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71卷5期   作者:赵婷婷
[导读] 节奏感是音乐学习的入门知识,只有掌握较强的节奏感
        赵婷婷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芦溪镇中心小学校       621100
        
        摘要:节奏感是音乐学习的入门知识,只有掌握较强的节奏感,学生才能在之后更好地学习各种音律知识,进而提升音乐素养。同时,节奏感对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非常有利。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需要给予学生音乐节奏感培养问题高度的重视。本篇文章主要围绕“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实践”这一主题展开探索,旨在寻找到促进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的可靠途径,进而帮助学生完善乐理知识结构体系,使得学生形成较强的乐感。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音乐节奏感;培养
        音乐是一种能够陶冶人们情操,调节人们情绪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过程,音乐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素质教育提出以后,教育者逐渐认识到音乐学科的重要性,并不断思考提升音乐教学效率的方法。经分析思考之后,教师发现: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对于提升学生音乐素养非常有利。甚至可以说,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才能促使学生顺利掌握各种乐理和音律知识。鉴于此,在日常授课过程,教师应该将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作为根本出发点。
        一、借助大自然语言展开教学,培养节奏感
        节奏感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小学生还无法成功把握节奏感的含义。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同时结合小学生热爱自然、喜欢模仿的性格特点,将抽象的节奏感概念转化成具象化的事物,降低学生对概念知识的理解难度,激发学生学习乐理知识的欲望。
        例如,在讲解节奏感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借助大自然中的各种虫鸣鸟叫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具体而言,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音频,让学生感受不同动物的叫声。播放完毕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刚才都听到了哪些动物的叫声,同学们可以模仿一下吗?”这种有趣的互动形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同学们模仿动物叫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同学们说道:“大自然中的一切声音都有着自己的节奏,因为有了节奏,所以才有了美妙的音乐,同学们愿意跟老师一起学习节奏的知识吗?”此时,学生对乐理知识的学习充满了期待,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的节奏感可以得到有效强化。
        二、借助肢体语言展开教学,培养节奏感
        肢体语言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培养学生节奏感,就可以充分引入肢体语言。此外,教师通过对肢体语言的引入,还能够与学生展开积极的互动,使得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得以增强。不同的音乐,有着不同的节奏,舒缓音乐的节奏较慢,激昂音乐的节奏则通常较快。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强烈或柔和肢体语言的变换,将节奏的快、慢进行直观性呈现,使抽象化的音乐节奏以更加具体的形式展现出来,加深学生对不同音乐节奏的理解。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音乐节奏感也能顺利形成。
        例如,在带领学生学唱《摇篮曲》这首歌曲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采用模拟摇摇篮的动作来配合歌词的演唱。在进行肢体语言展示的时候,教师要尽量放慢动作,突出这首音乐舒缓的节奏。在演示完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站起来,让学生聆听音乐的同时,自己配合做出相应的肢体动作。在此过程,教师需要提醒学生尽量使用柔和的肢体动作。在实际的体验中,学生对于乐曲的节奏可以形成更好的把握。再如,在学习《拍手拍手》这种欢快的音乐时,教师则可以采用拍手、跺脚的肢体语言来展现音乐节奏。

通过对不同肢体语言的利用,将不同的音乐节奏展现出来,能够让学生对节奏形成更加具体的理解,此时,学生的音乐节奏感也能得到更好的培养。
        三、借助乐器开展教学,培养节奏感
        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多以歌曲演唱教学的方式进行,这种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学生的音乐节奏感也无法得到有效培养。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通过对乐器的应用,能够使得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的效果,为学生节奏感的强化,创造良好条件。鉴于此,在组织开展小学音乐学科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乐器进行辅助教学,让乐器为高效课堂助力。可以说,将乐器合理引入课堂,既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又能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使得学生的音乐技能得以强化,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在选择乐器的时候,教师要充分把握教材内容,基于此,挑选出节奏分明的乐曲,同时配合击打类乐曲来进行演奏,突出乐器教学的实际效果。
        例如,《大雁湖》是一首典型的蒙古民歌,整体风格高亢激昂,教师就可以借助腰鼓来展开教学。腰鼓的鼓声能够充分展现乐曲中的节奏,学生通过演奏乐曲,则能够对歌曲中的叹词“啊哈嗬”所表达的情感进行准确把握。同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进行灵活运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歌曲的节奏进行改编,并感受一下调整节奏之后的乐曲与原曲有何不同。在改编创作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与实践能力能够得到了有效锻炼,这对于学生节奏感的强化也很有利。
        四、借助音乐游戏开展教学,培养节奏感
        音乐游戏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的有效途径之一,游戏对与小学生来说,有着天然的吸引力。教师将课堂教学活动变成有趣的游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充分融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顺利掌握音乐知识,形成较强的音乐节奏感。为了更好地发挥出游戏教学法的作用,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游戏设计,确保游戏内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以《火车开啦》这首歌曲的教学为例:课堂上,教师可以邀请小朋友一起玩开火车的游戏,教师当火车头,全班学生排成一竖行,后面的同学双手搭在前面同学的肩膀上,当听到咔嚓咔嚓咔嚓的声音时,学生们轻踏地面,听到轰隆隆的声音时,学生们重重踩踏地面,听到呜呜的声音时,学生们停下来拍手。通过这种有趣的游戏,引导学生准确分辨不同的音乐节奏,使得学生能够在音乐节奏变换时,灵活做出相应的动作。这种游戏形式充满趣味性,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形成了良好的音乐节奏感,而且反应能力也得到了有效锻炼。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音乐学科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围绕学生音乐节奏感培养问题展开探索,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利用各种生活化、具象化的事物对抽象的音乐知识进行详细讲解,确保学生能够顺利理解各种音乐知识,并对音乐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意识到,节奏感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基于循序渐进原则,对学生进行耐心引导,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氛围下,逐渐形成音乐节奏感。
        
        
        参考文献:
        [1]张欣茹.浅析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效应用[J].读写算,2020(21):88.
        [2]郭珊珊.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节奏感[J].知识窗(教师版),2020(07):83.
        [3]李青飞.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的方法探析[J].考试周刊,2020(85):155-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