现在是夏天,有些什么变化?天气变热了,大树枝繁叶茂,树阴底下好凉爽等等。
        三、促进积极交往,养成良好品行
        班级里,总会有那么几个调皮好胜的孩子。他们往往自制力差,与人相处缺乏度的把握,常和同学产生小纠纷。这类交往问题,如若没有及时解决,不利于孩子的性格养成,不利于良好班风的建设,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校园体验。
         “人之初,性本善”,与其事后纠错不如防患于未然。学前时期,注重养成助人为乐、宽容大度和知错就改的品质。一个助人为乐的孩子,心地是善良的;一个宽容大度的孩子,处事是平和的:一个知错就改的孩子,前途是无量的。只要孩子具备了这三种品质,那他的人际交往自然是顺畅的、和谐的。作为家长要多带孩子走出家门,广泛结交朋友。在这方面,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教育文化,需谨记的是,刻意的说教并不是最好的办法,言传身教往往更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家长在日常生活的言行表现,就是一种无声教育,会给孩子带来深刻的影响。
        四、注重体育锻炼,保证户外运动
        幼儿进入小学后,体育课堂给老师带来极大的挑战。不仅组织纪律比课堂上更难,孩子的运动能力更是参差不齐。有的孩子运动协调,跑跳跟操样样自如,但体育课上哭鼻子,怕苦怕累的也大有人在。翻开体育成绩册,优秀的寥寥无几,很大一部分堪堪及格。
        体育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开发大脑潜能。进入小学后,每周有两节体育课,课程重点是立定跳远、跳绳和50米跑,除此之外,体质健康测试的内容还有身高、体重、肺活量、和坐位体前屈【1】。系统的体育训练一进入小学就已逐步展开,故学前必要的衔接必不可少。家长可以每周抽出专门的时间,合理利用碎片时间,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带孩子参加体育锻炼,感受运动的乐趣,提高运动能力。
        总之,幼小衔接是一项未雨绸缪的活动,需要园、校、家三方在观念上达成共识,行动上形成合力。而进入一年级适应期后,则更多的需要给予孩子理解和尊重,帮助孩子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

[参考文献]
        【1】《小学体育教师参考用书》(一年级上册)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