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朝辉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岑河小学
【摘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在学生对所学知识具备较强学习兴趣的前提下,其就会积极地进行分析与探索,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的活力,使得学生能够在强烈兴趣的驱使下更加认真地学习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对如何开展兴趣教学、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活力;兴趣;有效性
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增强学生数学能力、提高学生智力水平的重要途径。所以,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组织开展兴趣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得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更加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优化教学氛围,增强学习兴趣
环境是能够塑造人的。由此可见,环境对一个人的发展与成长发挥的重要价值。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可以在比较和谐、轻松的氛围中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创新以及迁移[1]。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为学生营造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组织学生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关知识时,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小狗搬家”的动画,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小狗房间中在上下、左右不同位置放置的家具物品,然后,引导学生利用以前学习的平面图形,借助于鼠标对该平面的图形进行点击,并且在对话框中将该图形的面积与周长计算公式输进去。如此一来,就能够使得原本的静态教学变成动态画面,从而使得教学更加充满趣味性,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使得学生实现对正方形与长方形相关知识的复习,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设置教学悬念,培养数学能力
小学生对于新鲜与陌生的事物有着较强的好奇心,所以,教师要结合该特点在教学中合理地设置悬念,进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以及解决,使得学生能够基于教师的引导与指导掌握解题的思路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三角形的面积”相关知识时,教师要向学生设计如下问题:“假如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着相同的高,然而有着不同的底边,你们觉得两种图形具有二倍关系吗?”。接下来,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以及探索,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最终认识到:假如两种图形的高与底不相等就不会具有二倍关系[2]。然而,假如二者的底与面积是确定的,二者的高就会具有特定关系,基于此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三角形面积的知识,优化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开展游戏活动,提升教学效率
小学生十分活泼好动,然而,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十分单一、枯燥,会影响到学生的天性,影响到教学质量,更有甚者还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3]。
所以,在小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法与手段,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兴趣爱好等积极地组织开展游戏教学,提升教学效率,使得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活动中更加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例如,在讲解“元、角、分”的相关知识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教师就要组织开展游戏活动。在书桌上摆放多张不同金额的人民币以及玩具,在每个玩具上标好单价,接下来组织学生开展“购买玩具”的小游戏。学生结合个人所学的知识自主地购买玩具,通过这种活动的开展能够使得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相关知识,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可以更加准确地应用所学知识。
四、开展辩论活动,拓展学生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能够勤于思考、大胆质疑,充分表达个人的内心想法以及见解,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使得学生可以掌握思考的方法与技巧。在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开展全班讨论。通过讨论的过程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时,教师要向学生提问:“请问大家,三角形是否属于轴对称图形吗?”,有的学生答道:“属于”;有的学生答道:“不属于”。于是就可以产生具有对立关系的两个学习小组,然后,教师再组织两个小组展开辩论活动,在辩论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到:在所有的三角形中,只有等边与等腰两种三角形才属于轴对称图形,其他三角形不属于[4]。通过辩论的过程可以有效地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掌握所学知识。
五、开展实践教学,发挥应用价值
对于数学知识而言,其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就要积极地组织开展数学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实践,使得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和其个人的生活实践进行有机地融合,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挖掘与发挥数学知识具有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折线统计图”的相关知识时,教师要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会绘制该类图形,能够对于数量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与把握,更为关键的是要帮助学生充分地掌握数据背后具有的内涵,使得学生可以结合统计图展开科学的预测与判断,在此基础上做出科学的决策。又如,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回到家中对自己房间的面积进行测量与计算,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灵活应用,充分地认识到数学知识学习的乐趣,引导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对问题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十分关键的,这会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系到教育教学效率与效果。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地构建高效、趣味化的数学课堂,例如,要优化教学氛围,增强学习兴趣;设置教学悬念,培养数学能力;开展辩论活动,拓展学生思维;开展游戏活动,提升教学效率;开展实践教学,发挥应用价值,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马立忠.浅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常用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0,22(03):170.
[2]吕得海.基于课堂教学实际探究小学数学有效性[J].天津教育(下半月),2020,(03):16-17.
[3]朱悦海.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兴趣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2020,(19):181.
[4]梁丽.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9,08(02):120.
作者简介:潘朝辉(1971-09-01),男,汉族,籍贯:湖北省荆州市,当前职务:教师,当前职称:小学数学高级,学历:专科,研究方向: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