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理论的唯物史观论证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10期   作者:张文睿
[导读] 无产阶级解放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人们在物质财富和精神境界层面都能得到极大提高的理想社会状态。

        张文睿
        西北师范大学 730070
        
        无产阶级解放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人们在物质财富和精神境界层面都能得到极大提高的理想社会状态。在这样一种理想社会状态里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理论旨归。自由、平等、公正将不再是部分人所抱怨的虚幻主义,而是处处为人服务的社会工具。所以马克思认为人的解放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解放理论的不同内容,最终都是“现实的人”在实践的基础上为实现共产主义而服务。
        一切社会存在为人的解放提供物质基础。人的解放这一过程完成中,我们应该做的工作是为了自身幸福而奋斗,自身要幸福就必须适应社会发展,将自身发展成为一个综合型应用人才,全面发展自身技能,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同步发展,也就是说: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实现人的解放之后的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理论认为,人的解放实质性上是对每个个体开展综合性的发展,不是局部的、个体独善的人的发展,这个发展受众是全部的,多数的人。华夏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说明了国家、社会、人民是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不断发生矛盾运动的。2017年党的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社会矛盾的转换,人的需要被满足的重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物质条件不断得到满足之后,精神境界更需要绚丽多彩,为了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进行更多的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劳动实践,因而现实的人的能力要随着人的需求不断的拓展,而能力的培养肯定是基于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

        马克思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和辩证关系。他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现状让二者关系立足于现实社会生产中。《德意志意识形态》里表述人类的物质生产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一定的生产力”[ 马克思.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2.],又是人们在生产实践中的各种相互关系“即交往形式。”[ 马克思.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实践的定义说明大量劳动智慧在人实践的基础上转化为社会财富,实践范式是现实的人在经济上、政治上的到解放的现实路径。劳动作为实践的展现形式。马克思认为:“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本身。”[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7.]人和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称之为劳动,这是一种人用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7.]。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解放就是要从异化劳动中彻底解放出来,劳动者应该为了获得剩余价值而存在,而不是一生都在为他人创造剩余价值。马克思对实践劳动的重要性有非常独特的认识,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是类人猿变成人的直接原因,劳动是实践的最基本形式,是人类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但在资本主义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人的劳动发生了异化,成为异化劳动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与资本家的私人占有,使得社会物质资料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劳动者一直在生产不能自由支配的剩余价值,劳动者的利益无制度保证随生产流失。因此,要消除异化劳动,首先就要消灭资本主义制度,消灭私有制,本质还是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我们要做的就是调整生产关系(自由的劳动实践)使之与生产力相适应。这种调整还是在现实的人的社会关系中调整,让劳动者的劳动权利掌握在自身手中,劳动力不再是作为商品出售,劳动者就是社会财富的生产者。生产的社会财富是为了社会发展,而不是为了满足资本家的一时享乐。


        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是实现人的解放的题中之义。生产力的发展是现实的人在一切社会关系中用自身的劳动实践来推动的。生产获得利润的商品,研发新的科技产品,制定一系列的经济政策与制度,不管是脑力还是体力,都是在付出劳动的基础上实践。唯物史观讲共产主义与旧世界不同的地方就在:“推翻一切
旧的关系。” [ 马克思.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68.]生产关系、交往关系等。所以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生产资料公有制,供给侧结构改革,科技创新驱动战略,保护经济发展相关法律条文的完善,就是社会主义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为了人的发展提供劳动实践的经济环境。只有在生产力得到充分发展,人们所拥有的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社会公平正义才能有坚实物质基础。无产阶级才能创造出强大物质基础供人和社会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才能够被更高级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所取代,即资本主义社会必然消亡,社会主义社会必然胜利。
        马克思认为经济基础的坚实牢固为上层建筑的发展巩固提供更多的钢筋架造和水泥混凝土。人作为一种劳动力量与自然物质相对立,劳动力量改变这种自然物质,变换这种物质为人所用。人用他身上的自然力开始创造“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8.]人在认识自然规律,利用客观规律的这一历史进程中为自身的生活所累积物质生活资料。当人们(无产阶级)所拥有的物质财富满足人们的三种生存需求支付时,劳动者的使用价值就能发生增值,这种增值在没有将劳动力兜售的前提下,使得劳动者本身会得到经济解放,从而再致力于全人类的政治解放。在这种条件得到满足后,人愿意为了劳动幸福、信仰自由奋斗,愿意为了财富自由支配贡献自己的劳动智慧。当个人拥有茁壮成长的空间,受到良好的教育取得与自身劳动付出成正比的收入,也就是在自身摆脱奴役,消灭剥削之后,自身就会得到个性发展。所以说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人的解放提供了物质基础,即经济发展为人的解放提供了物质基础。
        唯物史观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本质,由现实的人建构的人民群众这一历史范畴,创造人民群众共有的历史。马克思表述:“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12.]是“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些有生命的个人推动历史的发展。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表述人体本质力量成为社会力量不被政治力量剥夺,个人经验、劳动、关系中成为类存在物才能完成。而这些的前提则是“抽象的公民自身复归现实个人”。[ 虎嘉瑞.政治解放与人的真正解放——从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看人类解放[J].科技经济市场,2014(08)]现实的人创造的社会财富越丰厚,现实的人参与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越多样。这些现实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积累生产经验,用自身受到的劳动教育革新生产技术、变革生产关系,劳动者在决定历史高度的同时也在推进无产阶级人类解放事业的进程。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的解放大致有两方面:一是从肉体上挣脱束缚;二是从精神上摆脱枷锁。以往从人与物的自然关系解放人、从人权天赋的宗教观中解放人、从人被人的压迫中解放人,其实质上就是肉体上的自由支配和灵魂上的自由抉择。探析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应该从“现实的个人”[ 陈婷.理解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理论的四个层次--基于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现实的个人”的分析[J].理论导刊,2020(07):102.]进行深入的理论阐释。马克思认为,实践是自然界人类活动存在的范式。《德意志意识形态》对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体系起到了奠基石作用,没有从抽象到现实的转变,解放理论如同虚设存在的乌托邦。“现实的个人”可以作为理解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理论的关键基点。在马克思看来,人的解放必须依靠现实的人的实践来实现。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